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遭誤讀,高股息的浙商銀行會穿越“逆風”行情嗎?

銀行股遭誤讀,高股息的浙商銀行會穿越“逆風”行情嗎?

今年以來,市場躲避銀行股的聲音此起彼伏,主要原因和邏輯漏洞主體現在何處…

今年以來,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正在放大。

疫情爆發之後,部分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紛紛躲避上市銀行,認為其資產質量和息差都會長期承壓,銀行需要讓利的種種聲音不絕於耳。

正所謂“人棄我取,人取我予”!

權益投資需要逆向思維,短期波動並不代表企業價值變化。

當前,銀行股遭到嚴重“誤讀”,背後是市場風格論嚴重干擾投資情緒,以浙商銀行為代表的機構,經營層面的“阿爾法”正快速上升。

1

銀行股“逆風”是假象

今年以來,市場躲避銀行股的聲音此起彼伏。原因大體歸結為兩點:

1)中國進入長期低利率環境,銀行無利可圖,銀行的商業邏輯徹底打破,估值水平將一路向下

2)新冠疫情衝擊實際經濟,傳統產業是銀行龐大信貸客户,將造成嚴重的不良風險

上述成為了市場共識。且不論邏輯上的瑕疵,僅是所謂“共識”,就讓銀行股跑輸市場。

我們看看有哪些邏輯漏洞。

長期低利率限制銀行股表現?錯!

中國央行不是美聯儲,後者毫無節制地放水,但中國貨幣當局一直強調防止“渾水摸魚”,也就是適度放水,而且近期宏觀經濟數據快速回升,未來利率仍會回到正常水平,更不會出現歐日市場的負利率。

不良率將會再次提升?大錯特錯!

以浙商銀行為例,2019年不良率為1.37%,撥備覆蓋率221%,這兩個數據的絕對水平在股份行有着強勁的競爭優勢,特別是通過去年下半年大量處置批零業的不良貸款,高風險的製造業和批零業貸款增速低至2%左右,這都大大加快了風險的出清。

此外,2019年度浙商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最為關鍵的是,淨息差還在逆市上市,並且貸款收益率也在增加。

許多銀行的貸款都是傳統週期性企業,例如鋼鐵水泥等,而浙商銀行正在新增向租賃商務服務業和房地產行業的對公貸款,這種傾斜能夠有效改善資產負債機構,更能改善對公貸款的收益率。

有一個大背景需要交代:2018年以來,中國開始了一輪猛烈的金融去槓桿,疊加之前的供給側改革,大量高風險的企業實現出清。大量上游企業是銀行的傳統信貸大户,這都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企業質量早已優於過去。

2

利空出盡

今年以來,A股銀行板塊跑輸了大盤指數,頗為罕見。7月以來的大漲,也只是暫時性的修復行情。

歷史上,即使是2011-2014年宏觀經濟持續下行,銀行股也沒有墊底。

然而,今年銀行股“逆風”之猛烈,更突破了經濟學常識!一般來説,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中,要為實體經濟企業提供債權融資,所承擔的風險自然小於企業股權,那麼上市銀行的股價波動也會顯著小於其他行業股價。

然而,部分投資者把一些過去式的“邊角料”,當做基本面核心消息。

舉個例子:不久前媒體報道有7家銀行因貸款業務違規受到處罰,涉及貸款和授信三查不到位、貸後管理流於形式等等。

這是今年上半年出現的現象,且都是分行支行的個別現象,並非一家銀行的普遍現象,而且很多銀行管理層獲悉後嚴肅整改,從機制上堵住了相關管理漏洞。

對個別違規現象的嚴肅整治,是完善一家銀行基本面的重要措施,消息落地後更意味着利空出盡!

3

穿越逆風的“利器”

能夠成功穿越“逆風”,並在股價上所有表現的銀行,一定具有成長屬性,也就是銀行內部能夠應對變化積極創新。

以浙商銀行為例,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中國首家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專營支行,目前有超過160家小微企業專營機構,這部分貸款更超過了傳統大行和股份行。

更重要的是,浙商銀行手握一個成長型利器——“科技+”,將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完美結合,先後推出了池內融資平台、易企銀平台、區塊鏈應收款平台。

尤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銀行今年在區塊鏈技術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在行業遙遙領先。浙商銀行借力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科技,鏈接資金關係鏈上的各方。包括應收賬款,及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類場景、各類物權交易的產業融資需求,如存貨、訂單、硬件設備等,創新應用“分銷通”“銀租通”“倉單通”等專項授信等系列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目前已與2500多家核心企業合作,超過一萬家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累計超2500億元。

正因為浙商銀行的內生成長性,內部創新決策非常火速。疫情後,中央提出要復工復產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浙商銀行迅速做出反應,通過區塊鏈技術,大力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比如,浙商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發揮信息公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把應收賬款改造成為“區塊鏈應收款”,用於向上遊企業的償付或自身融資。企業在不增加貸款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融資。下游從簽發、承兑區塊鏈應收款開始,在交易過程中加入資金流。上游收到後,即可在線實時轉讓給銀行獲得資金,從而減少賬期的困擾。

浙商銀行還實現了區塊鏈技術證券化,落地了首單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產品。6月5日,由浙商銀行主承銷的“鏈鑫2020年度聯捷第一期資產支持商業票據”(以下簡稱“鏈鑫聯捷”)成功發行。項目為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推出ABCP產品的首批5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全國首單集合型ABCP,發行規模1.2億元,首期發行半年,後續可選擇滾動發行。

據介紹,“鏈鑫聯捷”的落地,成功運用區塊鏈技術,結合資產證券化創新設計,為更多的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搭建起對接公開市場的融資渠道,大大提升了企業融資直達性。

此外,浙商銀行在眾多銀行股還有一大優勢:高股息。

僅以一季度末市場最低迷之際,浙商銀行對應的股息率高達5.94%,逼近6%的水平排在所有上市公司前列。

可以看出,高分紅高股息率的銀行,也是在逆風中率先受到青睞的。

總體來看,“中青年精英型”銀行將率先走出週期低谷,將表現為營收、淨利潤增速改善顯著,淨息差和資產收益率領先,高分紅高股息,且重視金融科技的投入。

四分鐘看懂金融科技的下半場 金融機構的“第二增長場景”

除了直播帶貨,短視頻還有哪些玩法?

左暉的IPO陽謀:把鏈家“縮”進貝殼裏還需幾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4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股遭誤讀,高股息的浙商銀行會穿越“逆風”行情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