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廈門東渡港。(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經濟觀察)多國經濟解封 中國出口距回暖還有多遠?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眼下越來越多國家都開始重啓經濟,逐步放鬆對人流、物流的管制措施。不過,中國出口企業失去的訂單恐怕不會馬上回歸,穩外貿任務依然艱鉅。
據中國貿促會統計,截至6月1日已有菲律賓、泰國、俄羅斯、法國、意大利、美國等28個國家放鬆部分管制措施,啓動不同程度的復工復產復課;德國、荷蘭等國將允許部分外國人入境;哈薩克斯坦部分口岸已恢復開通對華貨運出口專用通道,西班牙也將於7月1日起取消邊境限制措施。
但分析人士認為,疫情劇烈衝擊下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外需大概率持續疲弱,中國外貿或將長期承壓。
據聯合國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萎縮3.2%。而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有不少都是疫情“重災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經濟基本面在此次疫情期間受損嚴重,民眾消費能力下降,對中國出口商品的整體需求難有顯著回升。此外,在重新開放邊境問題上,歐盟各成員國很難做到協同一致,而歐盟的條件是必須先內部開放後才能對外開放,這也意味着中歐貿易今年內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歐美雖然疫情漸趨平穩,復工已經開啓,但疫情仍將通過失業、預防性儲蓄等途徑降低需求。此外,新興經濟體當前疫情仍在擴散,也會延長中國出口受影響的時間。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出口可能是中國最難修復的一個。
外需復甦乏力從部分先行指標中可見一斑。據官方數據,5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只有35.3,與榮枯線50相去甚遠,表明外需仍相當低迷。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4日也坦言,中國外貿走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
為對沖外貿下行壓力,中國正一邊加緊與日韓、東盟等周邊經濟體合作,推進市場多元化,一邊通過跨境電商為外貿尋找新突破口。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4日在東盟與中日韓(10 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上表示,願擴大在健康醫療、智能製造、電子商務、5G等領域合作,發掘地區貿易投資合作新的增長點,並探討在區域國家間開設更多“快捷通道”,維持必要的經貿合作人員往來和物流暢通。
跨境電商方面,中國已決定新增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加快跨境電商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稱,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外貿“充滿活力的細胞”,將為外貿渡過難關提供有力支撐。今年,中國跨境電商有可能坐上全球“頭把交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