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中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
當前中國經濟各領域發展形勢如何?復甦動力是否充足?國家統計局十位司局長近日密集發文回應,釋放出權威信號。
經濟整體快速回升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一季度為下降6.8%,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現快速回升態勢。
二季度,除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其他服務業受疫情影響較深仍在逐漸恢復外,其他行業增加值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農林漁牧業、工業、建築業、金融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均高於GDP增速,合計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動能持續逆勢增長,為我國經濟復甦提供強大動力。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而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
畜牧業生產逐步恢復
隨着畜禽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畜禽產品調運和生產資料運輸逐步暢通以及生豬產能持續提升,畜牧業生產穩步恢復。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介紹,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3489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422萬噸,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禽蛋和牛奶產量增加。
最受關注的豬肉方面,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25103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6243萬頭,下降19.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個百分點;豬肉產量1998萬噸,減少472萬噸,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各地狠抓各項生豬扶持政策落實,促進生豬復產擴能。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33996萬頭,比一季度末增加1875萬頭,環比增長5.8%;比上年低點三季度末增加3321萬頭,增長10.8%,已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但是,生豬存欄仍比上年二季度末減少765萬頭,同比下降2.2%。
工業生產明顯回升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衞華介紹,隨着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快速調查顯示,工業企業開工情況從年初嚴重不足逐步恢復,二季度開工復產情況大幅好轉。
截至6月中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基本全面開工,其中有68.4%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八成以上,較4月上旬上升17.2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工業生產也實現由降轉升。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逐步收窄,1—6月份,工業生產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1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工業生產同比實現增長4.4%,一季度為下降8.4%。4、5、6月份,同比分別增長3.9%、4.4%、4.8%,增速逐月加快。
能源供應保障有力
上半年,能源領域復工復產持續推進,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增長加快。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介紹,分品種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0.6%,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為下降0.5%;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放緩0.7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發電量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個百分點。
在能源生產增長加快的同時,清潔電力生產比重有所提高。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一次電力佔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7.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初步核算,天然氣、一次電力等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佔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服務業新動能彰顯潛力
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服務業正走出低谷,逐步回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杜希雙表示,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257802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5%,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8.7個百分點。二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35122億元,由一季度同比下降5.2%轉為同比增長1.9%。
新動能興起,讓服務業化“危”為“機”。疫情期間,電商平台進一步滲透生產生活,遠程醫療、無人配送、在線教育、“雲”辦公等數字化新動能在危機中展現強大潛力。
1—5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610.8億GB,同比增長35.2%;直播課程服務快速增長,規模以上線上教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4%;新技術開發應用持續快速發展,互聯網數據服務增長24.6%,信息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增長49.1%。
投資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介紹,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1—4月份、一季度和1—2月份分別收窄3.2、7.2、13.0和21.4個百分點,呈逐月收窄態勢。
其中,民生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下降0.5%。
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6.7個百分點。
此外,民間投資也穩步恢復。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7.3%,降幅比1—5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
消費方式創新發展
上半年消費品市場受疫情衝擊明顯,居民外出購物和就餐活動減少,隨着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和各項促消費政策的落地生效,居民增加外出活動,市場銷售明顯好轉。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表示,分季度看,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5.2%,收窄16.7個百分點;從市場規模看,二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萬億元,總量比一季度增加1.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促消費政策和“618”購物節的疊加帶動下,線上購物增速繼續加快。
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壓力加大。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説,二季度,隨着疫情影響減弱,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各項就業政策持續見效,就業形勢逐步改善,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0%、5.9%、5.7%,呈逐步回落,其中6月份失業率較2月的頂峯下降0.5個百分點。
此外,前期因疫情影響退出的勞動力陸續返回,絕大多數已重新尋找並找到工作,6月份城鎮勞動參與率較2月份上升10個百分點左右,比疫情前的1月份高約0.6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水平接近。
但張毅也提醒,雖然就業形勢較疫情初期有所好轉,但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企業用工需求偏弱,失業率高位運行,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其中,高校畢業生就業預期高,部分畢業生存在知識技能與市場需求錯位現象,畢業季到來後大量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將更加突出。
CPI漲幅逐漸回落
物價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王有捐介紹,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
分月看,CPI漲幅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因素影響,1月份和2月份CPI上漲較多。隨着交通物流逐漸恢復,各地加大保供力度,市場供需狀況好轉,3月份開始,CPI環比連續四個月下降,同比漲幅也由3月份的4.3%回落到6月份的2.5%,重回“2時代”。
此外,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春節、非洲豬瘟疫情與“豬週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到階段性高點21.9%。
中央出台保供穩價政策後,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貫徹落實,豬肉儲備投放供應改善,生豬產能逐步恢復,產銷秩序逐漸正常,3月份起,豬肉價格連續下降,5月份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回落至10.6%。
居民收入名義增速回升
國家統計局住户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表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實際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
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於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實際收入降幅小於城鎮居民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4下降至2.68,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作為中國居民收入主要來源的工資收入出現小幅增長。
方曉丹介紹,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010元,增長2.5%,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主要是各地復工復產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恢復,經濟基本盤穩固為工資性收入增長奠定基礎。
來源:國家統計局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