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家中小微企業訴求100%得到回應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波,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成立一年、註冊資金僅1000萬元的上海指域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就曾是身陷困境的中小微企業之一。春節前,他們完全沒想到自己會面臨如此被動的局面;但上海“店小二”們及時、到位的服務,以同樣出乎意料的速度,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指域智能的業務重點是幫助製造業企業“機器換人”,也就是打造“少人工廠”“無人工廠”,這正屬於上海目前重點打造的“在線新經濟”領域。不過,指域智能創始人王大平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一度覺得要撐不下去了。幸好,靠着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激勵,他挺過了最困難階段。而今,產業鏈上下游恢復,推遲的訂單回來了,新的合同也快簽署了。對於未來,他信心十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於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做了充分部署。而在上海,有關方面不僅針對中小微企業出台了一系列減費降税和金融扶持措施,更通過及時而有温度的服務,“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壓力突如其來
過去的一年,指域智能在全國各地發展客户,經營已入正軌。在接手一家飲料行業客户後,公司牽頭改造其生產線,用機器人精簡了70%的簡單操作崗位,同時實現效率提升,客户很滿意。
但誰都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原來排定的計劃完全打亂。在復工之初,由於不少員工無法及時返崗,加上供應鏈斷裂,指域智能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重啓業務,手頭的訂單被迫延期交付,資金無法按時回籠,新合同更是遙遙無期。作為當家人,王大平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樣下去,我們很難支撐。”
指域智能當時所遭遇的情況,應該也是上海許多中小微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為了準確把脈其需求,在關鍵時刻送上最精準的服務,上海有關方面向全市中小微企業發放問卷,開展一場“雲走訪”。指域智能雖認真填了問卷,但王大平坦言,自己對調查後續並沒有特別期待:“我們公司太小,只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從沒想過依靠政府資源。”
終於喘上一口氣
認真付出總有回報,哪怕只是認真填寫一份問卷。一週後,指域智能忽然接到市經濟信息化委中小企業辦的電話,對方表示,針對問卷中提及的困難和訴求,政府將在市服務企業聯繫會議的機制之下,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和服務機構合力解決。
而後幾天,指域智能的電話鈴就不停地響起:各級產業、人社、税務、金融等部門,以及社會化服務機構,包括企業所在的金山區,紛紛拿出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給予他們政策宣講和資源對接。這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企業發現,政府出台的各項政策、包括疫情期間推出的上海惠企“28條”,以及各類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文件,對自己而言恰似“久旱逢甘霖”。在各方的指導服務之下,指域智能很順利地走完流程,減免兩個月房租,延遲繳納社保和相關税金。王大平説:“我們終於喘了一口氣。”
初創企業要活下去,不僅要“節流”降本,更要“開源”拿單。緩過勁來的指域智能,一方面頑強“自救”,積極捕捉商機,在口罩機等領域開拓新業務;另一方面,他在“雲走訪”中曾提出希望政府部門能牽線搭橋,幫他們與有意推進自動化升級的客户對接,這一訴求也很快得到落實。在之後市中小企業辦牽頭主辦的一場座談會上,指域智能受邀出席,接觸到好幾家體量比他們大得多的企業……
據記者瞭解,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狀況,上海產業主管部門為他們度身定製了一系列產業資源對接會,主題從化解融資難,到教會企業如何應對疫情期間高發的法律糾紛,力求通過匯聚資源,現場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指域智能受邀參加的這場對接會,主題是“化危為機,轉型升級”,與會企業主要來自智能製造的供需兩側,可以説,完全切中了企業發展的關鍵訴求。
幸運並非偶然
對年輕的指域智能來説,能在危機之下得到如此密集的“精準幫扶”,實屬幸運。但從上海服務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整體情況來看,他們其實並不能完全算是“特別幸運的一個”。事實上,所有參與“雲走訪”的1600多家中小微企業,他們提出的訴求、反映的問題,100%得到了政府部門“店小二”的積極回應。
不僅如此,每家企業都有相關部門或機構與之對接。可以説,疫情之中,上海不僅釋放政策,同時依靠普惠、精準、高效的大規模幫扶,儘可能讓政策效應落地,從而以制度供給和政府服務的確定性,對沖了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我最迷惘的時候,政府不僅幫我解決了實際困難,更重要的是給了企業最寶貴的東西——信心。”指域智能創始人王大平説。目前,指域智能不僅交付了延遲的訂單,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利用疫情所創造出的新機遇、新拐點——很多製造業企業意識到,智能化改造將顯著提升他們面對重大風險的韌性,從而使他們下定決心,推進自動化升級。
目前,指域智能正申請上海針對小微企業推出的“流動資金應急貸”,這筆由政府承擔大量擔保風險的低成本融資一旦到位,將幫企業擴大生產,從而更好抓住上海打造“在線新經濟”高地的機遇,在無人工廠等重點領域捕捉新機會。
作者:張懿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