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核心資產的共振:美國科技股和中國消費股同時下跌
中美核心資產的同步下跌背後其實是交易結構的深刻變化。當下市場的核心矛盾在於估值與盈利的賽跑,這就為以“結構方式”回答“總量問題”創造了條件:進攻還是防守,答案都在順週期。
中美“核心資產”共振調整的背後
9月3日和9月4日兩天,美股迎來了兩天較大幅度的調整,其中以納指為代表的科技股跌幅顯著高於道指以及標普500。
已有大量證據表明,前期大量投資者買入的漲期權推升了科技股的行情(出售科技股看漲期權的券商被動買入標的資產),而期權購買者既有大量個人投資者,也有軟銀等大型機構。
在以10年美債收益率上移背景下,依賴於貼現率的科技股明顯受到壓制,但前期反而出現了凌厲的漲幅,一定意義上講可能是:最後的邊際樂觀者完成了定價。
在美債收益率已經上行的當下,我們且不用從邏輯上討論這一因果關係,只需從數據上看:北上資金在過去1個月,對於海天味業一直呈現淨流出的態勢。更有意思的是:反而是以個人投資者、遊資為代表的交易型資金對海天味業進行了買入。
側面的印證是, 6月以來,個人投資者更偏愛的消費ETF比機構參與為主的消費ETF獲得了更多的申購。
我們認為中美市場這種下跌中的聯動效應可能在指示:對於兩個市場公認的“核心資產”,最後的多頭力量已經完成了定價。這就指示兩個推論:交易結構會相對脆弱,對基本面“最不懂”的人的行為會對價格形成波動;標的公司的基本面“容錯成本”降低,如果出現業績不及預期,將會存在較大“糾錯成本”。
目前來看,風險可能集中在第一個層面,即純粹交易的擾動,回調比例不用過於悲觀。在我們半年報《面向中報裏的未來》中也發現,上述板塊半年業績整體優秀,業績擔憂是3季度之後的事情。最終結論是:如果可以接受擾動與較低的預期收益率,且對組合中上述類型個股基本面研究極為有信心,仍可以選擇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