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復生產保民生 財政大手筆既做加法,也做減法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財經

    深圳積極利用財政政策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支持減税降費、減租減息,擴大消費和投資。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許多企業的生產經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部分企業甚至按下“暫停鍵”。

    如何做到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作為政府“錢袋子”,深圳財政部門積極促進復產業、保民生、穩投資,在防疫物資設備採購、深圳版“方艙醫院”籌建,以及向市民發消費券、為企業減税減租、發行地方債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截至4月底,僅深圳市本級財政的防疫支出已達18億元,而各種減免税費、復工復產投入,以及各區財政的各類大筆投入,更是以百億計。

    ●南方日報記者 李榮華

    ▶引金融活水

    今年已發行政府債券超300億

    深圳市財政局5月18日官網消息,該市第三批政府債券於當日發行,共計119億元。加上今年1月13日和4月2日分別成功發行的一般債券8億元和專項債券176億元,截至5月18日,深圳市今年共發行政府債券合計303億元。

    5月底前,財政部提前下達的深圳市2020年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新增額度,將全部發行完畢。

    這些債券資金用於污染防治、教育、市政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考慮到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限管理,為了獲得長期低成本穩定資金,深圳在這批債券中首次發行了30年期超長期債券。

    深圳市財政部門有關人士介紹,會督促各區各部門抓好債券資金組織使用,推動債券資金早使用、早見效,切實發揮積極財政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重要作用,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助力復工復產,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全市二季度經濟平穩開局創造有利條件。

    另一方面,為了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深圳財政部門也在融資鏈條發力。

    針對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難題,深圳財政部門聯同工信部門修訂了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實施細則,設立50億元規模的資金池。

    而面對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難題,深圳財政將深圳市政府融資再擔保體系的政府風險分擔比例提高至60%,並免收再擔保費,引導擔保機構加大擔保力度,讓更多有需要擔保獲貸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同時,為了解決融資貴難題,深圳財政統籌專項資金用於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配合中小企業服務部門制定出台貸款貼息項目實施辦法。

    並且,由於中小微企業融資時常存在“弱抵押”難題,深圳財政針對輕資產、弱抵(質)押的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科技企業,增加財政對貸款風險的補償上限。

    ▶促市民消費

    共發放逾5億消費券刺激“買買買”

    深圳財政部門另一項廣受關注的舉措,是深圳各區的消費券活動。

    “五一”假期,大小商場、景區重回人頭攢動景象。

    從湖北迴到深圳工作快一個月的楊晨,也與家人一起,難得放鬆下來,正式開啓“逛吃”模式。

    各區消費券成為她的重點關注對象。羅湖區“五一”抽大獎活動引起楊晨注意:4月30日0時到5月5日24時,在羅湖區參與本次活動的線下商户核銷羅湖消費券進行消費,即有機會抽大獎。一等獎是1台觀致小汽車或寶能第一空間代金券,價值20萬元。

    深圳的消費券浪潮其實更早。3月31日,羅湖區宣佈向消費者發放3000萬元微信電子消費券。龍華、福田、寶安、龍崗、光明等區先後發放消費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深圳各區已經發放約5.52億元消費券。

    深圳某區財政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疫情期間發行消費券,意在釋放被抑制的消費需求,而採用電子消費券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到需要扶持的行業,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消費券的帶動,主要是“滴灌”中小微商家。支付寶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九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而微信數據顯示,微信支付成為深圳各區穩步推進復工復產、拉動消費增長的有力工具。

    消費券的短期拉動效應明顯。僅羅湖一區,截至4月22日,消費券就帶動交易總額9600萬元,拉動相關消費增長20倍。

    ▶保市場主體

    頻做減法為企業減負600億

    後疫情時期,要穩住就業基本盤,市場主體是關鍵。

    3月24日,深圳市市長陳如桂表示,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統籌好財政資金,將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一般性行政經費壓縮10%以上,與企業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一般性財政支出雖大幅縮減,但民生領域預算因為市人大已經通過,教育、衞生等民生支出肯定不會減少。

    深圳財政部門一方面壓縮政府一般性支出,一方面多舉措減少企業各種負擔。

    深圳“惠企16條”一攬子政策,多與財政資金政策相關。經測算,到3月19日,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可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其中,財政直接拿出100多億元資金,用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類項目,惠企政策效果顯著。

    餐飲企業俏九州創始人謝田雲介紹,疫情發生後,企業在社保費、税費、租金、員工培訓等方面都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

    在企業社保費方面,深圳為企業減負達200億元,疊加延繳、緩繳政策後,共可減負超過350億元。

    而在税費減免方面,深圳也是大手筆。截至3月5日,深圳税務累計辦理納税人延期繳納税款申請2761户,涉及税款16.62億元。此外,全市企業免徵2020年1月至3月的房產税、城鎮土地使用税,預計減税規模達15億元,惠及納税人户數4.53萬户(次)。同時,深圳返還受疫情影響各類企業6個月的污水處理費,下達補貼資金2.1億元。

    在深圳財政推動下,政府物業租金減免約6.2億元,支持承租方渡過難關。而為了補貼物業企業及員工的防疫服務,深圳財政又補貼6.5億元。

    另外,深圳多項舉措援助困難企業。對生產經營確實有困難且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返還實繳失業保險費的50%及上年實繳社保費的25%;將適崗培訓補貼由每人最高900元提高到1500元;將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由人均1400元提高到2000元。

    ▶推重大項目

    發力“新基建”,搶抓“雙區驅動”機遇

    近日,在深圳市光明區光僑路上,4根原本功能單一的老舊路燈,被改造成為多功能智能杆。

    這種多功能智能杆用途廣泛,具備5G基站、智能照明、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無線網絡、信息發佈、應急廣播等多種功能,同時能夠實現便民手機充電、井蓋丟失告警、垃圾桶滿桶提醒等智慧城市應用場景。

    5G是深圳“新基建”的領銜項目。3月開始,深圳5G基站建設已全面復工。按照規劃,深圳今年總共要新建3萬個5G基站,累計建成4.5萬個,力爭在今年8月底前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趨於穩定,作為國家四個綜合性科學中心之一,深圳正積極主動佈局“新基建”,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機遇。

    3月16日,深圳召開市重大項目推進暨經濟工作調度視頻會議,專題研究重大項目推進、軌道交通建設、5G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重大項目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財政之手自然予以重視。

    深圳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金融資本、撬動社會資本,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深圳今年重點投資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產業創新配套四大領域,市、區政府投資總規模約1769億元,預計推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8400億元。

    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長王忠民指出,在當前受疫情影響下,新的基礎設施如5G、無人機、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與老基礎設施之間的巨大優勢正在凸顯,而這些“新經濟”也正是深圳以及大灣區的優勢所在。數字化產業可以促進物理形態的基礎設施提升效能,深圳是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