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新聞:寧波張先生公司招聘文員,面試時孫小姐強調自己並沒有結婚,短期也不打算結婚。孫小姐隨後就跟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才入職三天,孫小姐就告訴主管自己懷孕了,公司照樣給其發工資,繳納社保,並派人在其產後去探望。
產假一結束,孫小姐就打電話來説辭職不幹了。張先生委屈的説:我們公司女員工多,對孕期女職工也是照顧有加。一年多時間裏,她幾乎沒有為公司創造勞動價值,單位卻要照發工資、照交社保。
話題新聞二:一名優秀的北大女生寫了一篇1.7萬字的長文求職長文,表面講述的是校招心得,實際上講述的刻骨愛情。該女生與男朋友為了不畢業就分手,直接選擇了男友去那自己跟到那,起初放棄了深圳騰訊的工作,只因男友在杭州網易,就在杭州找了個最不喜歡的銀行工作上班,最終選擇賠錢辭職去了網易。
▼
在這看似完美結局的背後,我只看到了一個直男的自私,以及該女生在找工作不順利時,男友那句:我可能要放棄你了。説白了,如果女生不能在杭州工作,他男友一定會放棄她。校園戀人從來是沒法同甘共苦,除非彼此勢均力敵。這北大女生足夠優秀,保住了自己的愛情。
那位入職就懷孕的孫小姐,並沒有北大女生那麼有能力,她入職前就欺騙了用人單位,為了穩定社保和一年多的工資,她選擇了讓女性自己都鄙視的方式去欺騙用人單位。
看似她贏了,她賺取了自己的生產費用,而實際上孫小姐有可能進求職的黑名單,因為她誠信檔案出問題了。當然如果她選擇生完孩子就做全職媽媽,那麼她的人生也只能那樣了。
不管一個女生大學畢業選擇跟男友一起奮鬥,做男友忠實的小粉絲。還是大學畢業就找個單位帶着生完孩子就跟單位説再見,在某個時候都展示出了一個女人在感情面前的深情和長情,以及對用人單位的自私和薄涼。
對於男人來説:事業、名利、地位才是一生追求的核心,愛情婚姻其實是成功後的附加值,他們真的不會把這些看得太重要。
一個男生選擇早婚,是因為他可以和另一個女生一起奮鬥,緩解身心以及經濟壓力。當一個男人功成名就是,他是真的不會在乎身邊女人是誰,找誰做妻子都是自己心情的選擇。
▼
而一個女生一生都在在乎,談戀愛的那個人,覺得擇一城終老,和一人相守到老就是人生,就是最美好的愛情。
人生挺漫長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數太大,於愛情婚姻友誼都如此,如果女生不能從身心上解決自己對所愛人情感上的依賴,一門心思的覺得愛的人就是自己的天空,有一天天空倒了怎麼辦?
曾經認識一個妹子,她與男朋友是高中同學,考大學的時候,男朋友考上了,她沒考上,她還覺得很高興。男友家裏比較窮,她打工4年支付男友學費,後來男友大學畢業去了軍隊,兩人結婚了,幾年後她的老公成了軍官,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她以為這就是她想要的幸福。直到有一天,他老公跟她吵架,説:你不就是一個生孩子的女人嗎?還生的是個女兒。她整個人都崩潰了。
她對我説:她第一次發現,自己愛了10年的男人這麼陌生。雖然她表面依然在秀恩愛,背地裏就開始借錢籌劃買房,房子寫的是母親的名字。她説她省吃儉用一點,防止哪天婚姻意外了。
也許妹子們在談戀愛的時候,是真的可以為愛情,為了心愛的男人不愛事業,不要尊嚴和節操的。但真的進入婚姻生活,你會發現愛情與婚姻兩回事。
男人永遠是那麼理智,即使他很愛你,對不起他更愛自己的事業和前途。這世界上,男人最在乎的就是事業和前途,這代表他能夠獲取更多的女人青睞。
就像北大那個女孩寫的那樣,她與男友戀愛兩年,她在找工作最困難的時候,男朋友那句:對不起,我可能要放棄你了。
她傷心難過的挽回了男友的憐憫,其實這何嘗不是對感情的不夠自信。雖然最後她與男友都去了網易,當她真的結婚生子以後,會不會有遺憾,也許那就是她要的愛情。
▼
但人是會變的。我相信寧波哪位隱孕的孫小姐,一定有迫不得已的壓力,不然她不會如此丟職業女性的臉!一個入職三天就懷孕,然後讓公司養了一年無任何貢獻的女員工,我相信任何私企老闆都不會喜歡這樣的人。
我姑且説孫小姐是為了節約生孩子的費用,給老公省錢,為了他們小家庭,黑了公司這個大家庭。但孫小姐的行為,會讓更多的女性找工作困難。
不是私企不願意招女員工,是女員工更需要跟公司證明你存在的價值,更的對得起你那份薪水。職場只講貢獻不講感情,職場不分男女,雖然女性有各種產假各種,坦白説私人企業,養不起閒人。很多老闆都不知道公司明天還在不在。
女人對愛情和婚姻的犧牲為何總大於男人,男人好好工作賺錢就好。而女人卻要犧牲自己的事業,身材,以及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照顧孩子和老公,搞不好還沒有回報,還得擔憂自己是不是沒有吸引力。
説真的。一個女人如果不懂得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活着,她註定會活的不快樂。我們這個社會一再説,女人要怎麼怎麼。
唯一一點,就是忘記告訴女人:不要把感情看得太重,你看得越重,傷的越深。當你有能力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不要因為你身邊愛的那個人而放棄了。真正愛你的人一定願意和你一起做夢,而不是你滿世界跟他走。
太愛一個人,最終受傷的是自己。真正的愛情和婚姻,從來是自己給自己養料,彼此給彼此時間,不依附也不糾纏和干擾,如果一對多年的戀人和夫妻,還能手拉手無話不談,那就是幸福最終的模樣。
願每一個女人先嫁給自己,再嫁給愛情!
2017年高考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一大撥幸運兒已經步入了大學的校門。但是在這些人中,每個省有那麼兩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上帝的寵兒,在2017年的高考中脱穎而出,不僅收穫了榮譽,同時還有大好的前程,他們就是高考狀元。對於他們來説,無論是大學還是專業,他們都可以任意選擇。所以我們希望看看在這種無限制的條件下,這羣高考狀元又將如何選擇呢?
某機構對全國高考狀元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回收了40份有效問卷,其中包括全國25個省份中的18個理科狀元和22個文科狀元。在大學選擇上,我們發現這些人有着驚人的一致,有25人報考了北京大學,另外的15個高考狀元則報考了清華大學。從這些高考狀元的畢業中學來看,雲南省的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均來自於曲靖一中,廣西省的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都來自於南寧二中。但是如果看報考院校的話,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毫無新意,除了北大就是清華,調查的學生中還沒有報考其他大學的。
大學雖然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大學專業分歧還是非常大的,我們經過統計後發現,報考人數最多的是北京大學的光華管理學院,一共有9人報考,排在第二位的是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和清華大學的經濟。金融和管理類專業,分別有5人報考。再往下,有4人報考了北京大學的中文系和清華大學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除此之外,兩個學校的各個專業報考的就較少了,北大的英語,數學,物理,法學,經濟均有一人報考,清華的物理,工科試驗班和臨牀醫學也分別有一人報考。
如果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各省高考狀元中,無論是文科狀元還是理科狀元最青睞的專業都是經濟、金融和管理類的專業,看來君子愛財,連這些高考狀元都不能免俗。對於各省理科狀元,最喜歡的專業排在第二位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這和最近計算機技術熱門有很大關係。而對於各省的文科狀元來説,北大的中文系可能有着天然的誘惑,使得大家紛紛選擇中文系。以上就是我國2017年各省高考狀元們選擇的大學和專業,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
(2017-09-07)
9月2日,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來此報到的2017級新生在個性定製的相框內留影。新京報記者朱駿攝
李宇軒。北京市理科狀元
牟星光、牟星名。黑龍江雙胞胎
李子琳。首屆詩詞大會亞軍
據新京報報道 9月2日,北京大學新生報到。今年北大校本部共錄取內地本科新生2819人,包括340名“00後”,其中最小的是2003年5月出生的北京新生,剛滿14週歲,就讀元培學院。
和北大相比,8月23日報到的清華大學新生、來自安徽合肥的盛一博同學年齡最小,今年剛滿13週歲。
9月1日,新疆農業大學官微對外公佈的今年該校錄取新生大數據顯示,年齡最小的大學新生出生於2003年9月11日,目前的年齡還是13週歲。
無獨有偶,9月2日,鄭州大學迎來1萬8千餘名新生。2017級入學新生因為“十七”的諧音,被學長們稱為“小石器”。鄭州大學新生的身份證信息顯示,年齡最小的有兩位,只有13歲
鄭州大學迎來1萬8千餘名新生
9月1日,山東工商學院新生報到日,其中,出生於2002年、來自山東濟寧微山縣的李坤年齡最小,只有15歲。
8月30日,深圳技術大學(籌)迎來首屆226名新生,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
8月29日,南開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報到,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歲。兩位最小新生都來自安徽,分別是陳瀅瀅和王元涵。
8月25日和26日,吉林醫藥學院新生報到,來自廣西自治區的臨牀醫學本科班新生梁露靜今年15週歲,是新生中年齡最小的。
8月25日,浙大新生報到日出現了一位“特別”的新生,名叫陳舒音,剛剛過完13週歲生日,她是近年來浙江大學錄取的年齡最小的學生。有網友調侃,陳舒音必須讀完博士才能工作,否則就是童工。
陳舒音
8月18日,中科大迎來2017年的本科新生。其中,來自河南南陽市一中的楊鎮源是今年科大少年班錄取的年齡最小的學生,目前還不到14週歲。
筆者特意搜索了全國各高校歷年來的低齡新生,發現2015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的福建福州的男生冷然當時只有11歲,不僅是華師大當年招收的年齡最小新生,也是湖北省近十年來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不只是中國有低齡大學新生。2016年,美國康奈爾大學也出了一個傳説中的“別人家的孩子”——12歲的男孩傑里米·舒勒,創下了該校入學年齡最小學生的紀錄。
有趣的是,舒勒的父母都是航天工程師,舒勒不僅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甚至連學校也沒上過,一直在家由父母教育。舒勒兩歲時就能閲讀英語和韓語書籍,6歲就開始學習微積分,真是一個天才少年!
(2017-09-04)
隨着暑假的到來,更多全國各地的遊客帶着孩子來到北京,想要一睹中國最高學府的風采。由於遊客參觀人數的不斷攀升,“進清北難”問題也顯現出來。
人山人海的清華西門。本文圖均為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 圖
進名校參觀那麼到底有多難?7月6日,中國青年網記者實地走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一門衞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凌晨四點就有人開始排隊,有時早上6點多就將近達到上午場次接待人數的極限。而進北大參觀無人數限制,只有時間限制,一保安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人數眾多需登記,等到開放時間結束,還有很多人在排隊。
清華:早上三四點就有人來排隊
等待三小時後進入清華的遊客隊伍。
據清華大學一保安向中國青年網記者介紹,清華大學上午和下午都有3000個參觀學校名額限制,達到了3000人人數限制就不能再進入,團隊和個人統一採取在門口排隊進入的方式。
“清華大學早上八點半開放可進校參觀,但是凌晨三四點的時候就有人過來排隊,等到6點就有點晚了,有可能排隊人數就超過了3000人,那樣只能排下午場了。下午參觀開放時間是1點半,但排隊名額也早在上午9點多的時候就被用掉了一半多。”清華大學一保安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
排隊等待下午參觀的遊客。
上午9點多,清華大學多名保安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上午場人數已滿,要去參觀排隊等下午場。在等待下午參觀的隊伍處,記者看到隊伍已長達50餘米,每一排站着多名揹包遊客。大多撐着傘在排隊時候玩手機。
排隊等待下午參觀清華的人羣。
在該隊伍前排位置準備下午進校參觀的劉先生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他老家湖南,一家人來北京玩想帶孩子進學校看看,早上八點多的時候就來排隊了,沒想到只能下午進去參觀。“這麼熱的天本來都不想排了,但是覺得孩子好不容易來北京一趟,不進清華看看太可惜了”。劉先生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而當記者問到中午怎麼吃飯的問題時,劉先生説,自己帶了麪包零食,和孩子湊合吃點。
排隊等待下午參觀清華的人羣。
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到清華大學暑期留校的“四字班”(清華大學2014年入學的學生)的一李姓同學。正在準備GRE考試的李同學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暑假以來來校參觀的旅客確實比以往增加不少,也並不反感有很多人來學校參觀,覺得大多數人還是比較有素質的。對於學校實行參觀人數限流的方式覺得比較合理,因為平日裏校園裏面就會有旅行團參觀,可以理解家長希望帶孩子來看看清華,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的心情。“有時候還覺得這樣挺美好的。”李同學告訴記者。
北大:旅行團每十分鐘一個進校參觀
在北京大學東門,記者發現今天只有旅行團可以進入校園。北京大學一門衞告訴記者,北大今天上午有活動,只能團體進入參觀,不允許個人進入參觀,下午兩點恢復對個人參觀的開放。
北京大學東門牌示。
中國青年網記者瞭解到,北京大學沒有客流量的限制,只是規定進入的時間段,早上7點30分到11點30分,下午2點到5點。所以經常出現在校園臨近校園關閉參觀的時間點,門口仍然排着長長的隊伍,保安會在隊尾拿着標牌勸離排隊的人,以免他們耽誤時間,但很多遊客依舊不願意離去。
北大東門的旅行團。
而團體進入北大參觀,需要提前在北大官網上申請登記,並向保衞處提交相關資質證明,等北大保衞處批准後才可在預約時間內進入學校參觀。
8月6日上午,記者在北大門口停留兩個多小時,參觀團隊幾乎每十分鐘一個進校參觀。旅行團人數平均在30人左右,以青少年夏令營團隊為主。
北大東門排隊進入的參觀團體。
記者在清華和北大門口都碰到了自稱可以帶人進校園的黃牛。一個開着車的中年大哥停下車來,對人羣喊可以帶人坐車進入清華大學,每人50元。這時候就立刻就有幾個人上車,記者看到他們成功進入校內。兩學校保安也均告訴記者,對於有真證件帶人進校的情況,他們確實沒辦法阻攔;想各種辦法買假證進入學校的情況暑期也多有發生,都會被攔下來,但這種情況仍然時有發生。
一保安提醒大家,“想要參觀最好的辦法是提前來排隊,提前安排好行程,畢竟黃牛不靠譜。”
(原題為:《進清北到底有多難 清華早6點來排隊算晚》)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朱”:看到一篇文章,説最好的辦法是,考進去天天可以參觀^ _ ^
網友“滄浪亭”:好多是父母帶着孩子進去的吧?
網友“永遠”:復旦大學怎麼就沒見過排隊呢!越限流越排隊,人為製造緊張氣氛!
網友“小巴”:不要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確實,參觀北大清華的人大多數都考不上,但這和參觀的目的有關係嗎?《孫子兵法》中説:“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 敗。”也就是“取法乎上 ,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 取法乎下,無所得矣!”有理想的人,十有八九是實現不了的,但是他努力了,肯定會得到其他的。沒有理想,才最可悲!!!!
網友“廣東省梅州市澎友”:清華北大自己組建導遊團,創收的好方式,又能有效解決參觀人員
網友“曉闕007”:以為參觀了就能考上
網友“之魯平”:心若在,夢就在。小朋友們加油!
網友“烈日·千陽”:一個清華北大嘛,至於嗎?又不是學生,高校再高你現在也上不了,參觀上不了的高校最多也就是看看裏面的風景罷了,中國人的這種攀枝隨流的習氣太重!
網友“落地生根”:進去參觀一下就可以考進這所大學?腦子進水了吧!
網友“朱”:持學生證可以帶進去,不限人數……説明北大清華的學生暑假很忙,要麼出國暑研要麼在學校實驗室,不屑兼職黃牛^ _ ^
(1970-01-01)
2017年3月1日早晨六點半,江南的初春寒意尚濃,天還沒有亮。我躡手躡腳起了牀,怕吵醒兒子,簡單梳洗後坐了早班地鐵到南京南站。久聞南京南站的回味鴨血粉絲湯很不錯,於是點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血湯外加兩個雪菜包子。這次出門赴京,是有幸作為北京大學新成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下文簡稱“文研院”)第二期訪問學者,將在北大一直待到暑假為止。也很可能成為自己單次客居京師時間最長的一回。
對於這個成立半年多的新機構,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其學術海報製作的太漂亮了,如去年魏斌“山中六朝史”,佐川英治“北魏六鎮史三題”等等。一位我十分尊敬的老師説過:“酒量與學術水平成正比,飯量與學術水平成正比。”我認同後一句,但性不嗜酒,所以不同意前一句,將前一句改成了“海報水平(或書封水平)與學術水平成正比。”
微辣鴨血粉絲湯滿腹之後,人悠閒走進車廂,放好書包和行李箱,取下茶杯,拿出一本昨晚未看完的天花藏主人編《梁武帝演義》,這趟G6高鐵赴京約四個小時不到,就準備用它來消磨時光了。記得余英時先生在接受陳致教授訪談時,説自己十歲時讀了第一部殘破的《羅通掃北》,深以為:“我相信小説對我的幫助比經、史、古文還要大。”(《余英時訪談錄》,中華書局,2012年版,頁5)誠然,我也一直是演義與武俠小説的嗜好者。G6高鐵一路飛馳,快到北京南站時,我恰好看到《梁武帝演義》第三十回《受苦惱蟒蛇求懺悔,念恩情梁主覓高僧》,裏面説齊和帝蕭寶融被蕭衍屈害而死,十殿閻王讓他到朔方侯氏家投胎——也就是轉世為侯景。
畢業南大留校後,我在南京城的西南郊住了好幾年,一千四百多年前,侯景襲擊建康城,從採石渡經過板橋入朱雀航,恐怕當時他率領的鐵面騎兵就應該經過我住的周圍。攻下台城的侯景,矯詔自稱“宇宙大將軍”,我潛意識裏面覺得侯景效法、攀比的對象是“天柱大將軍”爾朱榮。早年侯景追隨過豪傑爾朱榮,他們是種族相近的胡人。“宇宙大將軍”雖然名實極度不副(比如吉川忠夫《侯景之亂始末記》就認為這個“誇大的形容詞讓人噴飯”,中公新書,1974年版,頁79),但恐怕是古往今來最顯擺的一個將軍名號吧。
吉川忠夫《侯景之亂始末記》書影(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對侯景的聯想隨着高鐵到站暫時打住了,匆匆收拾了書本背好包出了北京南高鐵站,很順利上了地鐵4號線,又過了一小時在北大東門出站,遠遠看見老友程蘇東兄駕着電動汽車在等我。程蘇東兄是北大中文系的俊秀,為人有豪俠氣,尤精漢唐經學。車沿着成府路,不一會開到了五道口,蘇東兄指着五道口購物中心“U-center”大廈説:“看!右邊就是著名的‘宇宙中心’了!”據傳此處房價已近十大幾萬一平,名副其實的宇宙中心。又開了一陣,車到了出租房樓下,放下行李後蘇東兄再趕緊驅車送我到北大。
進入北大校園約下午兩點多。文研院位於靜園二院,從地圖上看,她的位置也是北大名副其實的“U-center”。用“她”字,是因為靜園二院最早為燕京大學的女生宿舍,再後來是歷史系辦公樓,雕樑畫壁,古色古香,紅色的院門上有紫藤蘿花架,估計再有一個半月就會盛開。院中還有一株廣玉蘭,廣玉蘭是我老家鎮江的市花,暏之尤為親切。
靜園二院廣玉蘭(鄧小南攝影)
總之,靜園二院這種建築的風格總讓我覺得“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裏見過一般。”(後來聽與我同期文研院客座的比利時建築學Thomas Coomans教授説,燕京大學的建築風格與南京大學前身之一金陵大學一樣,才恍然大悟)。進了二院之後,我首先去了辦公室,一直與我電郵聯繫的關雪老師很快幫我辦好了報到手續,當接到粉紅色的、“一塔湖圖”背景的工作證時,心情還是頗為激動。今天文研院辦公室裏面架着攝影道具,原來是專業攝影師在那裏為每一位新來的到訪老師拍照,供主頁介紹用。
三點,在文研院一樓會議室召開第二期訪問學者見面會,温暖的午後陽光透過雕花木格子窗灑進會場。見面會由楊弘博副院長主持。院長鄧小南老師首先發言,她説,文研院選擇在靜園,就是希望給各位邀訪學者一個“沉靜下來”的空間與時間,做一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文研院2016年9月20日正式開幕,我們這一期方才是第二期,共有14位邀訪學者,希望“近者悦,遠者來”。鄧老師説到這,我略略看了下名單,大約本期在京和京外、國外的學者各自對半吧。就我自己而言,本期研究中國中古的學者尤其多,彼此的交流討論將令人非常期待。
童嶺在見面會上
差不多去年三四月份的時候,京大的小林隆道送給我他在汲古書院出版的《宋代中國的統治與文書》,《後記》裏面有很長一段都是談鄧小南老師。鄧老師是中古史的大方家、鄧廣銘先生的女兒。敝校程千帆先生説過,自己《史通箋記》的撰成就是託鄧廣銘先生幫的大忙(《桑榆憶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頁59)。餘生也晚,沒有機緣見到鄧先生,不過從鄧小南老師温婉典雅的氣質中或可想見一斑。
接着渠敬東副院長介紹了文研院成立之艱辛,希望大家突破學科體制之限制,在此切磋學問。渠老師雖然是社會學系,但古典文史修養極高,他還很幽默地説,“大家記住我們的名字: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注意沒有‘高級’或‘高等’——研究院。”記得剛剛穿過靜園二院前面的草坪時,看見一塊石頭上刻着“光而不耀”四個字,或許可以視為文研院的風格之一。
光而不耀
隨後韓笑老師介紹了文研院主要的學術活動類型與方式。而韓老師把我的內部演講順序放在本學期第二個,倒是嚇了我一跳,我當時報了一個關於唐代東亞佚籍《高麗記》的題目,希望十天後效果不要太差。此外,每位邀訪學者還要組織一次小型會議或工作坊。這次赴京,行囊中六朝的書沒有多帶,研究唐代的書倒是裝了好幾本(如谷川道雄《唐太宗》、礪波護《隋唐帝國與古代朝鮮》、David A. Graff. The Eurasian Way of War),因此,我想今後大概會組織一次關於唐代的工作坊吧。
見面會結束之後,幾位同期的邀訪學者去了農園餐廳就了餐。六點半左右,我與同期的邀訪學者許宏、袁一丹等老師,又趕到北大二體的地下報告廳佔座,準備聆聽7點開始的文研院系列講座:榮新江教授《歐亞大陸視野下的絲綢之路》。榮老師是蜚聲海內外的隋唐史大祭酒,除了著作等身之外,主編《唐研究》集刊二十多年,是大陸文史學界集刊的第一標杆。很久之前,有一次我向復旦的仇鹿鳴兄炫耀我買到的海外中古史著作,鹿鳴兄淡淡一句“我有全套的《唐研究》”就立刻把我比下去了。總之,此前雖然拜讀過榮老師的諸多論著,但演講則是第一次聽。滿滿的扇形階梯會場座無虛席,兩旁還站了不少聽眾。榮老師回顧了他研究的緣起與張廣達先生的關係,特別強調“長時段”觀察的意義,講座分三大階段解讀了絲綢之路的意義。此外,文研院海報欄預告五天後的榮老師另一場《絲綢之路也是一條“寫本之路”》,話題與我博士論文研究的題目很有關聯,所以也立刻標記在記事本上。
匆忙且充實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北方冬季至初春常年集中供暖,從温度高達26℃以上的會場走出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乾冷的空氣,離開校園,向東經過宇宙中心,又再次回到熱烘烘的出租房裏,一邊回味着今天的林林總總,一邊不停地用手帕擦汗。本來四季之中,我這個人最怕春天(《皇帝·單于·士人:中古中國與周邊世界》,中西書局,2014年版,頁373),除了“四季如春”之外,“冬暖夏涼”這個詞也尤其令我害怕——而北京房子室內的集中供暖實在太熱了,況且又無法關掉,既浪費又不環保。我躺在牀上,夏天似的把冒汗的光腳伸在被子外面,盤算着再忍耐十幾天到3月15日就可以停止集中供暖,迷迷糊糊之中好像記起了洪大容等燕行使入京的情形,這就樣大約凌晨一點之後才睡着了。
夜幕下的靜園二院(高曼士攝影)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chunyuxiaoxiao”:從宇宙大將軍到宇宙中心
網友“天翼鳥”:流水帳的意義與價值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