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電商節落下帷幕,深圳即將迎來一場快遞“洪流”,隨之而來的快遞包裝問題也引起社會各界重視。深晚記者梳理發現,今年6月初,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多部門發佈《關於做好深圳市同城快遞綠色包裝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遞企業積極推廣可循環包裝箱等環保產品。順豐、郵政等8家物流公司也發出“綠色快遞倡議”,呼籲企業和市民推廣綠色快遞,減少快遞包裝物品。
目前,深圳快遞綠色包裝的現狀如何?快遞企業對此有何探索?深晚記者調查發現,今年“6·18”期間,深圳多家快遞企業推出循環快遞箱、電子運單以及快遞紙箱回收等服務,進一步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然而,快遞綠色包裝仍存難點。
走訪
550個郵政網點設置回收裝置
6月18日,深晚記者在南山區一家菜鳥驛站看到,不少市民領取完快遞後,將快遞紙箱留在站點,等待工作人員回收。目前,該菜鳥驛站還全面推廣快遞電子運單。
記者連日來走訪韻達、京東等多家快遞物流公司網點發現,今年“6·18”期間,不少快遞網點均加大力度推廣電子運單、循環快遞箱等服務。京東物流深圳公共事務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物流組建了綠色包裝實驗室,研發並推廣“瘦身膠帶”(45毫米),並推出冷鏈循環箱。
“電子運單紙張面積再縮小45%,進一步減少包裝浪費。”蘇寧物流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6·18”期間,蘇寧物流全新上線綠色一聯電子運單,對現有電子運單再次進行“大瘦身”。韻達快遞品質管理中心總監戴洪連表示,韻達快遞在快遞末端網點設置了廢棄物回收中轉箱。
快遞包裝帶來的環保問題不容忽視。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瞭解到,今年1至4月,全市快遞業務量達14億件,同比增長19.3%。若按每個包裝箱0.2公斤的通常標準計算,14億件快遞意味着過去4個月或產生28萬噸垃圾。
市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深圳加快推行快遞綠色包裝。目前,全市電子面單使用率已達99%,“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3%,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1%。此外,全市已有550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正在逐步“變綠”。
探索
多方試水快遞綠色包裝
如何進一步推行快遞綠色包裝,政府、企業等紛紛進行多方探索。深晚記者梳理發現,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曾先後多次召開政府部門座談會,收集快遞綠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物流企業也紛紛試水快遞綠色包裝,但快遞包裝全面“變綠”並不容易。
“快遞循環包裝、可降解包裝的應用會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深圳郵政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京東物流有關負責人表示,以京東免膠帶循環快遞箱青流箱為例,中號青流箱單次運營成本為1.2元/次左右,對應紙箱成本1元/個左右。目前,青流箱累計投放超過1000萬次,即額外支出超200萬元。環保材料成本偏高、社會回收體系不健全,企業逆向物流成本高是快遞綠色包裝全面推廣的難點。
中通快遞網點工作人表示,部分市民的環保意識不強,沒有養成回收利用快遞包裝的習慣。對於快遞末端大量散客用户,如何提高回收利用率,多數快遞企業依然沒有找到好辦法。
專家
建議出台相應激勵政策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快遞綠色包裝仍缺乏必要的系統解決方案以及法規化約束手段。與此同時,企業也面臨成本等難點。解筱文建議,政府可出台相應激勵政策,加強市場引導,鼓勵規模化發展的較大快遞物流企業深度參與綠色物流發展,着力從物流生產供應端入手,實現技術革命和商業模式創新。
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快遞綠色包裝是一項系統工程,從綠色循環產品的使用,到包裝回收體系的建立,再到快遞包裝耗材的減量化處理,社會各界都進行了相關嘗試。當前,深圳實施垃圾分類,快遞垃圾的回收利用有望進一步改善。
趙小敏認為,相關部門除了規範快遞迴收利用環節外,還應從税收等方面出台相關支持政策,對生產、研發、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各個環節給予資金支持。此外,快遞包裝的綠色發展亟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他呼籲,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讓快遞包裝真正“變綠”。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