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過雨的“大眼睛女孩”,給更多人撐起一片晴空
你也許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很可能見過那張照片:黑白的底色裏,一位頭髮蓬鬆、嘴唇乾裂的小女孩,一隻手緊緊握着鉛筆,大大的眼睛明亮清澈,直戳人心。1991年,這張名為《我要上學》的照片,曾感動無數國人。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代表無數貧困地區的孩子發出了對讀書求知的吶喊。
30年間,蘇明娟幾乎成了希望工程最具影響力的“代言人”。很多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給她寄錢寄物,更多人開始關注瀕臨失學的農村貧困兒童羣體,以各種方式伸出援手。蘇明娟在全社會的慷慨相助下順利考上了大學,實現了人生的蜕變。這些美好與善意,構成了一個以愛心為內核的時代符號。
屈指算來,1983年出生的蘇明娟,今年已經38歲了。農村貧困地區兒童的求學狀況,更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很多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逐漸淡忘了她。一些年輕的網友,出生晚於《我要上學》誕生之前,可能還不認識她。
今天,一篇《30年前,她因為一雙“大眼睛”而震撼全國,現在怎麼樣了?》的報道,讓公眾全面瞭解了這個故事温暖的“續集”:在全民關注下長大的蘇明娟,沒有忘記幫助過她的人,早已實現了從愛的受助者到愛的傳播者的轉變。
初二時,她將別人捐助的600元錢匯給一位寧夏的小姑娘,圓了她的求學夢;在大學,她勤工儉學,把補貼全部轉給其他貧困學生;工作後,把第一筆工資全部捐給希望工程,此後每月都會捐出一部分收入;2006年,她用“大眼睛女孩”照片拍賣得來的30萬在西藏建了一所希望小學;2018年設立的“蘇明娟助學基金”,援建了兩所希望小學,資助了45名大學新生;每年她都會拿出1000元資助貧困生,從未間斷……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這句話用在蘇明娟身上,特別合適。這場跨越30年的愛心接力,讓我們再次相信愛與善良的意義,相信“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傳統美德仍在熠熠生輝。
這份愛是有永恆生命力的。就像網友所説,那些被蘇明娟資助的孩子們,要感謝蘇明娟,更要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蘇明娟的人,感謝那些資助了無數貧困學子的無數人。他們長大後,也一定會幫助更多的人,喚醒更多的愛心。
就這樣,愛生生不息、傳承和接力,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世界也因此成為更美好的人間。
關於“愛的接力”的故事,還有很多。就像疫情期間,一線的年輕醫護人員們喊出了“17年前世界守護90後,17年後90後守護世界”;就像22歲的大學畢業生周雲麗回到母校華坪女高任教,讓張桂梅校長的事業後繼有人……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價值觀如何多元,這些源自人心深處最樸素的愛與善良,依然有着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依然最打動人心。正如一首歌裏所唱的, “你的愛給我勇氣,我的路為你延續,愛的接力,把世界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