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我們15個》官方網站】

  藝人?劉洛汐頂多算網紅,離演技派還遠着呢

  對於這檔號稱沒有劇本、不做任務的真人秀來説,《我們15個》的選人環節變得至關重要,它決定着節目的未來走向。據節目組導演餘哲介紹,整個報名過程共收到13萬份簡歷,30位工作人員經過半年多的甄選才確定出最終的15位首發居民。這15個人涵蓋了不同年齡、不同背景、性格迥異,完全就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

  從13萬到15個 導演組選人像扒皮

  隨着節目的開播,選手們的經歷也被網友一一扒出:“心機姐”劉洛汐參加過湖南台的《星姐》選美、大廚鄭虎錄製過央視《星光大道》、台灣辣媽張婷媗還當過《康熙來了》的嘉賓……這些證據確鑿的演藝經歷,着實讓網友感到疑惑,“不是説素人節目麼?為啥組隊來了半打藝人?”

  對此,餘哲導演告訴記者,在浩瀚如海的報名簡歷中,小有名氣的演員、歌星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劉洛汐、鄭虎這些人頂多算是個“網紅”。“他們在現實社會中都有各自的工作,並不以演藝事業為生。比如劉洛汐是服裝店老闆,鄭虎是酒店經理,張婷媗是健身教練,他們離職業藝人還差得很遠,頂多是有過綜藝節目的錄製經驗。”而節目組之所以將最終目標鎖定在這15個人身上,經歷過程的複雜程度難以想象。

  2000多名選手在六個城市進行首輪面試

  每一個居民的入圍都可以説是過五關斬六將。導演組首先從13萬份報名簡歷中篩選出2000多位候選人進入面試環節。首輪面試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瀋陽6個城市展開,經過這輪篩選之後,只有不到200人進入到二輪的深度面試。更加嚴格的是第三輪面試,導演組啓用了背景調查、體能測試、遊戲測試等多維度考核方式,力求全面、立體地瞭解選手信息。

  能順利經過三輪面試的備選者,最後只剩下幾十人。這時導演組便開始有意識地考慮選手的配型問題。首先是年齡的判斷,即這些人中,需要有50後至90後的各個年齡層;其次是職業背景,工農商得齊全;再次是文化背景和性格,高知要有,草根也不能缺。

  “只有這樣,你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團體。”這也是《我們15個》之所以是15個而不是16個或20個的原因:“這個數字是人類學和社會學專家經過一系列實際調研,作出的科學判斷。15個人,是構成社會形態和社會層面的最小單位。”餘哲説道。

  在這種嚴苛篩選下,選人導演組的30多個導演基本是不分晝夜地工作了半年時間。他們常常自我調侃:“選人就像扒皮,扒了一層又一層,感覺以後永遠都不想面試了。”即便如此,導演間對選手的去留還是會有意見分歧。“大家對居民的認知不同,互相間拍桌子瞪眼也是家常便飯。”最終,在導演組激烈的討論和反覆的比較搭配後,才有了你們看到的15位首發居民。

  選人三大法寶:動機 個性 技能

  那麼問題來了,在如此繁複艱難的選人道路上,有沒有雷打不動的規則?

  “居民進入平頂,意在暫時告別現實生活的種種,在有限的條件下去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這是《我們15個》的立意,也是居民踏上平頂必須要有的動機。導演組對於選手動機的嚴格把控,也讓不少有看點的報名者因“動機不純”與節目失之交臂。

  據導演組透露,在海選過程中,有某省級衞視女主持報名,她形象出眾,但技能平平。在問她參加節目的初衷時,她坦言:“我做主持這麼多年,身邊的人通過各種正常不正常的途徑都火了,所以我也想搏一次,哪怕只參加一兩個月也行。”毫無疑問,她被導演組直接PASS。還有更離譜的,一個身家千萬的商人在被節目組婉拒後仍不願放棄,他大呼“為什麼不選我,我有錢啊,我可以給你們節目投資、贊助……”——“對於這種選手,還是及早拒絕為好。”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過關選手還要進行800多道題的心理測試

  過了動機這關,還要考察選手的個性。尤其是在不含表演性質的《我們15個》中,居民間的性格差異將是推動節目故事線的重要因素。“15個性格迥異的人,能夠形成互補,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也會不同”,騰訊視頻綜藝部總經理兼騰訊視頻總製片人馬延琨説,“不光是這個節目,任何一個團體的發展,都需要其成員保有相對獨立的個性。想象一下如果把馬雲、李彥宏、張朝陽這些類似的創業者放在一家公司做事,他們的結果會怎麼樣?”在同一個動機下,15個人實現它的方式不同,才會有矛盾衝突,觀眾才會愛看。“比如劉洛汐,她就是典型的直性子,還有點兒情緒化,任何情緒到她那,都會放大,變得有戲劇性;再比如譚利敏,她可能就是個比較難搞的老太太,但她年紀最大,就做一個鎮場子的又能怎樣?”馬延琨開玩笑地説。

  最後需要評估的,就是選手的技能了。居民要在平頂生活,必然要具備各種生存技能。“種地的、做手工的、搞銷售的、做外聯的,這些都要有,這並不是胡亂搭配的。”馬延琨説:“在15個人形成的小社會里,農業、商業、養殖、建設,這些標配都會一一考慮到,因為他們要在平頂生活一年,不會只侷限在‘生存’兩個字上。隨着平頂的發展,他們的技能都會一一施展。”而隨着節目播出,這些考慮也得以印證:劉富華開墾的農田長勢喜人,韋澤華打磨的手鐲銷路很好,而辣媽張婷媗也發揮她健身教練的特長,開始對外招生了。

  一個月折損6名大將 補位居民依舊精挑細選

  《我們15個》播出至今已經一個多月,除了被正常淘汰出局的劉洛汐外,郭道暉、孫銘、劉富華、聶江偉、劉希五人也因為特殊原因先後離開平頂。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補位的居民卻只有韋澤華、張傑兩人,直到最近,魏敏和高峯才陸續進入。嚴重倒掛讓網友倍感着急,甚至調侃:“這節目不應該叫‘我們15個’,應該叫‘我們不到15個’或者‘我們十來個’。”如此緩慢的補人速度,難道是出現了選手荒?

  “花姐”魏敏上山,裝了滿滿一箱種子

  當然不是。“對於補位人員的選擇,導演組會更加謹慎,不能因為應急就匆忙拉人進去。通常是離開什麼類型的人,就用相應類型的人補充進去。”因此補位過程看似緩慢,實則是在求精。回看8月補進的兩位居民張傑和魏敏,前者34歲兼具農業技能和商業技能,後者51歲愛花如命,誓要把平頂變成花的海洋。

  開掛?如果真想放水,第一個月全進農民就好

  除了對居民身份的質疑,很大一部分網友的糾結點在於,“節目放水嚴重”、“時不時就開次外掛”。比如經常對平頂建設提供意見的賣菜大姐、超市老闆;主動請纓到平頂參觀的農業專家樓博士;甚至連韋澤華初入平頂帶來的火腿,也引發了網友吐槽:“這還談什麼生存,以後每次新人都帶一隻火腿進來,這一年也夠吃了!”

  生活體驗不是生存挑戰平頂並非與世隔絕

  對此,馬延琨給出的回應是:“這檔節目是生活節目而不是生存節目,網友需要對節目的性質有正確的認知。”

  “平頂生活的初期階段必須先解決居民的生存問題,但這只是節目進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野外生存並不是全部。”在導演組的預估中,一年的平頂生活,居民將經歷三個階段:生存期——發展期——壯大期。“簡單來説,節目演示的將是一個濃縮版的社會進程,是一場生活試驗。”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目前,平頂居民通過製作手工藝品換取生活物資,竹製餐具、皮具、手鍊、手鐲都銷售火爆

  既然是生活,跟外界的聯繫自然必不可少。除了醫療、心理諮詢等外部保障,節目組最初還給了居民兩個外界的電話號碼,以便他們向外擴展商業活動。馬延琨笑稱:“實際上我們已經很殘忍了,國外的同類型節目,往往都會給居民一整本的黃頁,隨便他們聯絡誰。”

  “我們希望居民通過這兩個初始號碼發散人脈,逐步建立平頂和外界的商業聯繫。同時,這也體現了節目組對信息的限制,不希望居民獲知外界對他們的評價,進而改變自己。”因此,當居民孫銘因為違規外出並無意間聽到自己的排名情況時,節目組立刻介入,並將其淘汰,“真實、有規矩,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頂級外掛”其實是平頂鐵粉

  “我們並不是要看他們餓死,每一個平頂居民都要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自己思考生存和發展的辦法。有時候適當地提醒一下,其實算不上‘外掛’。”比如,7月初韋澤華進入時,正值平頂物資嚴重不足,他就帶了一大根火腿進入,結果大受歡迎。然而到了月底,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張傑想帶入臘肉,編劇組便側面建議可以用箱子裝其他更需要的物資。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高知粉絲樓博士被網友評價“帥過陳道明”

  至於“頂級外掛”樓博士的出現,更是網友想太多了。作為浙江農林大學的一名教授,樓博士是《我們15個》的資深粉絲,他常常在家盯着直播一看就是幾小時。為居民解決農業生產難題的念頭,一天天在他心裏滋長。7月下旬,樓博士寫信給節目組希望能讓他上平頂幫助居民,經過節目組的反覆確認,才最終獲准。對於“外掛”這一頭銜,樓博士真是大感冤枉。

  “如果真想放水,我們在選人環節就可以做了。第一個月要生存,那15個人全進農民好了,你帶種子,我帶化肥,他帶農具,一個月下來基本大豐收了!” 馬延琨説,“但如果平頂真是這麼欣欣向榮,估計觀眾三天也就看膩了。”

  劇本?對不起,這個方案我們沒有準備

  真人秀有劇本,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尤其是如今熒屏上大部分綜藝節目,來來回回起承轉合,設計痕跡過於明顯。也正是因此,主打素人真人秀的《我們15個》也沒能逃脱被質疑的命運。第一個月中節目裏最大的兩個看點“平頂之戀”和淘汰日“四居民退賽”,看起來那麼狗血那麼天衣無縫,讓網友大呼“將編劇上交國家。”然而,事實證明,《我們15個》不光沒演,還因為它太措手不及的劇情讓節目組全體崩潰。

  劉洛汐爆冷淘汰 平頂內外集體崩潰

  最能體現《我們15個》不可控性的一天,是7月22日。按照節目規則,進入危險區的劉富華、譚利敏和劉洛汐三人要面臨淘汰選舉。而這一票決定權,來自新進居民陳憲一。

  根據節目組的預判,此次淘汰最有可能出局的是年紀最大的譚利敏。負責後方運營的小M同學對此感到很發愁,“我們要提前準備好淘汰者的推廣稿件,譚利敏的可能性很大。但她平時在節目中的亮點很少,我找了兩天兩夜,連她睡覺打呼的視頻都用上了。如果是劉富華被淘汰,素材可能還會多些。”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淘汰日,劉洛汐出局讓平頂內外集體崩潰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平頂第一個被淘汰的居然是人氣頗高的劉洛汐!當陳憲一宣佈結果的那一剎那,平頂內外同時炸鍋。與劉洛汐交好的韋澤華、丘子健、易秋和劉志軒瞬間爆炸,指責陳憲一判斷失誤,鬧着要一起退出。而在平頂之外負責運營報道的同學則齊刷刷地爆了粗口:“MD,我們準備了譚利敏、準備了劉富華,就是沒準備劉洛汐,還讓人活不活啦?”

  之後,節目組導演迅速啓動應急措施,向情緒失控的韋澤華等人重申節目規則,想離開平頂,必須經過24小時冷卻期。而運營的同事則把之前的預案全部推倒重來,情急之下他們推出了一個簡單的H5頁面,上面寫着:“對不起,這個H5我們沒準備好!”

  當晚,關注《我們15個》的媒體人士紛紛發朋友圈表示“太意外,太真實”。節目的運營負責人陳柱也不無自豪地寫道:“真實和不可控,這就是真人秀的魅力所在,這一晚是真人秀的一個分水嶺。”

  編劇“輕鬆”多了 只做預判不寫劇情

  由劉洛汐意外被淘汰,劉富華、聶江偉等人氣居民相繼退出可以看出,編劇基本無法干預節目的進程發展。當居民進入平頂後,一切便成定局,不能輕易更改。

  餘哲透露,在節目開播後,編劇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場記記錄的每日看點,預判第二天的劇情走向,提醒導播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編劇在當天的日報中,看到居民和超市老闆聯繫採購,那麼在第二天,他就要提醒導播注意捕捉老闆送貨的畫面……和其他真人秀節目編劇需要制定大量的遊戲環節、設計劇情主線相比,平頂編劇的工作量,似乎真是“輕鬆”不少。然而日子真能如此幸福美好?“當然不是,他們還要每天繼續找人,為平頂輸送新鮮血液做好準備。”

  對於平頂編劇來説,節目的真實有時也拉低了他們的存在感。遇上居民談戀愛或者發生衝突,他們也只能看着乾瞪眼。這不是無能,而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導播切畫面並非本意 網友賜名“江天平”

  熟悉節目的網友肯定都有體會,每到平頂發生矛盾、衝突等戲劇化情節時,導播就會適時地把畫面切掉,取而代之的是江水、天空、平頂、牛棚等安全畫面。網友邊看直播邊調侃,甚至給導播起了個集體名字——“江天平”,於是乎直播彈幕上噓聲一片:“今天的導播是江天平嗎?江天平你的小手又犯賤了吧!”

  而實際上“江天平”們實在是無辜,他們所有切畫面的舉動,都跟內容審核有關。馬延琨介紹説:“這個節目每天有上百萬觀眾在看,好多東西是不能傳達的。比如肢體衝突你不能播吧,爆粗口、開黃腔、走光你也不能播吧,有時候他們討論的內容還涉及政治話題,這更是敏感中的敏感了。”

  為了防止觸電,導播在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

  對於前方導播室的辛苦,工作人員也是一言難盡。一天24小時,上百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分三個班次輪流值班,每人要死死盯着直播畫面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做夢都會夢見居民在吃飯、在種菜、在吵架,時間長了都有點精神衰弱。”一個前方導播如是説,“最要命的是下雨天,平頂地處沿海,陰雨天氣頻繁,導播中控室全都是電路,很可能你切一次畫面就要了小命。”為此,節目組特意準備了“避雷手套”,手套前端塗着厚厚的藍色絕緣層,雖然避雷效果100%,“但每次實際操作,外面電閃雷鳴,還是有點怕。”

  當然,導播們的工作也不全是這麼了無生趣,在切畫面的同時,他們偶爾也會“苦中作樂”,時不時地開啓“鬼畜模式”,不停切換中景近景“炫技”,網友在屏幕前看得眼花繚亂但又被逗得挺開心,彈幕齊呼:“江天平,你今天太可愛啦!”

  退出居民在幹嘛?老劉心繫平頂老鬼不願再提

  一個多月過去了,平頂生活還在繼續,而相繼離開平頂的幾位居民,有的迴歸到原本生活,有的找到了新方向,當然也有人離開節目後排斥再談這段過往。

  老劉不捨平頂 劉洛汐隔空示愛韋澤華

  7月23日,居民劉富華與易秋髮生肢體衝突,被節目組帶走調解,隨繼被“判罰”出局。第二日晚,他重返平頂向居民告別,“走到門口敲鐘的時候我哭了,我看見自己親手開墾的那片土地,後悔,後悔自己太沖動。”回到現實生活中,老劉每每談起平頂的兄弟姐妹們,總是透出不捨:“我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好好的,到他們走出平頂那一天,都是光榮的。”

  因為實幹、直率的個性,老劉成了很多90後心中的偶像,也是人氣最旺的平頂居民,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些小孩為啥喜歡我”。離開平頂後,有其他節目組向他發起邀約,但都被他一一婉拒。談起未來,劉富華表述得簡單實在:“繼續開我的吊車,照顧好老婆孩子。”

  韋澤華生日,劉洛汐在山下為其製作蛋糕

  而另一位平頂紅人劉洛汐,則將那段尚未開始的“平頂之戀”延續到了現實生活。除了在彈幕上公開示愛外,她還在韋澤華生日當天,向平頂寄送禮物。劉洛汐跟騰訊記者説,現在的她不愛跟別人説話,不愛化妝,也不愛奢侈品了。只是每天看着直播中的韋澤華,想着“如果我在的話,肯定可以並肩做很多事”,她一邊説一邊抹起了眼淚。關於未來,劉洛汐受韋澤華潛移默化的影響,打算關掉一家服裝店,給自己減減壓,然後等着韋澤華走出平頂,“我就跟他去上海,給別人打工。”

  孫銘揹包遠行 老鬼拒談平頂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離開平頂的孫銘選擇揹包遠行

  從孫銘的微信朋友圈中,記者發現他半個月前就背起揹包,踏上遠行之路,他先後走過赤峯、呼倫貝爾、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烏海、銀川、成都等地,“下一站,黑竹溝死亡之谷,距離我們還有50公里……”孫銘在朋友圈裏分享着自己徒步旅行的點滴。

  至於平頂的第一任領導者聶江偉,在退出節目後就再無音訊,記者幾次致電採訪均未果。最後得到的短信答覆是:“退出後,我就沒再關注了,有事等我從外地出差回來再説吧。”

  除了平頂居民,那些“局外人”也紅了

  一檔節目的火爆,總能帶紅一批“衍生品”。據官方統計,《我們15個》自開播以來,以平均每分鐘232條彈幕的頻率吸引着廣大網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觀眾累積發送了1000萬條評論,如果以平均每條彈幕15個字來計算,總字數相當於246本《紅樓夢》。這本“鉅著”的主角除了15個居民,還有超市老闆、賣菜大姐、農學博士、奶牛哥等,連負責運營彈幕的主持人小耳朵也成了網友心中的女神。

  沈老闆號稱平頂CEO賣菜大姐上新聞求修照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沈老闆的大金鍊子是其標誌性配飾

  超市沈老闆可謂是《我們15個》的搶鏡王,每次他戴着標誌性的大金鍊子出現在平頂之上,總是引起網友圍觀。隨着平頂商業模式的逐步建立,江老闆成了平頂“首席運營官”。他為平頂居民帶來各種商業信息,如:“你們的手鐲又有人預定了,這次收到了多少貨款,我建議你們做點手串或者別的來賣……”

  沈老闆和平頂居民的信任關係,也不是一天練成的。在合作早期,雙方也出現過摩擦。在前方節目組的同事中流傳着這樣一個段子:有工作人員給沈老闆發微信問:“老闆,平頂的供給不足了,您今天會上山嗎?”沈老闆回覆到:“MD,他們昨天背地裏説我壞話,不去了,餓他們幾天!”雖然嘴上這麼説,但下午沈老闆還是忍不住去了,“每天看直播,日日對着這些人有感情了。這就叫不打不相識吧。”如今,沈老闆依舊整日為平頂居民的訂單忙碌着,平頂的發展,裏面有他不少功勞。

  另外,平頂山下的菜販趙大姐,也是網友們的老熟人。某天上山送菜,趙大姐因菜價問題與居民譚利敏發生爭吵,這一幕被記者寫進了每日新聞。大姐看到新聞居然認真起來,找到節目組的人説:“你們寫新聞也就算了,我的照片居然也不修一下,顯得那麼老!”

  主持人小耳朵萌萌噠網友彈幕約相親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小耳朵因為長期加班,臉上長了好多痘痘

  在《我們15個》的網友心中,小耳朵是個女神般的存在。從6月23日節目開播那天起,她每天都要花費至少12小時,來引導網友做彈幕互動,賣萌耍寶,語言俏皮,贏得不少關注。

  8月5日,是居民韋澤華的生日,小耳朵特意為他錄了一首英文歌當做禮物。初次亮嗓便吸睛無數,有網友留言:“這歌聲一聽就知道是大美女啊!”更有網友直接獻花求愛:“小耳朵我要跟你約會!”、“小耳朵在哪,我們相親吧。”

  作為《我們15個》一名普通運營編輯,小耳朵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走到她的工位,你能看到桌上的兩樣必備品:蘆薈膠囊(抗輻射)和眼藥水(緩解疲勞)。小耳朵説,一開始她看見網友不好的評論,心裏也會難受,但隨着節目播出,和網友互動越來越多,這種長時間的陪伴反而讓她覺得快樂。她現在最怕的,就是節目播滿一年後,要和平頂居民們分開,“一想到那個情境,心裏真是會莫名難過。”

  總結陳詞:

  《我們15個》作為一檔“大型生活實驗”真人秀,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賺取了多少眼球,贏得了多少讚譽,而是通過這種新的嘗試和探索,讓網友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捕捉到自己的影子,從而進行自我反思。

  真實、不掩藏,是它最大的特點,也是迴歸本真之後,做人的基本準則。平頂上是這樣,平頂之外,你我之間,也應當是這樣。

  主筆&nbsp:潘俊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609 字。

轉載請註明: 貴圈:揭秘《我們15個》那些你不知道的內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