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併購傳聞,4家券商定增獲配者大賺!第一創業浮盈近九成
原標題:券業併購傳聞當道,4家券商定增獲配者大賺!第一創業最多浮盈近九成,三大原因看券商定增受追捧
財聯社訊,以“傳聞當道”形容當前的券業併購再不為過。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兩家龍頭券商合併傳聞還未消散, “兩創”證券,即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的合併傳聞又來。可謂傳聞有多言之鑿鑿,公司澄清就有多麼堅決否定。
8月13日,據外媒報道,三位消息人士稱,中國計劃將國內券商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首創證券因此推遲了正在進行的IPO計劃。消息人士還稱,兩家公司的合併最早可能在今年敲定。
對此,第一創業晚間發佈澄清公告稱,合併報道內容均不屬實 公司確認至少3個月內不籌劃相關事項。
近期券商定增為何如此大熱?特別是受到券業同行甚至海外投行的追捧?
大手筆參與一創定增,首創等三家國資賬面獲利25億
第一創業和首創證券被傳合併,或和這兩家證券公司背後擁有相同的第一大股東密切相關。合併傳聞被否,卻不影響此前參與定增機構的大幅獲利。
天眼查顯示,首創證券的控股股東是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認繳金額4.1億元,持股比例為63.08%。
第一創業的第一大股東也為首創集團。在第一創業42億定增落地前,首創集團持有第一創業464,686,400股,佔該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3.27%。而在42億定增落地後,首創集團持有第一創業534,686,400股,佔該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2.72%。
今年7月20日,第一創業42億定增正式落地,以6元的價格非公開發行7億股,獲得包括首創集團以及兩家註冊地位於北京的國企的認購,此外包括中金、中信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也參與了認購。
根據第一創業此前公告,首創集團斥資4.2億元認購7000萬股,鎖定期為48個月,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斥資12.61億元認購2.1億股,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同樣斥資12.61億元認購2.1億股,後兩者的鎖定期分別為6個月。
截至今日收盤,第一創業股價報收11.20元。這意味,相較6元的定增發行價,參與定增的企業與機構賬面浮盈已達87%,獲利豐厚。
其中,首創集團賬面獲利3.6億元,首農集團賬面獲利10.91億元,京國瑞基金亦獲利10.91億元,這三家國資背景的機構賬面共獲利25.42億元。
參與海通、中原、國信證券定增,獲配浮盈超20%
除第一創業外,近期已有多家券商定增落地,獲配企業與機構賬面浮盈均超20%。
8月6日,海通證券發佈的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海通證券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15.625億股,發行股票價格為12.80 元/股,共募資200億元。
截至今日收盤,海通證券股價報收15.30元/股,較定增發行價,獲配機構賬面浮盈為20%。
7月31日,中原證券發佈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截至2020年7月23日,發行人實際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7.74億股,每股發行價格為4.71元,共計募集資金人民幣36.45億元。
截至今日收盤,中原證券股價報收5.84元/股,較上次發行價4.71元/股相比,獲配機構賬面浮盈為24%。
8月12日,國信證券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公告顯示,國信證券已成功增發14.12億股,發行價格為10.62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50億元。
截至今日收盤,國信證券股價報收13.60元,相較上述發行價,獲配機構賬面浮盈為28%。
三大原因看券商定增受追捧
為何券商定增如此引吸資金關注,特別是同行的熱烈捧場?
原因之一,在於定增政策的調整。
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的修改。與原先的再融資規則相比,新規的調整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允許鎖價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二是基準價從9折降到8折;三是發行對象放寬至35人;四是縮短鎖定期至18個月和6個月,並不再適用減持新規;五是各板塊規則統一,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資產負債率不低於45%的限制;六是放鬆發行規模,從總股本的20%提升至30%。
基準價從9折降到8折,意味着參與機構或企業可以拿到低價籌碼,在券商股大熱的背景下,直接鎖定利潤,鎖定期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也形成對資金的吸引。
原因之二,在於混業經營與併購大潮下,券商的熱度提高。特別是一些頭部券商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參與定增,為優勢同業捧場,可謂“名利”雙收。
原因之三,不排除有些券商通過參與定增,進而實現併購同行的戰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