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關不羽

“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些金句讓內需成為兩會的焦點議題。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浮出水面。

 

依賴出口型增長導致內需體制不健全

毋庸置疑,對國內需求的高度重視和我國當下面臨的國際經濟、政治大環境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重視國內需求是環境所迫的被動應對,相反,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勢使然。

 

其實,這一趨勢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蛛絲馬跡。近年來,很多中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海外代購、出國購物卻買回了很多“Made in China”的產品。這樣的經歷讓人哭笑不得。

 

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國內需求和國內製造業產能之間的脱節——國內有充分的產能,也有充分的需求,卻無法順暢對接,因而不得不借助外部循環“出口轉內銷”。

 

這不是正常的外部循環,而是經濟運作失調導致的效率損失,涉及出口補貼等政策導向、關鍵技術缺失、品牌積累不足以及供需信息不暢通等諸多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出口依賴型增長模式留下了內需體制不健全的後遺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騰飛是從出口依賴的外向型經濟起步。通過深度參與全球市場,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最龐大的工業體系。

 

這種外向型經濟循環“兩頭在外”——原料進口、產品出口,國內提供的是產能。

 

這種發展模式的優勢在於產業發展速度快、培育週期短,很多產業都是直接從境外轉移進來的,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技術的積累和提升。

“抄近道”的外向型經濟有明顯的缺陷和短板

在經濟發展啓動階段,這種外向型經濟確實是一條捷徑。日本和韓國以及東盟國家也經歷了類似的階段。

 

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經濟發展模式,任何模式都是有所得也有所失。“抄近道”的外向型經濟存在着明顯的短板和缺陷。

 

比如,基礎技術發展滯後、大規模貿易順差造成了對外貿易關係緊張、金融市場發育不健全、國內資本市場低效等。

 

歸結起來,就是龐大的產能與國內需求不匹配所致。這種不匹配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內需不足”,而是內需體系的失調。

 

從各國發展的經驗看,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只能為經濟發展的前半程保駕護航,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定出現瓶頸。

 

向內需市場轉型的兩個國家樣本

 

今天中國遭遇的出口環境惡化、經濟增速放緩,在發展軌跡類似的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等都不同程度出現過。

 

突破這一發展瓶頸的關鍵在於國內市場的良好發育、內需潛力的挖掘。這方面比較成功的是日本,東盟國家如馬來西亞就比較失敗。

 

不過,日本的內需體系完善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倒逼”出來的。

 

八十年代初美日貿易摩擦加劇,日本不得不放棄單一的出口依賴模式,轉而在內需體系的發育和完善上加大力度。

 

即便1985年的廣場協議對日本出口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是其強勁的國內需求依然支撐了日本GDP保持中等增速,並持續至1990年代初。

“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圖片來源:pexels

即使因種種因素,日本經濟在90年代初期後陷入停滯,但是穩定的內需保證了其人均GDP維持在一流發達國家水平。

 

反觀馬來西亞在2011年實現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後,一直未能提升內需,沒有完成出口依賴型經濟的轉型,此後的經濟表現一直不佳。2015年、2016年人均GDP兩度跌破1萬美元,有明顯的退步。

 

今天的中國經濟也走到了類似日本1980年代初的轉折階段,內外環境都不允許中國經濟繼續依賴出口,“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實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常識角度講也是如此,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以滿足外部需求為目標,而置本國國民的需求於不顧。

摒棄計劃經濟思維才能建立國內大循環

 

“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是一項艱難繁劇的任務,牽涉到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調整和資源重新配置,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嚴重的波折。但是,也要看到中國龐大的人口、成熟全面的工業體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這是中國優於大部分出口依賴型國家的地方。

 

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決定了“擴大內需”的數量提升較易實現。上一輪大基建完成了國內交通體系、物流體系的升級,提升了中心城市的發展水平,基本實現了國內市場的“硬件”性能提升。

 

帶動的內需增長是顯著的,房地產行業、數字經濟的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均得益於此。近年來消費在中國經濟驅動“三駕馬車”中表現搶眼,就是“擴大內需”的正面效用體現。

 

實現了擴大內需的階段性目標,中國經濟初步具備了實現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基礎條件。

 

經濟運行如同水利設施,沒有充沛的水量一切都談不上。蓄水充足了,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取決於管道設備的通暢程度。

 

經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是一個有機的過程,週而復始形成循環。

 

這個過程是在市場發生的,卻受制於各項政策、制度的外部限制。因此,要實現國內大循環的高效運作,最大的難點在於摒棄陳舊的計劃經濟思維。政府要多做“減法”,市場才能多做“加法”。

 

“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圖片來源:pexels

政府多做減法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着力於打通經濟運作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壁壘和障礙,去除不合理的管制和目標設定。

 

中國經濟從出口依賴型的增長模式,到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再到以內需動力為主的國內大循環,經歷了“高速換檔”的過程。

 

每一種模式、每一個歷史場景都留下了當時的政策痕跡,當時有理的,現在未必有理。當時的管制,在今天大都沒有存在的必要。這些政策痕跡彷彿血管裏逐步沉積的血栓,影響着今天的經濟運作順暢。

 

所以,政府要扮演好“解鈴還需繫鈴人”的角色,這樣市場才能做好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加法”,從而孕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以我為主”的國內大循環是經濟增長從外需到內需的重點轉換,這是“外需”增長放緩後的自然過程,而不是自我封閉的關門政策——“以我為主”絕不等於“以鄰為壑”。

 

正因為中國經濟已經高度融入全球化進程,建設一個更成熟、更繁榮的中國市場,將吸引更多的對外經濟交流。

 

中國健全內需體制為全球經濟帶來機遇

 

在全球化時代,每一個區域市場的需求增加、體系健全,都是全球經營者的機會。本輪全球化的強勁勢頭,始於中國改革開放。

 

同樣的道理,中國建設完整的內需體制、發揮內需潛能、健全國內市場的努力,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又一新機遇。

 

在外貿出口領域,中國內需體制的健全會帶來一系列正面效應,不僅是一個更開放、更有購買力的中國市場,還有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助力“中國製造”升級。

 

擁有更佳品質、更多科技含量的“中國製造”走出國門,無疑是中國出口貿易的升級。

 

當然,和任何社會經濟轉型一樣,利益調整、資源分配的變化過程會帶來陣痛。

 

部分產業和相關企業會受到嚴峻的挑戰,“機遇和挑戰並存”的老生常談代替不了經濟活動的現實,不是每一個面臨挑戰者都能抓住機遇,難免有失落者流下淚水。

 

淘汰和篩選不可避免,那麼問題的焦點就應該是怎樣以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效益。答案還是應該交給市場,讓市場篩選出真正的強者。

 

保證市場競爭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平的,這將是政府未來的重要職責,這也是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決定國內大循環效率的成敗關鍵。

 

總而言之,從“擴大內需”到“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是一次重要的戰略提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則是經濟發展重心的路線調整。

 

兩者相輔相成,明確了中國經濟未來的重大戰略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新戰略的實施無疑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只要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不變,在新戰略指導下的中國經濟就充滿了希望!

 

□關不羽(專欄作家 經濟學者)

編輯:李碧瑩   校對:王心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72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通國內大循環”:中國經濟戰略將發生怎樣深刻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