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企業經營活動首當其衝。僑商企業也不例外。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面對疫情蔓延和經濟衰退的雙重考驗,廣大僑企敢為人先,攻堅克難,全力復工復產,助力全球抗疫,書寫了新一代僑企勇於擔當的精彩篇章。
8月28日,以“‘化危為機’中的僑企擔當”為主題,中國僑聯講師團第二期網上宣介視頻正式上線。此次活動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副部長郭啓華主持,中國僑商聯合會會長、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中華文化學院教授王建均,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温州大學商學院教授張一力參與宣介(如右圖)。視頻中,4位僑企代表和僑界專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總結僑企經驗,點贊僑企作為,支招僑企發展。
破新題——
抗疫復工兩手抓
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僑企鼎力相助的身影隨處可見。
“在中國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廣大僑商企業同祖(籍)國同呼吸、共命運,以採購醫療物資、捐款捐物等方式伸出援手,在祖(籍)國的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許榮茂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4月底,近100家中國僑商聯合會會員企業捐款捐物累計超過8.67億元人民幣。
大疫當前,百業艱難。在疫情防控最緊要關頭,廣大僑商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為特殊時期的民生供應保駕護航。
中國僑商聯合會的會員企業表現搶眼。許榮茂介紹,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世茂集團築起220個社區、240萬業主的安全防線,為當地百姓送達免費的蔬菜145.7萬噸;益海嘉裏集團全力保證分佈在全國26個省份的100餘家生產企業全面復產,竭力保障糧油供應;德邁國際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先後投入共2.7億元人民幣,第一時間建設國際標準的口罩生產線,研發、製造高速全自動口罩機……
破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難題,不僅考驗着僑商的智慧,也考驗全球華商網絡的韌性。
“華商網絡聯通質量改善、節點專業性加強、節點更新常態化。”張一力認為,近年來,海內外華商各種互動接觸,極大促進了全球華商網絡節點間聯通的密度和鏈接的強度,顯著改善了聯通質量。疫情期間,馳援中國和馳援世界的各種志願服務組織,完美體現了華商網絡節點的專業性和協同作戰能力。此外,全球合作抗疫,“華商二代”主動參與,不但增加了網絡節點的數量,更顯著提升了華商網絡結構的質量。
李明歡表示,在這一百年不遇的全球性公共衞生突發事件中,數以百萬計的海內外僑商僑企身處跌宕起伏的抗疫進程中,不懼艱險,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書寫了與祖(籍)國人民、與住在國人民並肩攜手共克時艱的時代華章。
參與全球抗疫,廣大僑商為中國豎起大拇指。“在抗擊疫情和經濟復甦的過程中,中國均走在世界前列。”許榮茂説,抗擊疫情十分不易、成之維艱。中國政府以“執政為民”的情懷,始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實現了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將有力帶動世界經濟復甦,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這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驕傲。
育新機——
轉型升級促發展
危機裏往往包孕商機。在危機中覓商機,在絕境中謀生路,海內外僑商僑企眼光獨到、嗅覺敏鋭、行動果敢。
“在危難關頭,海外僑商羣體總能表現出百折不撓的堅韌性、審時度勢的能動性、揚長避短的靈活性。”宣講中,李明歡列舉了海外僑商在當代發展進程中的3大實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僑商化危為機,進軍產業新領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印支華裔移民法國後,化危為機,異域重建新家園;2008金融危機後,南歐僑商化危為機,開拓經營新局面。
温故知新。李明歡認為,當前,僑企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經驗:下沉傳統經營空間,入主新的經營空間,拓展經營的地域空間。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全球公共衞生危機,廣大僑商僑企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逆風飛翔。
意大利米蘭僑商經營的中餐館外賣訂單不斷增長、荷蘭僑商創建的自有跨境電商奶粉品牌爆紅網絡、法國僑商在中國全國各地開設進口商品連鎖品牌店……深入調研後,張一力總結了疫情之下僑企經營的新特點:“一是線下堂吃改雲上打包,買手打單變網絡選購;二是緊貼內外市場深耕跨境商品;三是中國技術賦能智能製造吸引僑商歸來;四是供應鏈整合未雨綢繆。”
“對於廣大僑企而言,疫情是對企業‘免疫力’的一次‘大考’。”許榮茂表示,許多僑商企業表現亮眼,積極向無人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在新興業態中勇立潮頭。
王建均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説,現代經濟就是企業家經濟。當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更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人力成本約束以及技術創新約束提升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磅礴力量,是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磅礴力量。廣大僑商正是這磅礴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榮茂激勵廣大僑商,“中國經濟的有力復甦無疑給全球創造了寶貴機遇。面對機遇與挑戰,廣大僑商企業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僑商企業家更要奮勇爭先、擔當有為”。
開新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
今年5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對此,廣大僑商僑企和僑界研究學者反響熱烈。
“廣大僑企要發揮全球僑商網絡優勢,爭做‘國內外雙循環’的先行者。”張一力建議,抗疫復工要常態化,融入當地要日常化;結合所在地實際情況,學習和改進中國復工復產經驗;注重學習,提升僑商個人素質;僑商跨界交往多多益善;關注國內政策和營商環境的改善。
“僑商企業具有聯通中外的優勢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在本輪全球化格局重塑中大有可為。”許榮茂建議廣大僑商僑企,一是可立足於國內大循環,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二是應搶抓全球市場重構機遇,參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服務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發展;三是應不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講好中國故事,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脱貧攻堅目標任務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僑’是僑商僑企的共同特性。”李明歡表示,“僑”意味着他們是在跨境、跨國中謀生存,求發展,因而必然更直接地面對跨境、跨國之政治、經濟形勢驟變的雪雨風霜,也更需要他們有跨境、跨國的謀略、應對與擔當。
“育新機開新局,中國有戰略定力和磅礴偉力,但還需要有實現戰略定力的能力和揮灑磅礴偉力的能力。”王建均認為,提升育新機開新局的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客觀能力上,改善育新機開新局的環境和體制,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二是主觀能力上,傳承以人為本的中華商道,弘揚企業家精神,提升企業家能力。(記者賈平凡)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8月28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