楠木軒

呂英博“空降”任董事長 聞安民退居總經理 渤海人壽將易主?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財經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近日,擁有天津國資背景的呂英博“空降”渤海人壽擔任董事長一職獲核准之後,渤海人壽總經理一職也將迎來變更。

本報記者從渤海人壽處獲悉,有着海航背景的該公司原董事長聞安民現任渤海人壽副董事長兼擬任總經理、臨時負責人。

呂英博和聞安民的“一進一退”也被外界猜測為渤海人壽股權更迭的前兆。

而對於核心高管的連續變更,是否會引起公司經營戰略的調整,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現階段總體戰略保持穩定,仍將堅持“科技賦能,迴歸保障”的發展戰略,持續深化業務轉型,大力發展期交和保障型業務,優化業務結構,加強價值渠道建設,均衡渠道發展,完善產品體系,提升公司科技化運營服務能力,為客户創造價值,推動公司向價值增長轉型。

天津國資將接盤成第一大股東?

聞安民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保險老將,其於1984年進入保險業,從業歷史已長達36年。其曾先後出任中國人保北京分公司人身險處副處長、泰康人壽總公司業務管理部籌建負責人、泰康人壽總公司團險部副總經理、籌建泰康人壽天津分公司總經理、泰康人壽西安分公司總經理、泰康人壽總公司團險部總督導等職務。

不過,聞安民更為外人所熟知的是其與“海航系”之間的關係。2006年,聞安民進入海航集團擔任保險項目組組長,開始搭建海航集團的保險板塊。之後,聞安民在海航旗下所有險企均擔任過要職,包括民安財險非執行董事、新光海航人壽董事長、華安財險副董事長等。

2015年7月,聞安民又獲批任職渤海人壽總經理。但任職僅一年多,2016年末,聞安民總經理一職就被免去,同時聘任趙默擔任公司總經理,但2個月後,趙默的擬任總經理一職也被免。2018年10月,聞安民不僅再度迴歸,而且升任渤海人壽董事長一職。兜兜轉轉,如今其又交出董事長的“權杖”,迴歸總經理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壽新任董事長呂英博則有着天津國資的背景。資料顯示,呂英博曾任天津港保税區財政局局長、天津港保税區工作委員會委員、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天津保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而該公司的大股東是天津港保税區國有資產管理局。此前,天津保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天津天保控股持有渤海人壽8.46%股權,為其第六大股東。

呂英博和聞安民的“一進一退”也被認為是渤海人壽股權變更的前兆。

近日,有報道稱,渤海人壽現任第一大股東渤海租賃擬將持有的全部20%的股權轉讓給天津天保控股,且股權變更最快在6月底完成。若該股權變更獲批,渤海人壽的第一大股東將正式易主為有着天津國資背景的天津天保控股,後者的持股比例也將提升至28.46%。

對此,本報記者向渤海人壽方面求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上述股權轉讓消息不屬實,公司亦尚未向銀保監會提交股權變更申請。涉及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情況,請以公司及銀保監會的正式披露信息為準。

儘管如此,作為海航旗下保險版圖中最重要的落子,渤海人壽的股權事宜仍然受到業界關注。

去年一月,有媒體報道稱,海航在北京舉辦非主業資產處置推介會,將房地產、金融、類金融的待處置資產向投資者推薦,這其中就包括渤海人壽的20%股權。

資料顯示,渤海人壽成立於2014年12月,是首家總部落户天津自貿區的壽險公司。海航通過旗下孫公司渤海租賃,持有渤海人壽20%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渤海人壽也一直被視為海航系“親兒子”,其130億元的註冊資本也足見其受重視程度。

2017年6月,隨着監管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對海航集團等多家企業的授信情況,海航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權遭遇被凍結,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窄。在相關監管部門的介入之下,海航集團也走上了資產處置,回籠資金的道路。

2018年海航集團出售了在海外的多筆物業,且相繼出售了境內房產,資產出售金額高達1225億元。遺憾的是,變賣資產也對海航盈利能力的改善微乎其微,2018年營業收入只是出現小幅增長,淨利潤仍急轉直下。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又進一步加劇了海航集團的流動性壓力。對此,海南省政府也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推進海航集團的風險處置工作。

今年將着力提高投資收益

既然渤海人壽股權何去何從尚未有定論,那就先來看看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壽險業素有“七平八盈”的定律,但渤海人壽成立的前三年均實現了盈利,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盈利8094萬、6835.8萬、2.21億,不過近兩年出現較大虧損,2018年虧損7.68億,2019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3.95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投資業務配置的部分產品,償債主體涉及的部分民營企業曾採取激進擴張戰略,疊加金融去槓桿等外部因素影響,出現較為嚴峻的流動性風險,涉及項目發生集中逾期違約,造成投資項目虧損。2019年,公司對部分違約逾期項目進行了計提減值準備,形成報表虧損約13.11億元。”

不過,在“保險姓保,迴歸保障”的總體行業導向下,渤海人壽近兩年一直在推進戰略轉型,按照該公司此前向本報記者介紹的轉型舉措來看,是在穩定業務規模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期交業務。

從轉型成效來看,2018年、2019年,渤海人壽的原保費佔比分別為97.7%和99%。而在2015年和2016年,該公司原保費佔比還僅為36.4%、49.9%。

另外,該公司去年保單紅利支出為4921萬元,同比增加了139倍。“經營支出方面,保障型產品的增長帶來了首期投入的提高。”上述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説道。

的確,2019年渤海人壽實現原保費收入61.25億元,同比增長29%,高於市場增速15個百分點;原保費收入佔比達到99%,也高於市場77%的平均水平;新單原保費收入55.55億元,其中期交佔比較2018年同期大幅提升。同時,保障型業務增長較快,健康險保費收入較2018年同期增長113.53%。

渤海人壽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保險業務仍處虧損狀態,但整體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的增速大大高於成本增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公司增收節支的成效。”

該公司2020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原保費收入47.25億元,同比增長近117%。一季度淨利潤也十分可觀,盈利達1.43億元,而這或許與其投資收益有關,本報記者注意到,一季度,渤海人壽投資收益達3.82億元。

從償付能力方面來看,渤海人壽最新一期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1.4%,且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現金流淨流出7.96億。

“一季度現金流為淨流出主要是由於投資現金流出導致,公司一季度保費流入較多,加上去年年底流動性也較為充裕,因此一季度公司增持了二級債基、保險資管產品和二級權益資產等投資資產,導致公司整體一季度為現金淨流出。”上述負責人曾解釋道。

對於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其表示,“公司將更加註重降本節支,開源節流。”在生產運營成本、管理類費用等方面科學審慎把控,集中資源向具有保障型、可持續性以及高內涵價值的關鍵項目傾斜,2020年將繼續採用多種方式對成本費用進行精細化管理,厲行節約,嚴控銷售成本。

渤海人壽方面還闡述了下一步的投資思路,一方面將持續加強投資業務的風險管控工作。“對已經暴露風險的投資項目,將持續加大處置力度,通過多種方式力爭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另一方面將着力提高2020年投資收益。“一是適度增加二級權益的投資規模,精選優質品種;二是加大優秀二級債基的配置力度,增厚固收組合收益;三是加大不動產投資力度,通過地產基金佈局一線城市優質辦公物業,擇機配置物流和長租物業;四是關注優質二手PE份額項目,適度增配頭部管理人PE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