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觀:張歆藝不敬醫生敬百度 可看病不是點菜
患者抱怨醫院,某種程度上出於知識和信息的落差,作為絕對的弱勢者和服從者,患者總會天然地覺得醫院可能利用自己的病症和對於醫療專業的不瞭解,從中不法地謀取私利,而公眾吐槽明星,基本上是由於財富和名聲的落差,普通人混雜着嫉妒和羨慕的情緒,吐槽明星的一切遭遇。所以,當作為財富強勢者的明星和作為權力/知識強勢者的醫院發生了糾紛,公眾的態度就變得曖昧起來。
張歆藝因為頭暈去往醫院掛急診,醫生直接開了止暈針的處方給她緩解症狀,卻意外觸怒了這個自嘲“病得跟孫子似的”藝人。她在微博裏先是調侃醫生的口音,又貼出了百度搜索出的有關止暈針的療效説明和副作用情況,聲稱自己的行為是“知識改變命運”,之後開始和那些支持醫生的網友互懟,認為“只聽説過歌頌白衣天使,沒聽説過歌頌急診病人的”,所以,病人作為絕對的弱勢,她覺得自己沒有受到良好的看護,甚至有可能遭到了無良醫生的胡亂治療,從她自己百度而得來的知識判斷,自己離最壞的結果一步之遙。
吃瓜羣眾們的態度比較分裂,有些人堅定地站在張歆藝這一邊,他們倒不是支持偶像,主要是因為代入了自己,覺得從她身上看出了作為弱勢者的病患面對醫院這個傲慢的權勢機構時的無奈,“擁有財富和名聲的明星姑且如此,自己又情何以堪”——這是這些人的潛台詞;而另一羣人則成為了醫生權益的維護人,他們覺得醫生的處方是根據病人情況、自己的知識儲備而做出的專業判斷,不可能是隨意而敷衍的,而明星用百度搜索來質詢醫生過於可笑和無知。
從本質上講,這就是一次在中國當下最司空見慣的醫患矛盾,而且還是最輕微的那一款,沒出人命,沒有任何後遺症,只是急診室中的一次連糾葛都稱不上的事後吐槽,只不過因為患者是明星,而導致了這場小小的糾紛被納入了放大效應。
如果張歆藝只是提及醫生的敷衍或者不負責任,可能還不會引發那麼大的爭議與波瀾,只是當她把由百度搜索出的所謂“醫學知識”奉為真理進行普及和為自己佐證的時候,才真的引爆了輿論。魏則西事件剛剛過去不久,殘忍一些講,是那位年輕人的死亡徹底戳破了“百度醫學知識”的真相,自那之後,百度方面對自己的做法進行整改,而公眾也被一場死亡進行了殘忍的“啓蒙”,很多人開始知道,百度這個搜索引擎查出的內容不能承擔起醫學判斷的功能,無論是尋找醫院還是進行自我診斷。這次張歆藝就醫事件中那些理性的聲音,不知道有多少是因為聲勢浩大的聲援魏則西運動才造成的結果,而看起來,無論有多少人的死亡作為代價也無論有過多麼聲勢浩大的警醒,都喚不醒另一羣頑固的人。總有人覺得醫生和醫院費盡心機要騙取每一個前來就醫的患者,在他們心裏,一方面,這些患者病痛在身,無力與醫生糾纏,同時又因為知識鴻溝巨大,也缺乏與醫生辯駁的籌碼。所以,自己一旦進入醫院,基本就淪為待宰羔羊。張歆藝的遭際幾乎就是鐵證。
張歆藝就醫掛的是急診號,誰都知道,急診是為了應急,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對症下藥解決最表面的問題,然後再評估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的系統治療。每個科室的醫生所給出的處方是根據臨牀經驗、習得知識、現場判斷等多方面而來的,只不過醫生沒有義務向一個急診病人闡述所有自己判斷的過程,但這不代表着給出的結果就是草率的。
明星在這個社會當中,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特權羣體——不是説他們擁有不受限的“權力”,而是説他們擁有更多的“權利”——他們通常會被無微不至的照顧,被眾星捧月地在意,任何場合任何時候,他們幾乎都處於一種被噓寒問暖的狀態中。倒不是説每個明星都以此為榮,只是,人們的習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明星會把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當成常態,當他們習慣了那一切,一旦因為某些特殊情況,而失去了周遭的庇護與在意,他們通常會把這種狀態當做一種怠慢。其實,他們只不過是回到了俗常的真實之中而已。
急診室其實最易於做到人人平等,這裏忙亂、危急,到此的人無論是什麼職業,身份都瞬間被歸零為“急症患者”,在正規醫院之中,在急診室不會有人有特權也不會有人被故意怠慢。如果真如張歆藝所言,有醫生對着正在經受煎熬的自己拍照,那是職業操守的缺失,需要付出代價,但如果不是這樣,其他的諸如醫生不準確的普通話,以及處方中的止暈針,沒有任何問題。那不應該成為被訕笑和嘲諷的內容。
有人在一條微博中調侃張歆藝,“希望大家都來百度看病,到醫院就説,你給我打什麼什麼藥。”張歆藝事後去查百度,羅列了自己查到的針劑療效和副作用,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思路,而這也是很多人的心態。他們把醫院當做餐廳,覺得看病猶如點菜。人們總是寧願相信那些信息源可疑但是語言直白,甚至誇大其詞的內容,也不願意去相信一個受過多年專業訓練,有醫師資格的大夫。有的人不敬蒼生敬鬼神,有的患者就是不敬醫生敬百度,這真的讓人沮喪。
我們得承認一個事實,在有些領域,信息永遠不會對稱。比如醫生和患者就是如此。作為大夫,不可能也沒有義務向每一個病人把所有疾病的機理、藥物的原理、手術的發展歷程等等都向患者講清楚,即便就算可以講解,患者其實仍然無法明白。我們只能建立一種最不差的制度去制約擁有醫學知識的人不太可能因為謀取不正當的私利而故意圖財害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把信任交付給醫生。如今,我們的信任系統是被嚴重扭曲的。我們不信任醫院,反而信任搜索引擎。其實,越是笑容可掬、賓至如歸的醫院,越是可疑。張歆藝得明白,自己去的不是整形醫院,不是自己搜索出一個完美的下巴圖片,指給醫生看,就要這個造型,醫生就點頭哈腰地滿足。去醫院就醫是一種特殊的消費行為,不是因為是自己出了錢,就把這個行為等同於買衣服或者其他類似的什麼,進而覺得自己是上帝。
不知道張歆藝現在是否想過,自己就醫之後,似乎恢復得不錯,既能不斷地發微博和網友互懟,又能在海邊玩耍説自己心情大好。這不是醫生妙手回春嗎?難道這是她根據搜索引擎查到的知識自我治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