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殼價值應該為零!”多年前,記者曾就殼公司到底價值幾何向資深監管人士發問,得到的答案斬釘截鐵。
彼時,炒小、炒差、炒低價股之風尚熾,賭殼、囤殼、玩殼者還大有其人。僅憑“重組預期”“殼股特質”,並無基本面支撐的股票就能被炒上幾倍。而它們的命運,其實已在這位監管人士的斷語中寫就。如本週觸發“面值退市”的*ST銀鴿,也曾有自號“鰲迎”(All in)的資本玩家垂青,股價一度暴漲,最終卻連面值都守不住。
加上*ST銀鴿,今年以來已有8只個股觸發“面值退市”,數量超過此前歷年的案例總和(6只)。若以多年前的眼光來“審美”,這些“面值退市”股基本都符合股價低、市值小、基本面差的“性感指標”。但在今日,“性感指標”已成致命缺陷。
細看這8只“面值退市”股,帶有ST、*ST等風險警示標識的佔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有的深陷債務泥潭,有的曝出鉅虧,有的財報被審計機構拒絕背書,有的甚至都不能按期披露年報,可謂問題成堆,亮點闕如。
可見,這些股票跌破面值,被市場拋棄時,其自身的處境早已是風雨飄搖。但為何此時沒人再來賭一把,畫一張“鹹魚番生”的餅?因為市場已經變了,對規則的修改、對投資者的教育、對槓桿資金的整頓,以及註冊制的“釜底抽薪”,剝掉了殼概念最後的外殼,僅留下價值的空洞。此時,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個股自然失去了投資者的支持,“面值退市”正是市場之手擇優汰劣的結果。
更全面、更直觀體現市場化優勝劣汰的,是被邊緣化個股的流動性日趨枯竭。
以2015年6月12日(滬指5178點)、今年的6月10日作為“時間切片”,A股中成交額最少的500只股票的單日成交額均值,已由1.66億元縮減至958萬元,前後相差逾16倍。對比之下,A股總成交額前後相差才2倍多。
目前這些成交量低迷的個股,剔除極少數處於漲跌停狀態的以外,有近八成股價不到10元,逾四成股價不到5元;市值不到30億元的有近七成,市值在20億元以下的逾三成。總體呈現中低股價、中小市值,基本面或乏善可陳、或已暴露風險的特徵(ST及*ST公司佔兩成)。
同時,按可比口徑(剔除2015年6月12日後上市的公司),A股目前(6月10日收盤)市值低於20億元的公司有275家。而在2015年6月12日那天,這個數字僅為9家。也就是説,所謂“小市值”概念股,在5年間“擴容”了近30倍。
但這絕不意味着“小市值”概念的繁茂,恰恰相反,“以小為美”的投資風格近年來迅速凋萎。背後則是眾多投資明星的隕落,鉅額財富的灰飛煙滅。如2015至2016年大舉押寶小市值的中科招商,先後舉牌十餘家上市公司,終在2017年摘牌於新三板。還有曾帶着“私募冠軍”光環的羅偉廣、蘇思通等,在“炒股炒成上市公司實控人”後,最後也都逃不脱折戟沉沙、黯然謝幕的命運。
對此,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表示,今年以來低價股數量明顯增多,一方面與當前市場風格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資本市場的日漸成熟有關。
“從大方向上看,炒殼賭重組這種投資策略的路只能是越走越窄。選擇超低價股作為投資標的的賭博心態,勝率低、風險大。”一位投資人士這樣告訴記者。還有分析人士認為,低價股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對差的公司給予低價,甚至低到跌破面值,這是成熟市場的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