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會。
文|紅拂
繼中國之後,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國家也逐步放寬了居家隔離政策,重新啓動經濟活動。史無前例的疫情正在逐步走向歷史,但無可質疑的是,疫情顯著地改變了居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態度,一個迥異於過去任何時段的“後疫情”時代正在來臨。面對這一局勢,作為化妝品行業的兩大重要部分——化妝品原料與成品市場,又將會迎來哪些新趨勢呢?
在今日(5月29日)由東方美谷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方美谷產業促進中心主辦,上海奧利實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化妝品及原料行業的市場特徵與創新趨勢研討會”上,來自原料供應商以及寶潔、強生等企業的行業資深人士們就這一話題展開了精彩的探討。
本土原料商崛起,“復配”成為新趨勢
“中國人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在任何領域都不會讓國外永久佔有”,國際化妝品學院執行院長張婉萍如是表示,在她看來,中國化妝品原料市場未來的第一大趨勢就是本土化。
▍張婉萍
眾所周知,我國的化妝品原料市場過去一直由三個實力不同的梯隊把持。第一梯隊為老牌的歐美公司,例如美國的路博潤、亞什蘭以及歐洲的巴斯夫等,這些公司無論是在技術還是資本上都具備顯著優勢,且已形成了穩定的品牌效能;第二梯隊則是以日清奧利友、信越、味之素等為代表的日本原料公司,其擁有優異的精細化工優勢,對功能性原料研發能力較強;第三梯隊才是以華熙生物為代表的中國本土原料公司以及韓國原料公司,其特點是注重天然原料研發,且性價比較高。
但隨着國內原料大廠對研發的持續投入,以及疫情導致的海外原料公司供貨不足,本土原料企業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崛起,並擁有更多的原創性知識產權以及原創技術。
曾任漢高原亞太區研發總監,現為奧利首席技術官的陳向東對張婉萍的觀點表示了贊同。他結合參與海內外化妝品原料研發的經驗總結道:“中國化妝品原料企業雖然起步晚、起點低,但是發展快、跟得緊。”他表示,目前的本土原料商在基礎原料領域,尤其是具備一定生產難度的原料,例如保濕劑、單體活性物(提取)、防曬劑等,已經具備了和歐美企業媲美的實力。而在輔助型以及功能型原料領域也逐漸摸索到了發力方向,並有了較為成熟的想法。
▍陳向東
不過,另一位嘉賓、一平知識產權合夥人徐迅認為,本土原料商想要達到國際化的高度,還需要提前做好“專利”這一塊的基礎準備。他表示,目前國內的專利申請成本大約在一萬元左右,授權時間也不算長,若有特殊情況,最短一年內便可以成功註冊商標。而做好專利申請,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有備無患。
除了本土化,化妝品原料發展的另一個大趨勢是:“復配製劑”或將成為原料生產的新方向。據張婉萍介紹,化妝品原料生產的三大主流工藝分別為:合成、發酵和植物提取,其中合成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工藝。值得注意的是,合成雖是一種無化學反應的生產工藝,但是並不像名字所呈現出來的“簡單粗暴”,在合成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原料的相融性,而這一直是位於下游的本土化妝品研發公司的薄弱環節。
但隨着產業鏈的日趨完善,以及上下游的合作更加緊密,不少原料廠商正在嘗試直接給化妝品公司提供修飾好的復配成分,讓下游公司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顧慮其是否會不穩定或被分解。
上海弘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曉彤以常見的防腐劑生產對此做了補充説明。他表示,未來的防腐劑一方面將採用多種成分搭配的生產方式,減少單一成分的使用量,以降低其中某種成分可能產生的風險;另一方面,會依靠搭配不同的含有防腐功能的非防腐成分來起到防腐效果,以達到“無防腐添加”的效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復配成分雖優勢明顯,但就目前來看,仍然存在不少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成分的化學結構被修飾之後,其功效性是否也會受到影響?“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關於功效性的評定標準”,張婉萍表示,因此對原料商和化妝品公司來説,這會是一場難打的“官司”。
“成分黨”進階,原料商推品牌成常態
不同於原料生產,產業下游的化妝品成品研發對“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似乎略有爭議。
知名美妝品牌“穀雨”的創始人王安寧表示,由於互聯網新興玩法層出不窮且見效極快,現在市場上很多新鋭品牌對產品研發都缺乏敬畏之心。而擁有豐富的國際大牌工作經驗的強生(中國)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嚴二平也補充道:“即使是在大品牌、大公司,對產品的研發成本也是壓縮得很厲害的。”
▍穀雨光甘草亮白護膚套裝
但撇開市場現狀不談,從理論出發,他們都認為產品具備力量,才能讓品牌走得更持久。“如果説化妝品原料生產與成品研發是‘水和魚’的關係,那麼成品研發與品牌的關係則可以看作是‘兵工廠與前線’的關係”,寶潔中國校友會會長、上海旭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勇如是比喻。
事實上,“成分黨”的崛起也體現了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看重。雖然近段時間“成風黨”略有啞火(詳見《“成分化妝品”跌下神壇?》),但黃勇認為,這並不代表消費者的注意力被轉移了,而是説明消費者對成分的認識更加深刻了,未來他們將不再把單一的某種成分奉為圭臬,而是會更多的考慮多種成分復配的作用,或者乾脆是配方的作用。也就是説,“成分黨”正在進階。
而消費者自我升級,勢必會對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作為產品生產方的化妝品企業,尤其是本土企業,受限於時間和資金成本,很難親自去了解、驗證新原料和新來源的原料,甚至向某些外資品牌一樣專門開發一些分析檢測方法來作為引進原料的入庫標準。據悉,目前本土產品公司大多都是依賴原料公司對於原料安全性、功效性所出具的數據和信息,並將其直接用於產品的宣稱和宣傳。這就意味着,原料公司在原料研究和驗證方面將被賦予更高的期待值。
與此同時,嚴二平還提出,希望原料商也能夠做出自己的品牌來。正如大家的一貫印象,我國大部分化妝品原料企業都是技術驅動型企業,很多原料企業的領導人頭腦裏天然認為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是企業制勝於市場的法寶,對品牌建設與包裝缺乏必要的重視程度。而這不但會導致原料企業自身缺乏足夠的口碑積累來應對諸如新冠疫情之類的風險,也會增加化妝品研發企業的試錯成本。
以華熙生物為例,在成為網紅化妝品製造企業之前,其在業界最知名的身份還是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製造大廠。過去二十年,儘管在次拋原液等領域華熙生物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其始終將核心鎖定在透明質酸上,並且成為了國際上首個使用酶切法的透明質酸製造商,而更專一在外人看來必然意味着更專業。與此同時,華熙生物對於營銷端也並不鬆懈,其上線於2018年末的故宮聯名口紅系列曾一度脱銷。
▍華熙生物故宮聯名口紅
華熙生物的成功能不能複製無法保證,但做出自己的特色顯然是未來原料企業可以追求的一個發展方向。“對成品製造端來説,如果(原料廠)能有品牌,哪怕單價貴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嚴二平表態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上海奧利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利”)也正走在華熙生物走過的以原料商身份直接生產化妝品的路子上。
據介紹,奧利作為一家全面的功能性化妝品原料解決方案提供商,自1995年創立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功能性化妝品原料的研發與生產,並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化妝品原料生產商。迄今為止,奧利產品已獲得十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其中“光甘草定”和“水解貝殼硬蛋白”等作為奧利標誌性產品已經享譽全球。
此次論壇上,奧利發佈了基於這兩種成分的六款護膚品:雙重強效美白產品奧科靚2166、光甘草定美白水溶液OLI-2181AP、透明神經酰胺水溶液奧修妍7100、掌狀海帶提取物、多品種神經酰胺修復產品奧修妍-8106以及保濕鎖水產品奧潤妍8100與奧潤顏8107。
對此,黃勇表示,華熙生物能夠以原料商的身份入局化妝品生產行業,除了本身的企業實力以外,其擁有原材料生產經驗作為技術支撐、原料成本更低廉、產業鏈更精簡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這些優勢是大部分原材料商都具備的,未來,成熟的原料生產商涉足化妝品成品研發或許會成為一種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