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影迷來説,“周潤發”這個名字,一直在我們的心目中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無論是《上海灘》裏的許文強,還是《賭神》中的高進,又或者是《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然後是前些年《讓子彈飛》的黃四郎,《無雙》中的畫家,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2018年《無雙》之後,周潤發就如同歸隱山林一般,鮮有在大銀幕中出現,比較常見到的,還是網友偶遇發哥在跑步。
即便如此,影迷呼喚他重新出現在大銀幕上的聲音卻從未停止。
等了5年,我們終於再一次看到了發哥的新片《別叫我“賭神”》。
更讓人驚喜的是,這部片子一經上映,就如同投入內地院線的大禮炮,一下子就在觀眾中炸開了。
上映6小時,票房就突破1000萬;
上映第一天,就打破了6項紀錄,創下了29項里程碑時刻。在口碑上,更是讓觀眾好評如潮。
有不少影迷毫不掩飾對這部電影的愛:
發哥演技出神入化,這是近年來發哥最好的電影。
意料之外的好看,賭神變賭徒,賭徒變父親,父親變朋友,越往後越是漸入佳境。
走下神壇的發哥,貢獻了這個檔期最大的驚喜。
意料之外的好看,堪稱周潤發自己的“歲月神偷”。
劇情整體來説比較不錯,發哥打破形象的表演讓我眼前一亮,打破了我對發哥之前"賭神"一貫的形象。
從口碑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抓到3個關鍵信息:意料之外,走下神壇,這個檔期最大的驚喜。
走下神壇,還能給出5星好評?
為什麼觀眾會這麼説?
剛看完電影的青石,來告訴你,為何這部電影是發哥“走下神壇”?為何又會“意料之外的好看”?
這部電影最大的卡司莫過於是周潤發了,這個大家都很熟悉。
女主角是袁詠儀,她年輕時候可以説是頂流女神的存在。
袁詠儀1990年獲得港姐冠軍從而進入演藝圈,這一點可以直接解釋為天花板的顏值。她和周潤發的緣分也在此時開始,彼時的評委嘉賓就是周潤發。
更讓人敬佩的是她的業務能力,92年第一次拍電影就拿下最佳新人獎,第二年就憑藉《新不了情》拿下影后,第三年通過《金枝玉葉》再次蟬聯影后,當時可以説炙手可熱。
而直到33年後,她和周潤發合作的電影才第一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33年後,周潤發再一次演起了父親;
33年後,袁詠儀演起了媽媽。
只是片中的兩個人,好像不怎麼對付,以至於連雙方好好説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在戲中,只要有袁詠儀出現的場景,觀眾會很明顯地感受到她眼中的情緒,飽滿又內斂,這種情緒會直接蔓延在整個銀幕之中,很是抓人。
她的戲,好到周潤發片場看回放都能掉眼淚。
此外,這部電影還請來了香港的實力派演員方中信、廖啓智、安志傑、黃德斌等人,編劇還是莊文強。
基本算是把5年前的那部爆款電影《無雙》的大半個班底,都搬來了。
它講的故事,讓大家很意外,是一個賭徒浪子回頭的故事。
曾經演過賭神的周潤發,在這裏是一個混日子過餘生的賭徒。但是前女友的意外出現,讓這位賭徒的生活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在這部影片裏,我們彷彿重温了周潤發曾經在賭場上決勝天下的英姿:
可以看到他和兄弟們與反派流氓針尖對麥芒的激烈對抗:
更讓人驚喜的是,發哥近幾年痴迷的跑步也被巧妙地融合進片子裏,讓人突然有種看阿甘的錯覺;
可以説,發哥在這部片子裏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這幾年大家所未見到的。不是在槍火中闖蕩的英雄,而是一位更為接地氣的,可愛的父親。
而恰是這樣的轉變,使得整部電影結束後,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巨大的衝擊力,甚至是有種餘音繞樑的感覺。
也難怪有影迷説,這是發哥近些年來最好的電影。
那麼發哥的轉變,到底帶來了什麼驚喜?
眾所周知,周潤發的《賭神》膾炙人口,身邊只要有人提起賭神,就是那位梳着油亮的大背頭,披着黑色的大外套,神色間總是自信滿滿的男人。
整個人一出場,那就是神采奕奕。
但是在這部電影裏,賭神高進走下了神壇,成了一個痴迷於賭博、不知明日的賭徒吹牛輝。
他從風光滿面的大佬,變成了潦草邋遢的普通人;
他從氣定神閒的賭神,變成了緊張到會一點一點摳牌的賭棍;
他從住豪宅開豪車的高進,變成了被高利貸團伙逼到家裏催債的吹牛輝;
吹牛輝的狀態,其實是現實中很多賭徒的映射。
人生活到了下半場,吹牛輝一事無成。整日沉迷賭博,女友早早就棄他而去,事業上毫無進展,唯一能欣慰的是有幾個臭味相投的好友。
對於病態嗜賭,片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刻畫。
吹牛輝突然發現自閉症兒子的“超能力”之後,如着魔了一般,連續在賭場熬了好幾個夜。
錢賭完了就去借高利貸,直到口袋中一分不剩才會離開賭場。一回到家就是打家人,然後沒幾天就面臨着黑社會上門催債。
幸好,兒子成了照亮他生活中的一道光,將他從污泥裏拽了出來。
發哥演繹這般窘迫的狀態,在現實的映射下顯得很有衝擊力。
但他又加了點喜劇的表現方式,使得影片又帶來不少看點。
讓人懷念,瀟灑的出場方式:
有時候還會出現的俏皮的髮型:
傲嬌的眼神:
甚至能看到這種充滿活力和朝氣的行走鏡頭。
在周潤發的亦莊亦諧地演繹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賭神”高進的反面,他走下神壇成了普通人,也走進了我們的心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片名和電影內容有差異,明明是父子兩的戲會更多,怎麼就賭了?
我倒覺得全片都在詮釋這個“賭”,喜劇看點十足的賭場戲就不用多説,女主角袁詠儀突然出現在男主眼前,其實就是在賭,她賭男主可以成為她最後的依靠。
而男主,賭場賭,賭場外也在賭。
他賭明天贏的錢能夠還高利貸,他把刀架到大反派的脖子上也在賭,他把兒子接到手中更是在賭明天(戒賭)。
賭,在戲裏戲外其實更像是一種精神符號。
我不叫“賭神”,其實是看清現實,走向新生最好的認識。
也正因為如此,在看到影片的最後我們會有一種隨着主角奔跑的暢快感,而這,正是這部電影帶來的最大力量。
也難怪有影迷會説,這是這個檔期裏最大的驚喜。
在鑼鼓喧天的端午檔裏,有多種題材的商業電影在院線裏轟炸,試圖以各種方式滿足影迷的感官。
《別叫我“賭神”》卻是另闢蹊徑,它除了讓影迷沉浸其中,更讓人看完有種如沐春風的清新感。
所以才會有觀眾説:這部電影非常適合端午檔,帶上家人去看很有意義。
好久沒在院線裏看到這樣的電影了,所以我敢斷言:
這部電影,一定會成為這個檔期裏最值得觀看的電影。
青石電影 | 西馬青衫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