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8日,一則震驚的消息開始在國內金融圈傳開了,80噸假黃金質押融資事情敗露,10多家信託公司上當受騙,涉及160億信託計劃將無法兑付,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武漢金凰涉嫌造假。這讓近期麻煩不斷的信託行業又深深蒙上了一層發展陰影。
第一部分:金凰珠寶實控人短信“別了”,信託公司人員內心一涼“完了”。
80噸假黃金事件徹底敗露起源於一則短信。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的6億信託計劃即將到期,按照實現的約定,信託公司要求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前一晚武漢金凰珠寶董事長,也是實控人賈志宏,想方設法叫停檢測的努力無果後,早上發短信給信託公司相關人,感謝了信託對於公司的多年支持,短信最後兩個字“別了”,信託公司人員心中一涼,“完了”。
檢測的結果更是出乎意料,原以為可能質量不達標,或者數量有變化,但是檢測結果是全部為假黃金,這下信託公司徹底翻了船。這可是總數80噸的假黃金,對應的未到期的融資金額有160億元,除了民生信託的41億,還有東莞信託34億、安信信託19億和四川信託18億。另外還有漩渦中的恆豐銀行約39億元,長安信託等7家信託也赫然在內。此事件將釀造成信託業最近年度的最大丑聞。
武漢金凰珠寶的前身曾就是央行下面的制金廠,在2002的時候被現在的實控人賈志宏收購。在原制金廠基礎上創立了武漢金凰珠寶有限公司。2007年賈志宏衝擊國內A股失敗,後來於2010年通過紅籌架構在納斯達克上市。金凰珠寶官網介紹,公司是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批發於一體的大型黃金首飾生產企業,是國內較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
金凰珠寶實控人賈志宏,1961年出生,曾就職於總後後方基地指揮部,獲得過“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等多項榮譽。而賈志宏控制的金凰集團於2018年出資69.98億元獲得三環集團(300408.SZ)99.97%股權,進而間接控制上市公司襄陽軸承(000678.SH)。收購款中有42億元是向外融資獲得。目前賈志宏通過資本運作掌控國內外3家上市公司。
嚐到了資本運作的好處後,武漢金凰珠寶同信託公司聯繫更加密切,合作了多起信託項目,其中以實物黃金做抵押的信託計劃發行的更是順風順水,但是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企業經營形勢開始惡化,多期信託計劃均出現逾期。於是多家信託機構開始提起司法程序,法院依法查封了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才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這一幕。
第二部分:金融圈內假黃金案件早有發生,監管部門也早有處罰,信託公司風控缺失?
在早幾年,假黃金案件也是屢有發生,金融機構涉及此類以黃金做抵押的融資計劃時應該多加警惕。尤其是在2018年,銀保監會通報過一起涉及到190億元的假黃金貸款質押的大案,其中涉及到橫跨豫陝兩省共計19家銀行。監管部門也為此做專項總結,痛批涉案銀行三宗罪,那就是:首先是貸款“三查”形同虛設。其次是押品管理嚴重失效。第三是業務開展盲目激進。沒想到僅僅只過了2年,又一單大案出現,最終還是在這三點上犯了錯。
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黃金質押貸款逾期,借款人失聯,在處置質押黃金時發現質押物是假黃金,從而假黃金騙貸案浮出水面。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金包鎢塊”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最後公安機關抓獲35名外部涉案人員。
這些被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假黃金,其中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層是真黃金,裏面則裹包着鎢塊。為什麼選擇鎢來造假,主要是因為鎢的密度與黃金接近,普通儀器很難測出如此細微的差別。但是如果使用熔鍊和打鑽的檢測方法則馬上會被發現。可惜的是,所有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沒有采用更嚴密的方法去檢測黃金,被犯罪分子矇混過關。
兩省的銀保監會就金融機構不按照操作規程等違規事實,在事後進行行政處罰,共計罰款各金融機構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同時還追加處罰,陝西省保監局取消8人1年至終身高管任職資格,對87人分別給予警告,對262名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河南銀保監局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對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金融機構受到的處罰不可不謂嚴厲,得到的教訓也非常深刻。但是僅僅兩年後,舊事重演,錯誤再犯一次,只不過此次犯錯的變成了信託公司,未來監管部門估計也不會輕罰啊。
第三部分:風控措施為什麼失效?底層資產造假後,看似嚴密的風控都如同脆弱的白紙
從現在披露的信息來看,各個信託公司的黃金質押信託計劃表面上看還是很嚴密的,基本上都採取了“黃金質押+實控人無限責任+保單增信”的綜合風控方案。有着足以覆蓋信託計劃的黃金實物,而黃金價格目前堅挺高企,實控人又是看似資產雄厚的當地富豪,保險公司進行增信有效保單,抵押物黃金安全無憂。現在事發後,回看風控措施,一項都沒有能落實下來,也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從金融邏輯分析,所有的信託計劃保護性的附加風控都是在信託計劃無法還款時的補救措施,歸根到底信託還款還是要根植於公司現金流還款和抵押物變現。但是在本事件中,公司經營形勢惡化,現金流基本枯竭,無法實現正常還款。而實控人在戳破造假牛皮後,可以承擔的責任十無一二,無限連帶責任也最多能將賈志宏送入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之內而已。那剩下的黃金抵押物和保險公司增信呢?
假黃金抵押物,讓底層資產瞬間歸零。而人保保險公司的保單現在也有着巨大的爭議,如果最終被認定,那麼信託公司的風控合規部門人員真的是嚴重失職。信託公司以為保險公司保單內容涵蓋質押物黃金的真假和總份量保持不發生變化,而保險公司提出只保證黃金質押物在質押過程中的安全和不發生損毀,至於原質押物黃金的真假不在保險合同涵蓋的內容。人保解釋,僅僅對保險期間導致的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單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這可以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如果有一輛保時捷汽車,質押入庫保管,質押人認為保險公司保的是保時捷汽車的價值同借款合同的一致,且在質押期間沒有出事;保險公司認為保險覆蓋範圍是車在庫中沒有磕碰沒有損失。至於車是保時捷還是眾泰汽車換了一個保時捷的標誌,那是質押人辨別真偽的疏忽,而不是保險人的責任。如果保單是如此理解,那辨別質押物的真假是由信託公司完成的,保險公司確實無責,不用賠付。
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信託合同的風控保護體系全部失效,未來能收回的資產可能僅僅是賈志宏無限連帶責任處置後收回的部分,那麼能收回百億嗎?這顯然不可能的事,多份信託計劃將逾期,投資人權益危矣!
第四部分:大猜想,誰涉嫌在造假?銀行、信託、保險、檢測,還是上市公司?
回顧到假黃金本源上,80噸啊,不是小體積,也不是小數目,怎麼能造假成功呢?誰在其中設了這個局?顯而易見的是賈志宏知曉所有答案,除此之外,我們來看涉及其中的多家機構,他們有着什麼樣的責任和嫌疑呢?其中有保管銀行、檢測機構、保險公司、信託公司,以及金凰珠寶公司。
此次黃金保管機構為武漢工商銀行,作為宇宙行,會參與造假嗎?其實結論是微乎其微的低。保險櫃的保管方式為“指紋+身份證件+鑰匙”,銀行協助公司去掉包或者知情協助掩蓋造假,圖的是什麼利益呢?相對於80噸黃金的價值,而區區保管費又能有多少?未來敗漏後需要承擔的責任又是多大?銀行人最會算賬了,也不會蠢到這點利害關係都分不清楚的。而且指紋和鑰匙又不在自己掌握,難度是多麼高,成功率能有幾成?
黃金檢測機構要出具報告的,難道其作偽?這倒是有可能,但也有可能送去檢驗的是真黃金,而批量保管的才是假黃金。未來等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後,看看檢測機構有無配合作假。
保險公司更沒有必要去作假了。他們賺取的是微薄的保險費,也僅僅只需要看到相關合同、檢驗證書、委託協議、投保申請,現場點點數確認下入庫過程即可。至於真假責任自己又不用負擔,為什麼會有動力參與造假呢!如果真的需要由保險公司完成真假辨認和保險,那估計保險費將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其他各方也不願意增加成本啊。
信託公司肯定自己不會作假了,明知道坑害的是自己,自己那會參與呢?至於信託公司內部人員,也應該不會參與,因為涉及到多家信託公司,不可能多家信託的業務人員都能串通一起,欺騙信託公司去作假啊。那麼大概率事件就是金凰珠寶針對信託機構的管理漏洞做好的一個局。因為賈志宏看到了信託公司業務人員、風控人員、合規人員全部沒有盡責,失職可能出在哪裏呢?
1. 按照信託管理人的義務要求,其實信託公司前台業務人員還應該去查賬,沒有鑽孔驗貨,沒有查證進貨記錄,沒有查證財務交割單及相關記錄,沒有走訪交易所會員或者供貨商。嚴重懷疑沒有按照盡職調查中的“賬實相符、賬款相符、賬賬相符”要求,進行查證黃金的進貨記錄、財務走款過程,並走訪供應商瞭解銷售行為,
2.信託公司中台風控人員難道不做二次核查黃金流程,不分析業務風險,只相信交易結構 “黃金質押+實控人無限責任+保單增信”就夠用嗎?對於實控人無限責任擔保能力不核查?其實實控人的上市公司“金凰珠寶”在納斯達克的總市值僅僅不足1億人民幣。保險公司保單的覆蓋保險內容是什麼?公司80噸黃金的往來記錄等等。
3.合規人員專業能力不足而且有疏忽,不去從法律專業意義上去審查保險合同。保險內容含義不符,同保險公司人員交流過嗎?法律上出了理解歧義,保單已經被解釋不包括質押物的真假責任,這難道簽署合同前不需要信託公司法務和風控部門論證保險範圍嗎?
最終的結局是,金凰珠寶和實控人利用了信託公司的管理漏洞,可能還加上其他機構的協作作偽,釀成了此單驚天大案。
第五部分:未來如何結局?監管如何處置?危局中的信託公司何處去?
金凰珠寶和實控人熟悉資本運作,接觸信託公司人員之後,發現看似嚴密的金融流程,其實環節之間的漏洞非常大,業務人員不懂黃金業務下的盡職調查的失職,信託公司各個流程之間的割裂和流於形式,相互推脱導致都依賴他人的專業判斷,沒有主動調查和反覆推敲和質詢疑點,估計在資金壓力下,這才動了隱瞞和欺騙之心。
信託計劃屢屢出事,展現出信託管理人的專業能力還是需要持續進步,信託公司內部管控流程不紮實,協作性不強,這樣設立的信託計劃風險太大了,投資人如何能放心投資?現在監管部門要求各類理財資管計劃破除剛兑,投資人買者自負,但是如果都碰到如此專業能力低劣的信託管理人,那未來哪還有投資者敢投資呢?信託公司需要繼續提升專業管理能力和風控能力。
估計很快公安機關會介入調查,監管部門也會隨之行動,進行業務風險的提示和管控,未來在事情結束後,估計又要開展一輪處罰行動了。金凰珠寶此次在美國納斯達克的投資人估計也會因此開展集體訴訟,中概股的信譽又一次被拉低。
結合近期信託產品頻頻出事的案例,看來系統性的行業風險還是存在着,銀保監會不想強監管都不行啊。未來如何整肅信託公司業務?做到業務能力和工作流程專業?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