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離世二十週年 想起她我們仍舊熱淚盈眶
20年前,8月31日
在巴黎的戴安娜王妃疑因狗仔隊追拍
殞命於一輛黑色奔馳
幾乎整整一年前
戴安娜與查爾斯解除婚約
戴安娜獲准保留“威爾士王妃”頭銜
當她終於能開始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時
卻天降橫禍
所以也不能怪那麼多人
懷疑是王室下的毒手
一週後的9月6日
戴妃葬禮於白金漢宮前舉行
戴安娜弟弟致悼詞
催人淚下:
她在世時
是大小媒體和狗仔隊競相追逐的對象
她去世後
人們對她的純真和善舉仍念念不忘
她是王妃
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紀錄片
[我們的母親,戴安娜]
便以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視角
回憶陪伴他們童年的“母親戴安娜”
而不僅僅是“王妃戴安娜”
▼
真實是紀錄片的第一要義,[我們的母親,戴安娜]在這點上是比較成功的。倘若你在看片前對戴妃並不十分了解,那這部紀錄片至少能讓你對她的一生有個大致輪廓的勾畫。
與[戴安娜:她的自述]等戴妃紀錄片不同,[我們的母親,戴安娜]並沒有以那場“世紀婚禮”或她在巴黎香消玉殞的新聞播報作為開場。既然強調的是“我們的母親”,片子一上來就是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兄弟二人一起翻看着母親的照片。
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出,威廉王子已經追隨父親的腳步光榮謝頂,本以為哈里王子能夠倖免,沒想到現在也跟上了哥哥的節奏。
想當年威廉王子剛剛出生,有記者竟問:
現在來看,這位記者的提問簡直成了一個梗,而查爾斯的回答也堪稱神預言:髮色之後可能會變。的確已變,沒那麼金黃,有點偏棕色了。
而即將謝頂的哈里王子,倒是因此洗脱了這麼多年圍繞在自己身上的“真爹究竟是誰”的尷尬。因為他和戴妃曾經的情人——英國陸軍上校詹姆斯·休伊特,真的是越長越像:
▲哈里王子和詹姆斯·休伊特
他們都長着一頭淡紅色頭髮,而且都有相同的長臉,外界開始盛傳他的“正牌爹”其實是休伊特。
1998年夏天,查爾斯決定和哈里王子談一次,而且那也是哈里一生中面臨的最困難時刻之一。查爾斯告訴哈里不要相信這些謠傳,休伊特和他的出生沒有任何關係,自己才是他如假包換的親生父親(想想這談話場面就莫名喜感)。
這下好了,哈里王子也開始掉頭髮了,大家該不會有什麼疑問了吧!
曾經,他們都是咿呀學語的孩子,甚至還在媽媽肚子裏;現在他們已經長大成人,成為真正的紳士。多希望戴安娜能看到她兩個孩子現在的樣子。
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那場世紀婚禮,“戴安娜第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想象”,她的美貌和優雅征服了所有人,這是的的確確現實版的童話故事。
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們,這是一段早有隱憂的婚姻。查爾斯一直沒能忘記大他三歲的舊情人卡米拉,戴安娜後來説:“三個人的婚姻太擁擠。”
這段感情最初,戴安娜是愛查爾斯的,奈何查爾斯始終未能全情投入,更何況,他們的確不在一個頻道。
查爾斯喜靜,作為劍橋大學畢業生,對他來説沒有什麼比坐下來安安靜靜讀一本哲學或歷史書籍更享受的事;或者他可以坐在河岸垂釣一整天,專等魚兒上鈎。
戴安娜好動,她嫁給查爾斯的時候只是個剛滿20歲的愛玩的小女生,從未傾心過任何別的男人,對愛情充滿幻想;查爾斯的背叛與漠視,無疑對她是巨大打擊。
▲童年戴安娜
為引起查爾斯注意,她甚至在肚子裏懷着威廉王子時,故意摔下樓梯,這嚇壞了女王。王室後來説起這件事,也是無奈表態:“She is a silly girl.(她是個傻女孩)”
傷透了心的戴安娜將注意力轉移至慈善事業,本身就極受民眾歡迎的她,以天然的親和力征服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帶去温暖、給予精神力量。
關注流浪羣體:
上世紀80年代艾滋病開始肆虐,人人自危、歧視嚴重,戴安娜勇敢握了一位感染者的手:
現在人們回想起來還會説:
“她做的那次肢體接觸影響力巨大,她用一次握手打碎了人們所有的恐懼。”
在兒子威廉的建議下,她還拍賣掉不少自己衣櫥中的裙子,籌集到數百萬美元用於艾滋病和癌症的慈善項目。
而她最勇敢的行動,莫過於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走過一段地雷區,當然前提是那條路已經排雷。那是她去世三週前,在波斯尼亞。
戴安娜拜訪波斯尼亞後三個月,一項宣佈地雷違法的國際公約最終簽署,這或許是她最大的成就,可惜她卻無法得見。她不是政治人物,她做這一切僅僅是出自對弱勢羣體的愛。
小時候被地雷炸掉一條腿、當年曾見過戴安娜的孩子,如今回憶起戴安娜,想起她留下的遺產,不由紅了眼眶:
如果説戴安娜王妃是一個墜落凡間的天使,那麼她對慈善事業的貢獻則真正為她身上的天使光環加冕。
▼
[我們的母親,戴安娜]
選擇了戴安娜的一個側面
她留給世界
最純真、最善良、最美好
的一個側面
一個母親身份的側面
而婚姻中的戴安娜是不幸的,在另一部紀錄片[戴安娜:她的自述]裏有更詳細的爆料。不過要注意,此片有兩個版本:113分鐘美國版為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出品;英國版則由第四頻道(Channel 4)製作,時長83分鐘。兩個版本所用音像資料也不盡相同。
在她離世20週年之際,各種紀念文章、紀錄片湧現至公眾面前,人們從多個角度懷念她,無論是痛斥王室冷漠、狂罵王子渣男,還是傳承戴妃遺志、回溯佳人一生,這些無不是在惋惜一朵花竟於最美的時刻凋謝,畢竟她離世時不過36歲。
王室謀殺?也許吧,但斯人已逝,命運如此,現在追究已沒有任何意義。
▼
2013年,娜奧米·沃茨
主演了傳記電影[戴安娜]
但口碑慘撲
▲IMDb5.5,豆瓣6.0
此片劇本平庸、剪輯突兀
技術水準不過關都是問題
可更多人詬病的點是
影片中的戴安娜不符合
他們心目中戴妃的樣子
[戴安娜]選取了戴妃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她愛上了一位心臟外科醫生哈斯那特·汗(Dr. Hasnat Kahn)——一個巴基斯坦裔穆斯林,他們從1995年開始了一段長達兩年的不為人知的婚外情。
有人無法接受:“導演你確定觀眾願意看見金髮美女和一個胸毛髮達體型偏胖的穆斯林睡在一起嗎?”
不管這畫風有沒有讓你覺得一股咖喱味兒撲面而來,但至少電影試圖重現一個戀愛中的戴妃,這與母親、慈善一樣,“熱戀少女”同樣是她的一個面向。未能在查爾斯那裏獲得慰藉的戴安娜,為何就不能在外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
▲她只是一個天真的對愛情充滿嚮往的女孩
人們願意將戴妃看作真善美的化身、願意把對這個世界的美好想象寄託在她身上,甚至恨不得她是禁慾主義。這是人類“聖母崇拜”的天性,無可厚非。
▲娜奧米·沃茨造型扮相與戴安娜的確有幾分相似
但若試圖瞭解一個真實的戴安娜,恐怕更需要撕破華麗的表象、拋棄一廂情願的想象,把她當作普通人來審視。[戴安娜]和[我們的母親,戴安娜]也許不夠完美,可它們都在這方面做出了嘗試。
我們期待有一天,或許是戴妃離世30週年、40週年,能有一部真正打動人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呈現戴安娜一生的電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