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董事長陸正耀能躲過一劫?律師:可能面臨10-20年徒刑
COO劉劍之後,CEO錢治亞也成為了瑞幸造假事件中的棄子。
5月12日,瑞幸董事會公佈了對財務造假問題的內部調查進展。其公告內容稱,內部調查委員會向董事會提出了一些能夠解釋該公司交易數據造假的證據,並據此終止了CEO錢治亞、COO劉劍的職務。
錢治亞
公告中未直接提及作為董事長的陸正耀有何職務變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陸正耀的名字從瑞幸的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之中消失了。而在瑞幸咖啡1月10日的增發招股書中,陸正耀還是這個可在某些時候代行董事會權力的核心決策機構的主席。
有人把這解讀為陸正耀在瑞幸的地位搖搖欲墜,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擔任瑞幸代理CEO的郭謹一和被解職的錢治亞、劉劍一樣,都是陸正耀的“神州系”鐵桿成員。也就是説,不管CEO怎麼變,這家公司目前依然姓陸。
有媒體人發朋友圈評論道:“錢治亞停職,有媒體説是陸正耀‘斷臂’,還有説是‘自宮’的,其實陸正耀就是剪了個指甲,公認的傀儡錢治亞,哪怕貼上CEO這個亮片,那不也就是片亮指甲嘛。”
5月12日晚,瑞幸向公司員工發佈一封內部信,稱自曝造假事件以來,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和聲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目前事件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這封信的結尾部分赫然寫道:“我們相信,經過全體瑞幸人的努力,公司一定能夠度過危機、重回正常軌道。”
然而,這是一個太過於元氣滿滿的判斷。縱觀近20年美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美國證監會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家財務造假證據確鑿的企業。
2013年6月,曾入獄5年多的安然前CFO安迪•法斯托出現在了美國特許詐騙審查師學會(ACFE)召開的大會上。
法斯托的發言從冷笑話開始:
“你們中間有幾個人對我説,十年來你們學會有了長足發展。他們對我表示感謝。他們説,在為貴行業的發展做貢獻方面,沒有哪個人能比得上我。我想説,大家不必客氣。”
聽眾們一陣大笑。
笑聲平息後,法斯托認真地説:“但我並不因此而感到驕傲。”
安然公司在宣告破產前擁有約21000名僱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天然氣和電力公司之一,被稱作美國商業的“第三奇蹟”。
正因此,安然公司的一切都曾經是美國企業家學習和追捧的對象。
1999年,CFO安德魯法斯托憑藉“其獨一無二的財務方法”被CEO雜誌評選為最出色的資本結構管理人。而一年後,安然CEO傑弗里斯基林更被譽為美國最出色的CEO,還進入當時美國總統小布什的競選團隊。
然而,貪婪是原罪,這句話一點都不錯。
為了在控制成本的同時還能完成融資,那個獲獎的所謂創新式財務管理辦法,其實就是將安然的股票抵押給管理層開設的關聯公司,並由這些公司出面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從而募集這些必須要做的大額支出。
這樣一來,這些大額的支出和融資成本就在財務報表之中看不到了。反而由於融資之後,資金要進入安然的賬户,其收入總額還會再增加一部分。
但紙裏真包不住火。
2001年年初,美國對沖基金Kynikos的老闆吉姆·切歐斯公開對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懷疑。他認為安然的業務看起來很輝煌,但實際上賺不到什麼錢,也沒有人能夠説清安然是怎麼賺錢的。據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
他的做空報告引起了整個行業的普遍關注,安然的股價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波動。
而公司CEO斯基林,就在管理層不斷為投資人打氣、宣稱股價會從當時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的時候,一直在不停拋出手中的安然股票。
這成了壓垮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
2001年10月16日,安然發表2001年第三季度財報,宣佈公司虧損總計達到6.18億美元,即每股虧損1.11美元。同時首次透露因CFO安德魯法斯托與合夥公司經營不當,公司股東資產縮水12億美元。
2001年10月22日,SEC要求安然公司自動提交某些交易的細節內容,並最終於10月31日開始對安然及其合夥公司進行正式調查。
2001年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認做了假賬,虛報數字讓人瞠目結舌:自1997年以來,安然虛報盈利共計近6億美元。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中所列資產高達498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
2002年1月1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宣佈將安然公司股票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中除名,並停止安然股票的相關交易。
安然公司倒閉,一開始也僅僅是一個財務現象。但經過調查和事件內幕的逐漸披露,美國證監會將其作為了刑事案件處理,並將證據遞交給美國司法部和聯邦檢察官。
這開啓了對安然公司高管的清算,而先認罪的就是CFO法斯托。
2004年1月,在78個法庭面臨詐騙指控的情況下,他選擇承認參與操縱做假賬和進行證券欺詐。同時他被罰沒2900萬美元資產,其中大部分資產早已被美國聯邦當局凍結。而根據他與檢方達成的協議,他將協助檢察官檢舉、調查兩名安然前高官,從而換得法庭輕判六年有期徒刑。
最終法斯托的反戈一擊,撕開了籠罩在安然這個巨大怪物身上的迷霧,徹底將安然的兩大巨頭打倒在地。
首先,在法斯托的指證下,安然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斯·萊被列入起訴清單。
肯尼斯·萊(左)
5月公佈的美國聯邦起訴書稱,他被指控犯有11項罪行,其中包括共謀欺詐、欺騙股民、銀行欺詐和虛報經營業績等。根據美國的法律,如果這些罪名成立,肯尼斯將被判處175年的監禁外加570萬美元的罰款。
當年6月20日,聯邦大陪審團將安排開庭探討是否接受獨立檢察官提交的對肯尼斯的指控。但就在開庭前一週,肯尼斯·萊因心臟病突發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因此,很多安然股票的受害者都認為,命運便宜了這個最大的投機分子。
當然,對肯尼斯的民事訴訟一直在持續之中。
最終肯尼斯家族名下幾乎全部的房產和價值幾億美金的各種固定資產,都被法庭收繳並拍賣賠付了投資人部分的損失。另外被傳的沸沸揚揚肯尼斯的年金保險,其實也在2004年之後被徹底凍結。到了2011年6月,經過調解,這些年金的一半歸肯尼斯遺孀所有,另一半用於償債。
其次,安然事件的另一個主角,安然公司前CEO傑弗裏·斯基林在2006年因犯有欺詐、共謀、內部交易等一系列罪行被聯邦法庭判處24年零4個月的有期徒刑。
並且,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大商業欺詐案的主角,52歲的斯基林還被判罰款1800萬美元。
另外有報道稱,基於斯基林的個人資產及其從出售安然股票中的所得,檢察官們要求他支付高達1.4億美元的罰金,同時還需支付其共同被告、已故安然前董事長萊所欠的4300萬美元。
而據估算,斯基林目前的所有資產總值僅約為6600萬美元。這也意味着即使斯基林服完全部刑期76歲出獄,也將直接面臨破產。
但正如美國媒體説的那樣,這些人的悽慘未來都是“自找的”。
安然的倒下,還拔出蘿蔔帶起泥。
第一個被拉入深淵的是安達信。
這家原本名列全球5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因協助安然公司在財務報告中作假和在證SEC調查期間銷燬相關的財務底稿,被美國司法部於2002年3月14日提起刑事訴訟,罪名是妨礙司法公正。
2002年10月16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對安達信妨礙司法調查做出判決,罰款50萬美元,並禁止它在5年內從事業務。
此次裁決使名列“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安達信,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家被判“有罪”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
在法庭上,當時代表美國司法部出面的檢察官蒂姆.亨特表示:美國人民絕不原諒一個造假的會計師。
“他辜負了眾人的信任”。
同樣,判決生效讓安達信加速解體。短短几個月後,世界上再也沒有安達信的身影,這個曾經名列五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就此煙消雲散。
接下來被拖入這一場曠世持久索賠訴訟的,是服務於安然公司上市的券商和投資銀行們。
為了與購買安然股票和債券的投資者和解,摩根大通公司最後同意向這些人賠付22億美元;而花旗集團則是以20億美元的代價和解了與安然投資者的官司。
同時,那個已經倒閉的雷曼兄弟和美國銀行分別支付了2.225億美元和6900萬美元與原告達成和解。
當然,在這份賠償名單上的還有美林證券、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多家重量級投資銀行。
實際上,許多華爾街耳熟能詳的巨頭都在這一輪的訴訟中,因為以前對安然股票的追捧和炒作,不得不付出鉅額賠償黯然離場。
這正如當時華爾街時報報道中寫的那樣,安然事件之後,全球媒體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新的靈感,公司醜聞成為吸引讀者的新的賣點,財經新聞幾乎演變成社會新聞或犯罪紀實。
因此,當時的美國媒體將這些信譽掃地的金融機構,稱作“垮掉的華爾街一代”。
安然事件也直接導致了薩班斯奧克里斯法案的誕生和美國公眾企業會計審查委員會(PCAOB)的出現。
這個法案加強了對公司上市和財務的審查。法案規定,所有向公眾發佈的財務報告必須是由CEO和CFO簽字確認,如果發現財務造假相關的高管將最少承擔10年或20年的刑罰。
這部法案和之後美國司法部的相關命令,都將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審計大權交給了PCAOB。而在法律不斷完善之下,現在美國股市出現類似安達信那樣外部審計機構阻擾取證的情況,會面臨10年的刑罰。
這意味着想找到為一家作假企業做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幾乎不可能。
在這個嚴酷的法案出台之後,僅在安然事件調查同期,美國證監會陸續處罰和起訴了一大波美國明星企業。
2002年,世通公司虛報38億美元利潤,最終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同年,施樂被指控涉嫌在1997-2000年期間誇大15億美元的税錢利潤,隨後達成和解。
2003年美國第五大有線電視公司阿德爾菲亞通信被曝隱瞞債務狀況,隨後公司被迫申請破產保護,2名創始人分別處15年和20年監禁。
2004年,美國第四大長途電話公司奎斯特國際通信公司被指控涉嫌財務造假,被迫支付2.5億美元罰款結束官司。此外,公司CFO認罪同意支付2.5億美元進行和解,CEO因內幕交易被判處6年監禁。
2005年,全球最大電氣製造商蒂科國際公司被指控管理層涉嫌竊取公司1.5億美元,隨後CEO和CFP面臨共計22項指控,分別被判8年4個月至25年的不定期徒刑,並處罰金共計2.4億美元。
……
在這份不斷延長名單中,當然不乏中概股的身影。
統計數據顯示,從1996年至2012年初,所有在美上市的海外企業裏,共出現272起財務欺詐案。其中,來自中國公司的財務欺詐案達71起,佔比26.1%排名第一。
而2011年開始的那一輪對中概股的調查潮中,SEC至少曾起訴17家中概股企業。其中絕大部分因為中美之間沒有引渡條約最終選擇公司摘牌、罰款、和解了事,但也有部分公司的高管被定為有罪,判處有期徒刑。
例如曾經作為中概股中國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的前CFO Michael Gluk因虛增銷售收入,於2017年9月被判有期徒刑50個月。
這一次瑞幸造假事件開啓的,是美國證監會最為嚴酷的“地獄”調查模式,而其進展也與當年的安然事件十分相似。
安然事件中,安然前CFO安迪•法斯托最先認罪,繼而牽連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肯尼斯萊以及時任CEO傑弗裏·斯基林,前者在開庭前死於突發心臟病,後者被判處24年零4個月有期徒刑。
瑞幸事件中,COO劉劍最先被推到台前來承擔這一切,但隨着調查的深入,CEO錢治亞也被追責,而接下來的矛頭,很可能將指向最大的責任人董事長陸正耀。
陸正耀
和當年安然事件中受到牽連的全球5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安信達一樣,這一次負責瑞幸財務審計的全球4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也將被牽扯其中,至於最終是否會被追責需要等待調查結果出爐。
前不久,針對服務瑞幸的幾家會計師事務所,美國PCAOB已經成立單獨的調查委員會,要清查在瑞幸造假事件之中這些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責任。
“如果美國證監會和PCAOB的調查都指向瑞幸的造假事件有預謀,那依據美國法律,其董事長和CEO面臨的很可能是10年到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美國成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柳治平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這樣表示。
而他也認為,瑞幸如此輕描淡寫的表達,讓人感到非常疑惑,“美國的集體訴訟是很可能導致被起訴公司破產的”。在他看來,瑞幸的董事長陸正耀有被美國證監會會同司法部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
畢竟陸正耀可是已經取得了加拿大的公民身份,而加拿大與美國的司法協助,幾乎等同於穿一條褲子。
現在看來,美國證監會放過瑞幸公司的可能性極小。而之前已經展開的中國證監會對其的調查也顯示,很可能雙方政府就瑞幸造假事件已經有了一些默契或私下的司法協助。
這意味着那些在美國無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高管們,有被中國證監會實施長臂管轄權的可能。
而不管這件事情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樣子,財務造假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會被嚴格打擊的對象。
十九年前的安然是這樣,十九年後的瑞幸依然如此。
正如那個因為立功只被判入獄六年的安然前CFO安迪•法斯托在演講中表達的那樣:
“實在是有點兒諷刺,因為現在很多企業比安然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