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A股上半年收官之際,對於持續走強的醫藥、消費、科技板塊,資金是該獲利了結還是堅定持有?下半年投資策略如何選擇?
消費熱點依舊佔據市場主旋律,醫藥類ETF年內業績繼續領跑股票型ETF。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生物醫藥ETF、醫療ETF、醫藥ETF年內淨值漲幅佔據股票型ETF前三甲,分別達52.57%、46.17%、39.19%。其他醫藥類、科技類、消費類ETF年內業績也有不錯表現。年內淨值漲幅超20%的股票型ETF共有35只,其中有10只醫藥類ETF,7只科技類ETF,1只消費類ETF和數只創業板ETF。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創下近幾年反彈最優表現,年內漲幅大幅領跑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截至6月19日收盤,創業板指站上2300點,創4年來新高。在此背景下,醫藥、科技等成長板塊掀起市場投資熱點,白酒板塊個股亦有不錯表現。
對於持續走強的醫藥、消費、科技板塊,資金是該獲利了結還是堅定持有,業內人士對此看法略有分歧。部分人士認為,大消費板塊依舊存在上漲空間,下半年科技板塊依然存在結構性行情;另一部分人士認為,醫藥消費板塊估值已達高位,任何時候,投資者都不應該盲目追隨熱點,或做基金波段操作。
醫藥ETF一騎絕塵
今年以來,市場對消費和科技的熱點炒作不減。過去幾年一直較為低調的中小創,成為市場上漲的主力軍,而大盤藍籌則陷入滯漲或橫盤調整狀態。截至6月19日收盤,上證綜指年內下跌3.63%,滬深300指數年內下跌1.27%,同期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4.81%和26.02%。
細分行業來看,醫藥生物行業指數、電子行業指數、食品飲料行業指數、計算機行業指數上半年幾乎一直在保持上漲。其中,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年內漲幅已經達到32.66%,領跑第2名超15個百分點,電子行業指數一季度末曾出現回調,但近期由於消費電子的回暖,行業指數再次強勢反彈,年內漲幅依舊保持在15%以上。食品飲料行業主要得益於部分白酒股股價的強勢上漲,目前漲幅也超過15%。
醫藥、科技、消費主題基金成為年內表現最好的幾類基金,同時ETF基金也成為資金最青睞的基金品種之一。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股票型ETF年內淨值漲幅居前的ETF不外乎全是醫藥類、科技類、消費類以及跟蹤創業板相關指數的寬基類ETF。相比之下,部分金融類、銀行類、證券類以及跟蹤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指數的寬基類ETF,年內收益已經出現較大虧損。
可見,在今年相對較平淡的A股市場裏,眾多資金選擇抱團投向醫藥、科技、消費這三大行業。其中,科技被炒得最為火熱。數據顯示,年內眾多資金選擇借道股票型ETF入場炒作,股票型ETF中,華夏半導體芯片ETF、華夏5GETF、華夏新能源汽車ETF今年場內份額增長超百億份,其餘14只場內份額增長超10億份的股票型ETF中,5G、半導體、電子等科技類ETF佔據了半壁江山。
公募看好消費再推新品
中小創公司的股價上漲好似“擊鼓傳花”,一浪接着一浪,醫藥板塊曾在6月18日出現大面積回調,多隻醫藥股放量下跌,流出的資金跑向了消費電子為主的科技板塊。6月19日收盤,醫藥和消費電子板塊再次齊齊上漲。對於行業熱點的持續熱炒,部分投資者感到恐慌,會選擇見好就收,但仍有部分投資者選擇持倉不動。
記者注意到,已有公募基金選擇在當前時點發行大消費類基金。6月18日,德邦基金旗下德邦大消費混合基金成立,首募規模接近7億元,基金經理為黎瑩,醫學專業碩士,曾有過醫藥行業研究經驗。根據基金招募説明書,該基金重點投資於消費主體行業公司,包括實物消費、服務消費等。
該基金於6月2日發行,6月15日結束募集,這段時間正好是醫藥消費板塊大漲之時,選擇在此時成立一隻主投醫藥和消費行業的基金,或許該公司正是看中了市場目前投資的主旋律,從成立公告可以看出,該基金佔總份額0.05%的35萬份額被公司高管、基金經理、研究部門負責人等從業人員認購。
對於為何選擇在當前時點發行大消費主題基金,德邦基金權益投資總監黎瑩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行業中的各大品牌龍頭企業渡過了艱難的調整期,重新開始佈局新一輪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我們非常看好疫情穩定後的大消費行情,這可能會延續至整個下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
黎瑩認為,醫藥中的高成長細分板塊,以及食品飲料中品牌力較強的企業,業績和估值的支撐力較強,不太可能出現較大的回調。這兩個板塊的風險更多來自於其他板塊的恢復。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可以適當選擇一些中長期趨勢確定的公司,即使短期出現調整,但是隨着公司業務更好的發展,未來還有成長的空間。
醫藥、消費、科技三足鼎立
為什麼醫藥板塊今年可以漲這麼多?
專門做醫藥醫療投資的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認為,驅動醫藥板塊上漲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齡化、行業需求剛性、創新藥的驅動、行業寡頭明顯、新冠肺炎疫情的驅動。與其他行業相比,醫藥投資門檻高,也相對複雜。林存的醫藥選股策略是儘量迴避藥品類,重心放在醫療類,這樣相對會更加簡單。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醫藥板塊大漲的邏輯,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的不斷髮酵和難以控制,使得生物製品、醫藥醫療公司無論是業績還是關注度,都持續被看好,故此受到資本的大力追捧。而消費板塊的大漲邏輯,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擴內需的政策,不斷推進消費需求的釋放;二是一些零售渠道,並未受到疫情的過度影響,供應鏈依舊比較完整,疫情中的業績表現也較為良好。兩大因素一疊加,使得消費板塊疫情期間業績表現優秀,同時未來業績預期也非常良好,由此股價實現明顯增長。”
不可否認,醫藥板塊今年已經積累一定漲幅,部分投資者擔心當前板塊估值過高,盲目追漲會被套牢,但目前來看,市場火熱的板塊無非就是醫藥、消費和科技板塊。是繼續選擇上述三大板塊,還是轉向其他板塊尋找投資機會呢?
何南野認為,醫藥和消費板塊還有上漲的空間,醫藥具有更為長期的投資價值,預計三季度國家刺激消費政策還會進一步出台,部分消費個股還會有亮眼表現,但同時,醫藥和消費板塊估值目前確實已達到歷史高位,後續股價上漲的速度將明顯放緩,部分股票可能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盤整後,才能打開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在盤整過程中,投資者應把控好相關風險。
中融基金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短期由於疫情擾動,可關注確定性強的醫藥和必選消費板塊。從估值比較、產業鏈週期傳導、海外經濟復甦等方面進行板塊性價比的比較,可以關注家居家電、新能源車、遊戲板塊等。中長期來看,繼續看好科技成長板塊國產替代的相關機會。
對於下半年的投資操作,中信證券建議,把握從三季度“基建 消費”向四季度“週期 科技”的轉換。何南野建議,A股市場是一個風格輪換的市場,板塊之間會不斷輪動。上半年主要看消費和醫藥,下半年可能重點要看基建和科技,這兩大板塊在下半年應該會出現結構性的機會。
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基金投資者如果追逐熱點板塊,長期投資回報較低,甚至常常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醫藥、消費、科技板塊如何抉擇,韓瑋認為,市場永遠都有分歧,能夠克服貪婪與恐懼的長期投資者才能成為贏家。通常對於成長潛力大的板塊,當估值出現中、低度泡沫時,繼續持有往往更好。因為絕大多數投資者離場後,會由於種種原因錯過回補的機會。除非出現巨大泡沫,一般不建議基金持有人做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