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挑”、“跑男”組團開啓新一季,但户外綜藝的“尷尬症”亟待良藥
隨着疫情的逐漸退散,不僅僅是普通人開始走出家門擁抱陽光,在熒屏上,一大波户外綜藝也正踏着初夏的微風出發。
5月10日晚,作為國產户外綜藝IP的《極限挑戰》第六季開播,雷佳音、岳雲鵬、王迅、賈乃亮、張藝興、迪麗熱巴、郭京飛和鄧倫組成的“極挑團”成員,兵分幾路完成市民在疫情期間的“願望”。除了《極限挑戰》外,作為浙江衞視門面級節目的《奔跑吧》第八季也即將回歸,前不久節目組官宣的一張新一季嘉賓的漫畫自畫像合影,更是引來了不少網友的圍觀。
但是,熱鬧的話題歸話題,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國產户外綜藝的處境已經十分尷尬,以《極限挑戰》和《奔跑吧》這兩檔國產户外綜藝的鼻祖為例,在經歷嘉賓換血、節目形式套路化等波折後,觀眾對於這些IP綜藝早已沒有太多的寬容,因為相比大量新生的網絡綜藝,户外競技類綜藝已經如同一個遲暮之人垂垂老矣。在業內人士看來,綜藝市場的殘酷性就在於此,“再‘長壽’的綜藝節目,都會因為觀眾的審美疲勞而被打壓甚至停播,觀眾口味越來越挑剔,這些節目想玩出新意太難太難……不過用幾檔節目的現狀,來預判一個綜藝類型的沒落也是不夠謹慎的,户外綜藝必然還有它的發展空間,只是需要製作方花費更多心思去挖掘。”
踏着陽光,“極挑”、“跑男”組團出發了
嚴格意義上説,中國的“綜藝大片時代”其實就是由户外綜藝開啓的。尤其是“跑男”、“極限挑戰”之後,各大平台也加大了開發和上馬户外綜藝的力度,不過經歷時間的沉澱,似乎也只有“跑男”、“極限挑戰”這樣的大流量IP成為了旗幟。
這不,陽光明媚的初夏來臨,熒幕上的户外綜藝角逐也拉開了帷幕。5月10日晚,《極限挑戰》第六季首先回歸,由雷佳音、岳雲鵬、王迅、賈乃亮、張藝興、迪麗熱巴、郭京飛和鄧倫組成的全新“極挑團”,在首期節目中化身為“心願大使”,成員們兵分幾路, 完成市民疫情期間的願望,實現大家想看“口罩下醫護人員的臉”的心願,致敬無私奉獻的醫護工作者們。
比如為了體會醫護人員身着防護服的“高温狀態”,雷佳音、賈乃亮、鄧倫坐在本就悶熱的火鍋桌旁,用巨大的布蓋在身上,形成封閉空間,模擬醫護人員身穿防護服的温度;另一組前往桑拿房的王迅、岳雲鵬、張藝興、迪麗熱巴,開始了三秒內“辨識照片”的任務。王迅將偶像名字説錯後,其他人也被照片中的人物打亂思路,無法立馬説出演員的真名,紛紛敗在角色名上。每一次的任務失敗,節目組都會將房間的温度調高,在一次次的升温中,成員們也真切體會到了醫護人員不能開空調、身穿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時大汗淋漓的艱辛。
不得不説,在全民抗疫的特殊階段,作為一檔國民綜藝,《極限挑戰》這一季的開篇還是很正能量的。另一檔同樣算是國民綜藝的《奔跑吧》,也將於5月15日開播,從此前節目組曝出的相關信息來看,新一季的《奔跑吧》不僅有了“搞笑擔當”沙溢和頂級流量蔡徐坤的加入,在節目預告當中,也透露了最新一季的遊戲環節,有泥潭大戰、手控打球等,不過卻偏偏沒有大家最期待的“撕名牌”環節,難道這一季“跑男”要丟棄自己標籤性遊戲?或許也只有等節目正式開播才見分曉。
嘉賓換血、內容套路,尷尬的“綜N代”難逃吐槽
縱使是綜藝類型的開創者,但一旦節目趨於套路化,尤其是第六季、第八季這樣的瓶頸期,都免不了被觀眾挑剔的問題,對於這些節目來説,如此“長壽”已經是一個奇蹟了,但在綜藝的賽道上,還是免不了被後起之秀超越。
作為户外綜藝的旗幟,《極限挑戰》的走紅,很大程度要歸功於老一代“極挑團”的觀眾緣:黃渤的高情商、黃磊的“老狐狸智商”、“顏王”孫紅雷的“臭美”、張藝興由“小綿羊”向“小狐狸”進化、王迅的“摳門”……這幾位個人風格鮮明的成員極大地助推了這檔國民綜藝的爆發,當然還有前幾季節目總導演嚴敏的出色調度,給了節目更好的故事內核。但隨着總導演嚴敏離開,老一代“極挑團”成員黃渤、孫紅雷、黃磊等人的離開,雖然新人的加盟給了團隊注入新鮮感,但成員之間的火花,始終沒有前幾季那麼絢麗了,由雷佳音、岳雲鵬、王迅、賈乃亮、張藝興、迪麗熱巴、郭京飛和鄧倫組成的全新“極挑團”成員裏,只剩下王迅和張藝興兩位“老人”,一種“物是人非”之感,成為觀眾最強烈的反應。另一端的《奔跑吧》,同樣遭遇成員大換血,鄧超、陳赫、王祖藍、鹿晗等“老跑男”離開,帶走的不僅僅有觀眾的喜愛,還有很多由原班人馬營造的氛圍。在新的“跑男成員”裏,沙溢和蔡徐坤是新面孔,他們肯定是無法取代鄧超等人的位置,但如果能夠給節目拓展新的團隊氛圍,自然也足夠給予觀眾好感度。
“撕名牌”是《奔跑吧》長期以來的保留項目,但在經歷過幾季節目之後,“撕名牌”能帶給觀眾的興奮點已經少之又少,當“撕名牌”有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節目組也不得不大幅度縮減其節目佔比;而《極限挑戰》之前最受推崇的成員之間在任務中的競爭和角逐,也在最近兩季大幅度降低,這也給觀眾很多的不適感。
資深綜藝策劃餘先生直言,早期的《奔跑吧》,“情節刺激緊張、製作本土化、嘉賓出彩是其強項,但如今的節目,成員默契不足,綜藝感不佳,尤其是節目套路化、模式化,劇本痕跡明顯,這些‘帽子’都成為這個熱門綜藝走下坡路的病症。”談及《極限挑戰》的發展,餘先生也坦言,可能最大的遺憾就是節目總導演嚴敏的離開。“一檔户外綜藝,表現力是嘉賓們在呈現,但節目的核心價值和能量,還是導演在把控,不是説現在的《極限挑戰》沒落了,它的一些遊戲設計還是有些心思的,但是新一季節目中,嘉賓之間的關係和火花,確實弱化了,有綜藝感的嘉賓難求,有整體節目把控力的幕後團隊更加難求。”
打破模式化,户外綜藝還在等待觸底反彈
在資深電視人叢源看來,在迷戀“大資本”和“高流量”的中國綜藝市場環境中,“綜藝開發的風險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尤其是户外綜藝,它的製作成本原本就高,在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下,老牌的户外綜藝要走得遠,真的非常艱難。”
叢源指出,大多數户外綜藝的通病在於一味追求競技感,拼陣容、拼速度。“在這樣的情況下,節目很難真正有效地輸出自己的價值,如果嘉賓陣容、明星話題上正好又缺乏賣點,那節目就會越來越尬。”
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自2011年開始,從“限娛令”到“限制劣跡藝人蔘加節目”,再到加重真人秀節目中的“素人比重,弱化明星色彩,注重星素結合”等,廣電總局一直不斷髮文調控“明星”主導的真人秀節目。“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也給很多户外綜藝帶來影響,所以時下的綜藝市場,很多的節目從遊戲的堆砌、競賽,逐漸上升到以劇情為中心,並且要傳播温暖、正能量……這些綜藝節目的改頭換面,也不失為一種對策,綜藝的形式只是外在,更多的要轉移到內涵。”
“打破傳統的模式化,才是老牌綜藝可以持久的內部動力。”叢源總結説,如果户外綜藝能帶給觀眾親切感,在藉此製造笑點,其實更加親和觀眾,“這需要節目組真正站在觀眾的角度出發,不再依賴一些所謂的劇本和套路來做節目,而是讓觀眾主動走入節目組所營造的世界。綜藝節目還是應該給觀眾留下某些意義的內容,並且能夠觸動大家的內心,這才是最好的。”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