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序推進,各地區推動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政策措施得力得當,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秩序加快恢復,自3月份以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主要經濟指標邊際改善、穩步回升、逐月向好,民生保障持續加強,經濟恢復有力有節有效,全年經濟有望在持續改善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01經濟總體恢復有力有節有效
在內外疫情雙重衝擊下,中國經濟表現出巨大韌勁和強大氣場。二季度GDP增長3.2%,較一季度提高10個百分點,迅速跳出了一季度經濟衰退的格局。在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二季度中國經濟已成為數不多的正增長國家之一。經濟恢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節奏之穩、效果之好可謂舉世矚目,也實屬不易。
供給顯著修復。工業生產全面復甦,服務經濟加快恢復。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4%,較一季度提高12.8個百分點。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0%和9.7%,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增長水平。二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9%,較一季度加快7.1個百分點。6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2.3%,較一季度大幅提高14.9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呈雙位數增長,金融業穩中趨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降幅明顯收窄。
需求穩步改善。消費逐步回暖,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出口支撐有力。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基本生活品消費保持增長,升級類商品消費活躍度趨升。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藥品類等基本生活用品和醫療用品保持較快增長,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等升級類商品銷售較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17.0、13.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轉正,增長1.9%,較一季度提高9.6個百分點。貨物出口總額下降3%,較一季度收窄8.4個百分點。出口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主要得益於我國企業提前復工復產、前期訂單延期交貨和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加形成的有效支撐。
主要市場回升。車市樓市邊際改善明顯,金融市場穩中向好。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下降16.8%和16.9%,降幅持續收窄;6月單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32.5萬輛和230.0萬輛,創歷史新高。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降幅不斷收窄,市場價格略有上漲。股市震盪趨升,截至7月15日,上證綜指、深圳成指今年累計漲幅分別達10.2%和31.7%,在全球資本市場中表現最好。債券市場發行持續擴大,國債收益微升。匯率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較上月末升值1.0%。
民生保障有力。經濟恢復與民生保障並重,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居民收入增長好於經濟增長,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價格明顯回落。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二季度以來呈逐月下行態勢;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8小時,增勢明顯。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下降1.3%(扣除價格因素),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淨收入保持增勢,轉移淨收入增長較快。1-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8%,較一季度回落1.2個百分點。由於農產品生產加工減少,運輸困難,導致一季度食品價格結構性上漲矛盾進一步凸顯。二季度以來,隨着肉食保供力度加大,加之季節性因素消退,食品價格快速回落,羣眾反映突出的物價快速上漲的問題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02經濟持續改善可圈可點可期
疫情等外部衝擊不能逆轉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當前經濟運行的市場環境、價格環境等總體有利,經濟自我修復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輔之以良好的政策推動,持續恢復的總體態勢不會改變,下半年重回正常增長軌道值得期待。
市場預期好轉,經濟景氣度回升,發展信心增強。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均連續4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自3月開始逐月走高,已達54.4%的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復產率持續提升,發電量、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持續回升。企業效益繼續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0%,前5個月工業利潤降幅較前4個月大幅收窄8.1個百分點。
傳統動能加快恢復,新動能發展亮眼,經濟有望均衡恢復。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和服務性消費正在加快修復,住宿、餐飲企業、旅遊景區景點客流或將上升,文體活動、展會及博覽會等有望增加,開放度提高,影院、劇場、網吧等娛樂消費開放度可望提高,下半年逐步迴歸正常水平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疫情改變短期生產消費方式,一些新產業、新模式受到追捧,無接觸經濟大幅增長,新經濟逆市活躍,有望再創新新高。數字經濟持續升温,新媒體、遊戲行業發展火熱,IT互聯網行業的在線教育、視頻會議、醫療信息化、遠程協同辦公、直播帶貨等需求成倍增長;超市、生活服務等商貿服務業電商滲透率持續走高,網上零售有望保持蓬勃發展。
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針對性和靈活性並舉,為實體經濟排憂解難。一方面,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為實體經濟“造血輸血”。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多次降準、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等,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持續回升,為實體經濟信用擴張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保障。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2.8%和13.3%,明顯高於上年同期水平。人民銀行通過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行,降低企業特別是實體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LPR利率從上年末的4.15%下降至6月的3.85%,下降0.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積極的財政貨幣加力提效,直達基層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5萬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37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規模。新發行的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陸續轉給地方市縣,相關資金分配程序不斷完善,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和項目建設。小規模納税人增值税減免、緩徵中小企業社保費延期擴圍,及時惠企利民。
綜合來看,雖然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正在朝着預期的目標方向改善,但全球疫情防控仍存較大的不確定性影響,世界經濟嚴重衰退風險也將不斷釋壓。雖然外部衝擊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但各種“黑天鵝”“灰犀牛”風險易發多變,疊加我國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矛盾,也將對經濟復甦提出較為嚴峻的挑戰。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宏觀經濟政策的精準性,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通暢國內供需循環,統籌推動全面復工達產和復商復市,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範應對各類內外部風險隱患,促進經濟在全面均衡恢復中實現高質量發展。(作者:杜飛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本文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