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題:精準有效,穩投資如何發力?
新華社記者安蓓、龔雯、閆起磊
二季度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二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一季度回升20.9個百分點。
加力“兩新一重”,着力補短板、強弱項,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二季度增速轉正 投資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
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456.6億元支持加強公共衞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165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分兩批緊急下達5.2億元支持8個省份受災嚴重地區水毀項目修復和災後重建……近期,中央預算內投資密集下達。
“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對補短板、穩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袁達説。
境外疫情仍在蔓延擴散,世界經濟重啓舉步維艱,國內需求恢復受到一定製約。擴大有效投資,短期有助於拉動內需,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長期看,能夠改善供給,暢通國內大循環,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6月初,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項目滬蘇湖鐵路開工。這條鐵路總投資約380億元,串聯起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並在湖州與商合杭鐵路銜接,連通安徽,成為貫通長三角東西區域的智能大動脈。
當下的中國,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向縱深推進,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圍繞供給提升和消費升級,投資空間巨大。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但降幅逐月收窄,投資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
——投資結構調整優化加快,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社會領域投資增長5.3%,均明顯高於全部投資;
——投資正增長地區數量穩步提升,上半年有22個省份實現正增長,其中6個省份實現5%以上增長;
——投資後勁增強,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從1至2月下降47.1%,快速回升至上半年增長13.5%。
精準發力 聚焦“兩新一重”開拓發展空間
7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圍繞防洪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生態保護修復等,研究了今年及後續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排。
“工程匡算總投資1.29萬億元,能帶動直接和間接投資6.6萬億元,年均新增就業崗位80萬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説。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重大工程建設……圍繞“兩新一重”,穩投資持續發力。
私搭亂建拆除了,“蜘蛛網”天線理順了,“垃圾山”變成休閒廣場……看着身邊環境的變化,家住河北石家莊市長安區廣安街道棉三社區的王豔萍老人,心情愉悦:“在這裏生活了60多年,日子越來越好。”
棉三社區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現有3700餘户居民。2018年起,石家莊實施老舊小區整治行動,棉三社區煥發新生。
“將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努力把老舊小區整治為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管護到位、業主滿意的美麗社區。”石家莊市住建局局長趙建林説。
選準羣眾反映強烈的領域,發力民生“短板”,能夠發揮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等一舉多得的效果。
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措施,明確將圍繞促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衞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等,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等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領域,精準籌資、精準項目、精準施策,進一步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袁達説。
深化改革 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近日,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項目在上海松江區開工。2021年底陸續投用後,該超算中心將成為長三角最大、全國前三的人工智能超算樞紐。
“之所以落户松江,除了看中松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要一環的區位優勢外,還有這裏的營商環境。”騰訊雲副總裁道峯説。項目從今年3月31日簽約,到5月27日土地摘牌並取得土地證,用了58天;又三天後,項目就拿到施工許可證。
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更好吸引民間投資,是保持投資後勁的關鍵。
數據顯示,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7.3%,降幅比1至5月收窄2.3個百分點。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尚需持續發力。
積極財政政策為穩投資提供資金支持。截至7月中旬,經全國人大批准的3.7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已發行2.24萬億元、支出1.9萬億元,全部用於補短板重大建設。
袁達説,下一步要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推動專項債券資金儘快落實到具體項目;督促指導各地方按照“要素跟着項目走”的要求,加強重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加快項目開工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