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城
劉若英:Hey,在等我嗎?我回來了
前一段時間
你一定被劉若英這一條烏鎮廣告代言刷了屏。官方宣傳文案裏面這樣寫道,「我們很希望每一個來到烏鎮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跟奶茶一樣。故事有關於追逐夢想、關於邂逅愛情、關於獲得感悟、關於放下心結、關於天倫之樂、關於久別重逢、關於把酒言歡、關於十年一夢。」
我這一代的外地人大抵同我一樣,對烏鎮的最初印象和嚮往都來自電視劇《似水年華》。我09年來到上海,10年一個人去了烏鎮,東柵、西柵、南柵、北柵都走了一圈,以圓當初追劇之夢。或許是電視劇先入為主,總覺得烏鎮好適合談戀愛。
《似水年華》中文和英之間的愛情讓人動容,但我更偏愛「默默」這一角。默默年輕、美麗、聰慧、驕傲、執着、充滿活力。黃磊説「默默」本來是為周迅寫的,周迅沒檔期,張艾嘉就力推了李心潔。李心潔呈現的默默怎麼形容呢。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嫋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 。
默默喜歡在每天早上喝一杯米酒,以微醺的心態迎接每一天,「早上喝杯酒,一天都快樂;天天喝杯酒,一生都快樂!」
她喜歡文,總在找機會跟文呆在一起。那一雙會説話的大眼睛太迷人,她會在一邊假裝翻書,壓着眉偷看文;那軟軟糯糯的口齒,一聲「文哥」,作為觀眾的我都心生憐愛。周迅來演默默會更合適嗎?不覺得。就像有人抱憾舒淇當年未能接演「玉嬌龍」,幸而,李安用章子怡呈現了驚豔的《卧虎藏龍》。
劉若英因為《似水年華》,從此和烏鎮有了緊密的聯繫。她作為烏鎮的代言人,很合適,氣質相得益彰。劉若英説,「再次回來烏鎮,在下高速時,看見烏鎮的指示牌,突然就淚水決堤。」
黃磊跟烏鎮的關係,更加緊密。他的《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都有在烏鎮取景拍攝,之後自編自導自演《似水年華》,烏鎮對他來説像家。現在作為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之一,每年至少在烏鎮駐紮十來天。
李心潔呢?她有再回到烏鎮嗎?
去年烏鎮戲劇節,採訪黃磊的時候,黃磊説起他想和陳明昊做一齣戲,只在烏鎮戲劇節演。我當時心生一念,「有沒有可能,你和劉若英、李心潔三人同台演一齣戲呢?」或者「《似水年華》改編成話劇?只在烏鎮演。」
膽小,這一念終究沒問出口。今年烏鎮戲劇節,或許我會得到回答吧。不過,我並不只是因為對《似水年華》的美好留存而期待黃磊和劉若英、李心潔同台演戲,還因為李心潔的舞台演出確是很靈啊。她的電影作品有多精彩,不必多説了,影后獎接二連三。
李心潔18歲時被張艾嘉發掘出道,兩人的關係不止是亦師亦友,李心潔自己的完整歸納:是知己、閨密、經紀人、導演、師長。因為這層關係,李心潔順理成章接演了由張艾嘉編劇、林奕華導演的舞台劇《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飾演女主「寶貝」。
有觀眾看完之後發出這樣的感慨,「這不是最好的林奕華,但可能是最好的李心潔。」「只要她在舞台上,她就是最閃耀的那個。她和「寶貝」這個角色融為一體——柔弱又堅強、迷茫又執着。「寶貝」失明一段,以及她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數次讓人想落淚。」
「寶貝」直到最後才看到幸福,她經歷了諸多掙扎和失落,甚至是崩潰。「寶貝」又是一個愛幻想,對愛情多憧憬、相信直覺的女孩。
「為什麼我留不住幸福呢?」這是舞台上「寶貝」的一句獨白,李心潔説,「寶貝」是她第一次出演一個很貼近自己的角色——她終於有機會展示自己活潑的一面、迷糊的一面。而這個角色也是在演時下所有的女人,希望每個人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幸福。
李心潔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每次演戲都很投入,需要很長的時間抽離。《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在香港演出,3天演5場,最後一場演完,李心潔在後台淚流不止。她跟同事商量説能不能不出去謝幕,同事都説不行不行,觀眾都期待着你。於是謝幕時李心潔説了真心話,告訴大家「我在後台痛哭」。
之後有觀眾在她微博中留言,説看了這台演出之後,他的心被打開了,「寶貝」給了他很大的勇氣,讓他去追求他的幸福。
「表演者有時覺得孤獨,是因為覺得別人沒法理解你,一旦有了分享的感覺,你會馬上覺得很温暖。」
2011年,李心潔憑藉《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寶貝」一角,獲得壹戲劇大賞2011年度戲劇新人。
「李心潔一直都生活在她純粹自然的天地裏,這種狀態其實和電影媒體是有衝突的。電影不是’假’,只是不可否認的人工化。電影可以讓李心潔的表演,通過科技,更有徵服力地被投放在銀幕上。但是,一個不需要化妝、修圖就能讓人看見她的氣質的女演員,總是可以在舞台上回歸她最天然的一面。不是每一位女明星都放心在舞台上不設限地呈現自己,李心潔是個例外,因為她有一種被公認的美,叫做‘忠於自己’。」
這一段,是林奕華眼中的李心潔,我覺得很貼切。
李心潔不止是一個演員,她是一個藝術家。她熱愛創作,拍電影、唱歌,畫畫、寫書、拍照、設計衣服、寫劇本。説不定,某一天,你我會看到她的劇本投在大熒幕呢。
最後回到我心中的念想,希望能在烏鎮戲劇節見到李心潔。她來,是嘉賓也好,是演員也好,都好。她來增色的一抹亮,無可替代。
注:文中圖片和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編輯\空間戲劇.何瑜
空間戲劇,留個空間,給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