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娛樂新聞欄目為您提供最新娛樂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新聞、電影、電視、音樂等娛樂資訊,大陸港台明星八卦、明星緋聞、明星寫真和明星資料等娛樂信息。
明星們平日裏亮相給人的印象都是光鮮靚麗的,但拍起戲來也是相當艱苦,因為一些場景需要在荒郊野外待上好幾個月是常有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如廁是個大難題,因為沒有廁所只能就地解決,之前胡歌就多次被曝料過如廁囧事,比如拍《仙劍》時因為尿急直接找竹子解決。但比起胡歌,日本女星大久保麻梨子更加尷尬,昨天在宣傳新片時就自曝電影拍攝期間大小便都在野外解決,為避免尷尬會用木屑覆蓋,但味道大到自己都受不了,新聞一出立馬就引發了諸多的神評論。
有關胡歌野外如廁的事情,不僅是安以軒曝料就連他自己都曾公開承認過。早前因為《仙劍》走紅後,胡歌就被安以軒曝料曾在片場尿急時直接跑到遠處找了棵竹子解決。而後來胡歌在上郭德綱主持的節目《今夜有戲》時,也透露拍攝古裝戲時在野外如廁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因為沒有廁所就便宜大自然了,灌溉一下。
因為多年拍戲積攢不少經驗,胡歌還總結了幾點野外如廁的要點,表示得看地勢和風向,不是隨便什麼地都可以,要是在一個上坡的地方就容易流到自己腳上;而要是迎着風,那衣服上肯定都濕了,説得相當有條理,郭德綱也因此給他送了“一代尿王”的稱號,相當爆笑。
而昨天自曝野外如廁囧事的這位日本女星大久保麻梨子,尷尬事是發生在電影《澤水困》拍攝期間。因為影片在山區取景沒有廁所,劇組無論男女所有人都必須在野外解決大小便問題。
為避免下次看到時尷尬和噁心,大久保麻梨子透露每次方便完都會用木屑覆蓋,然而氣味還是很大。第一天的時候還可以忍受氣味,第二天就因為實在太臭受不了了, 最後是一上完廁所就要噴香水,曝起料來是相當大膽。
在這則新聞曝光後,也因此引來相當多的網友神評論,表示要嫌臭就挖個坑埋了啊,有多難?還有人表示難到不會挪個地方嗎?畫風也是很清奇!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後來,都長大了。”:哇,明星還拉屎
網友“漢時關”:人家有的明星沒空調就不拍戲,更別説廁所了。
網友“此用户沒有暱稱”:原來明星拉屎都是臭的,看到各種腦殘粉為了追星不顧一切我還以為它們因為明星拉的屎是香的要搶着吃呢
網友“影之舞”:小孩都知道!水往低處走!頂風尿一身?還總結出經驗了?
網友“半臉時光”:自從知道高圓圓也大便,人生觀就崩塌了
網友“愛無悔”:啊??原來明星也要拉屎尿尿啊??他們拉的是小便嗎??要是小便的話可是太噁心了
網友“龍瑾”:劇組是幹什麼吃的?不會做個臨時廁所,拍完了埋了就好啦
網友“惹撩”:我還以為明星是不便便的
網友“刺槐蔚∶TK692n”:現在罵馬蓉的還有讚的嗎?我就不像她了,可到涐的罙處的哋方可以嗎,眉瘸回憶隨風潮流
網友“忘情草”:胡歌頂風尿三丈
胡歌挑大樑主演的足球校園題材《旋風十一人》播出過半,收視和熱度不算驚豔,可見國產青春劇的頹勢不是靠“宗主”一人能夠扭轉。然而劇集本身的質量如何?球盲筆者擼了二十集後,要摸着良心説一句: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的。
一部青春校園劇要做到好看,無非也就是以下幾點:人物有趣立得住,故事精彩無尿點,感情線吸引女觀眾。三點中能做到兩點,也算是用心的劇了。
人物上來説,胡歌貢獻了演藝生涯中最狂野不羈的“老混混”形象。
胡歌出演的足球教練,曾經是職業球員,後因傷退隊。窮且無青雲之志,整天借朋友的敞篷車到處溜達,守着一個沒生意的兒童足球訓練機構也能跟人吹噓自己是成功人士,實則欠了一屁股債連水電費都交不起,面對金錢分分鐘折腰。
愛看美女。
嘴賤得讓人牙癢癢。
就算做了校隊教練也絲毫沒有收斂流氓氣息,吐槽起學生來如有神助。
然而,他卻是真正熱愛足球懂得足球的人,不但教練業務精熟,還深諳一羣半大小子的心理弱點,親自“物色”校內校花組建啦啦隊刺激球隊努力訓練。
他張口就是歪理,教壞小孩子手到擒來。
還用性感的絡腮鬍,強行突破以往文弱都市青年形象限制,更有滿溢男性荷爾蒙的腿毛俘獲女主的心。
比比曾經在《天外飛仙》中的門將造型……最近潮爆的半丸子頭,你們老胡十年前就試過啦!
而女主江疏影,曾經在《致青春》《一僕二主》裏以靜美文藝女神形象深入人心,哪怕在《天上的菊美》裏塗黑臉點上兩坨高原紅都能美成油畫。
在《旋風十一人》裏,她卻成了個傻妞學霸。不但酷愛用excel表格來條理化生活中的一切,還是跆拳道高手,打起架絕非只有姿勢,一人撂倒幾個大漢不在話下。但更多時候拳腳用在了胡歌身上。嘴上功夫不及對方,直接實施武力壓制。
幸好腿長逆天,揍人的時候也能美如畫。
胡老師被姑娘揍的懵逼臉,在劇中比比皆是,不截圖可惜。
雖然女主是富二代,但一點不嬌氣,還是根正苗紅的團支書。
樹叢裏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胡老師此時可能在想:這梗也是沒法接。
她有一副熱心腸,為了讓球隊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心無旁騖地訓練,主動幫人家長開出租車,還開上了癮。
在沒有運營資格證的情況下,遵循好孩子“有困難找警察叔叔”的原則找警察問路,主動把自己送進派出所。被警察叔叔吐得一口好槽,一句“我不帶她來多不合適啊”能把人笑劈叉。
學霸外表下的天然呆屬性暴露無遺,還是胡歌眼光準。
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主要人物的塑造也算有意思。
就説球隊裏的各位學生角色,演員都是新人,也尚無讓女觀眾小鹿亂撞的美貌。
但是!他們逗比啊!
首先是明明長了“區級優秀幹部”臉卻憨萌無比的隊長(右)↓↓↓
妹子幫補課成績大幅提升,拿到成績單險些熱淚盈眶,還不知廉恥地説↓↓↓
還有每天出門要抹二兩頭油的這位,明目張膽地喜歡領隊老師,一直碰壁,絲毫打擊不了其積極性。亮騷的玫紅書包也讓他在直男羣體中獨樹一幟。↓↓↓
愛出風頭又中二到不行的籃球隊長,蠢到被胡歌幾句話輕鬆勾引到足球隊做守門員,還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
對此,我只能説:
而該劇的顏值,由女生們撐起半邊天。
學霸美術生↓↓↓
傲嬌暴力蘿莉↓↓↓
長髮披肩的文靜班花↓↓↓
亂花漸欲迷人眼,各取所需細細品。
———我是“男女主二十集還沒愛上對方”的分界線————
再説説本劇的感情線。
先聊聊青春洋溢的學生們的感情。除了朦朦朧朧的異性好感,球員之間的基友情才是着墨最多的部分。
他們一起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為夢想拼搏青春。
輸球了,像萌萌嗒受傷小獸一樣,一起依偎着流淚舔傷口。
兄弟如手足,為兄弟兩肋插刀,誰欺負你,我揍他。
但為了姑娘,別説兄弟,教練也照樣一把推開……
荷爾蒙大過天的年輕人們,與其説都把足球作為夢想,倒不如説,把足球作為幫助他們看見夢想的鏡子。在最好的年紀裏,有一同拼搏的兄弟,有理解自己的師長,有互有好感的異性,還有最牛逼哄哄的夢想,雖然未來還遠,難以捉摸,然而能在記憶中留下自己和朋友們最好的樣子,也是幸運的事。
而胡歌、江疏影這一對的感情線,劇情還是老套的,從互相嫌棄的歡喜冤家慢慢走向彼此瞭解和相愛。
首集胡歌與女主因車起摩擦而結緣,
和胡歌上一部劇集《大好時光》略相似↓↓↓
但攔不住胡歌、江疏影這對曾經愛侶在戲中默契演繹,讓人觀劇之餘感嘆不已:世事無常,男人對異性的愛,還不如對足球的愛來得堅定久遠。
劇中江疏影學霸女神和白富美的設定,讓她追求者甚眾,輕輕鬆鬆能組織一票愛慕者來為其效力,甚至還有開超跑的高富帥在她工作危難時調動整個公司團隊來幫她過關。只是這個高富帥智商虐心,找情敵胡歌談正事,三句兩句被迫跑偏,還被對方忽悠走傳説中82年的拉菲。
對付高富帥都不在話下,胡歌信口開河虐起其他情敵更不費吹灰之力。
而在女主出國之際,各國偶像劇男主都是追機場告白挽留。比如韓劇標配,男主霸氣拉女主入懷,鐵箍般的大手緊緊環抱對方,聲線顫抖地説:“卡機嘛,擦浪嘿喲!(不要走,我愛你!)”
胡歌的套路是:偷偷撕人家護照!
看來,各位單身兄弟們,在求愛路上還是要牢記最高指導原則:沒臉沒皮沒節操。
當然套路只是一説,追姑娘最重要的還是真心,而真心來自兩人相處的點滴細節:自在,開心,能一起像孩子般在遊戲裏一爭高下。
雖然互相沒半句好話,卻時刻關心着對方。
頂着最蠢的樣子,也不用擔心被你笑話……
等等,江疏影你耳朵裏的那兩團該不會是從……
寫不了了,上升處女座輕微潔癖的筆者已崩潰。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的海馬愛睡覺”:小滿是你嗎?湘湘很想你你知道嗎?
網友“蘭葉薇蕤2013”:太軟
網友“智ying”:即使有老胡我也不想看
網友“我的小電飯煲壞了”:寫得好!
網友“brbchc”:胡歌的臉很乾吧
網友“貓眼cat00eye”:挺好看的,現在想找個輕鬆歡樂熱血的電視劇不容易,相比主角來説,學生們加分不少
網友“雪紛飛”:哦
網友“一米陽光(杜杜)”:另外網播還算可以吧,只有兩個平台播,不是全網播!
網友“一米陽光(杜杜)”:其實看的還蠻歡樂,不想看古裝雷劇,就看他了!
網友“啊哈”:挺好看的 除了胡歌和江疏影的愛情線有點老套
(1970-01-01)
沒有出色到“搶戲”的配樂,《琅琊榜》大概會失色不少。
劇中或悲滄或哀婉或壯烈的配樂,皆出自作曲家孟可之手。因為太過亮眼,很多音樂段落一起,觀眾很自然就腦補起劇中畫面,如數家珍,聞聲落淚。
“主題”是貫穿全劇的主線音樂。劇末,梅長蘇與梁帝攤牌,梁帝跪地,一把老淚直呼,“朕抱過你,帶你騎過馬,陪着你放過風箏,你記得嗎?”二胡疊着豎琴牽出主題,大提琴進入,絃樂齊奏,最後交響樂隊全員加入推向高潮,最末再添兩抹哀怨的簫鳴,全曲從最初的輕柔漸強至宏大的悲壯,是為全劇最催淚橋段。
反派謝玉被抓,梅長蘇自責傷及無辜,直言“人的心會變得越來越硬”,“戰爭場面”的烘托絲絲入扣。靖王與梅長蘇三問三答,為洗冤赤焰軍案達成共識;二人又因救衞崢而生誤會,梅長蘇雪地勸誡靖王,“最後的審判”亦提供了鏗鏘有力的背景音樂。蘇宅日常裏,“幽默”與“思念”用得最多……
梅長蘇雪地勸誡靖王,配樂“最後的審判”。
以雄渾的交響樂鋪底,再鑲上一兩筆民樂,《琅琊榜》的古意就這麼勾出來了。這正是孟可的作曲理想,用筆和手法是西方的,但魂是中國的。
也因為配樂,有人覺得《琅琊榜》像美劇《權力的遊戲》,肅穆又大氣。
還在中央音樂學院時,孟可便被作曲家卞留念發現了作曲才華。除了天賦,卞留念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耳朵,“學音樂的人如果耳朵聽不準,對聲音的認識不敏感,後天學起來會非常難,即便學也成不了大家。”孟可的難得在於,數個音同時按下去,他能識別出每個音,這對專業訓練者來説都是難事,對他卻像玩一樣,“這是隻有老天爺才知道的一個能力。”
在卞留念的帶領下,孟可連續14年參加央視春晚,並在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擔當音樂主創,實現大滿貫。他亦是實景演出“印象”系列的“御用”作曲,與張藝謀、王潮歌等多有合作。這些大型活動,鍛鍊了孟可大氣磅礴的音樂特色,進而反哺到他的影視配樂寫作中。
2008年開始,孟可進入了更為成熟的配樂寫作階段。他先後與劉歡搭檔,為電視劇《闖關東》、《甄嬛傳》編曲,又因劉歡的介紹結識製片人侯鴻亮,接連為《琅琊榜》、《偽裝者》兩部大熱之作作曲。色彩瑰麗的交響寫作手法,讓他的音樂在影視配樂中具有極高辨識度。
孟可
【對話】
梅長蘇是配樂的設計主線
澎湃新聞:你和侯鴻亮的合作始於《闖關東》,説説你倆的淵源?
孟可:這繞不開劉歡老師。有天他跟我説《闖關東》拍得不錯,邀我一起打造主題歌。錄音過程中我第一次見到侯鴻亮老師,後來吃飯聊天,我發現兩位老師和我很接近,就是做事業,把質量搞上去。當時侯老師給到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別可靠、信賴。
我很尊重侯老師所在的劇組,其間也和別的組合作過,印象都不深。後來侯老師又邀我寫《鋼鐵年代》,有過先前的好印象,我很痛快答應了。做《父母愛情》時,侯老師轉述了劉老師的一段話,我一輩子都會記住。他曾問劉歡,年輕一輩音樂人裏誰最好,劉老師回説,孟可最好。我聽了更不敢怠慢,覺得一定要對得起這幾個字。
澎湃新聞:《琅琊榜》和《偽裝者》什麼時候找上你的,哪個寫在前?
孟可:《琅琊榜》在前。去年底,侯老師問我有沒有寫過古裝劇,我説沒。還是團隊合作信任吧,他把我叫來和李雪導演看樣片,看後我感覺還不錯,找到了那種感覺。雖然沒寫過古裝劇,但我常看日本大河劇,那裏的東西音樂元素結合得比較好,類似題材我也關注,所以心裏邊有數。後來就接了,經過短暫磨合找到了幾條正確主題,包括被大家稱為“破繭成蝶”的片頭曲。李雪和孔笙導演聽了小樣都滿意,就繼續寫下去了。
澎湃新聞:所以片頭曲是最早寫出來的?
孟可:對。我們接一部劇,最少要寫兩至三條最主線的音樂,這兩三條和導演溝通好了,才能往下進行,這樣我們心裏也有數,寫半天如果方向不對就完了。當時時間很緊,劇組在做後期剪輯,大家都有點着急。他們闡述了導演意圖和概況,剩下就是我帶着樣片記憶回來找感覺,片頭的音樂動機兩三天就找到了。
澎湃新聞:你當時沒看過全片,這又是一部架空的歷史劇,怎麼找感覺?
孟可:找大感覺。音樂創作有時也是距離產生美,找到大的框架後,你可以無限發揮想象力,如果做得過實,採風過度,反而寫不出來。2003年我曾給《印象劉三姐》寫主題歌《藤纏樹》,我沒去過陽朔,看了當地幾幅山水畫就開始想象,寫出來人家還挺認可。還有一次別人請我去廣西深入採風,後來那事沒做成,幸虧沒做成,回來後我感覺寫不出了。信馬由繮有時更有意思。
《琅琊榜》的配樂三條線都圍繞梅長蘇來設計。
澎湃新聞:《琅琊榜》的配樂大概有哪幾條主線?
孟可:首先就要突出梅長蘇為赤焰軍復仇的悲壯主題,這是最主要的一條線,貫穿全劇;再是梅長蘇內心的情感線;第三條是大的環境氣氛線。三條線基本都圍繞梅長蘇來設計。我還寫了片尾曲《風起時》,這是對梅長蘇一生的評價,曲風不那麼高亢激昂,含蓄中甚至帶了幾分病態的孱弱,但他又胸懷很大。
澎湃新聞:同一首曲子,你會做不同器樂和節奏的版本處理,比如“主題”就有完整版、舒緩簫版、舒緩大管版等,這是影視劇配樂常見的現象?
孟可:主線定了後,劇組會根據不同場景和情緒來選擇相應音樂,動態畫面會用激烈版,安靜畫面,簫和笛子一奏,巴烏一吹,寧靜中內藏波瀾。一般每個主題至少要有六七版吧,因為有各種樂器的,比較飄逸的會用簫,比較女性化會用雙簧管或長笛,比較男性化、比較沉穩的會用黑管,帶了權謀性質的可能用大管,有一種老謀深算的感覺。
這確實是影視劇配樂常見的做法,音樂素材是統一的,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這樣內在統一,形式上又能豐富。
澎湃新聞:接到任務後,你前後寫了多久,出了多少曲子?
孟可:11月到12月,一個月內差不多寫完了。林林總總加一起約有一百條吧,中間有很多瑣碎的情緒轉換。
澎湃新聞:這麼多零碎片段,怎麼維持在統一風格里?
孟可:首先就是緊緊圍繞那三條主線,再據此做變奏。還有就是單純的情緒,比如俏皮,因為劇目本身比較凝重,就跳開來單寫一條,滿足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除了主題和主題變奏,剩下的寫起來難度都不太大,都是常規手段,能起作用就可以了。這些常規手段不需要太強的個性,不然會跑出戲。
手法是西方的,魂是中國的
澎湃新聞:這樣一部古裝劇,你為什麼沒選擇純用民樂,而是以交響樂為底再混搭民族樂器來表現?
孟可:這是我的理想。純用民樂我們五十年前就辦到了,《十五貫》、《唐伯虎點秋香》等都是代表。我深受大河劇影響,他們常用NHK交響樂團配上日本尺八等傳統樂器,非常重視交響樂。交響樂的縱深感和豐富表現力是民樂代替不了的。往大了説,我是和國際接軌,説實際點是實現我個人的理想,這樣我很滿足,想説的話説得很痛快。
澎湃新聞:這也和你學西樂的出身有關?
孟可:特別有關。我很早就學大管,這門樂器給我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我十一二歲就開始做交響樂隊,那時是少年交響樂團,大學是青年交響樂團,畢業我又進了北京交響樂團。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那種對交響樂表現力的領悟和崇拜。
澎湃新聞:雖以交響樂把控整體,配樂中穿插的民樂還是很出挑。
孟可:民樂是一定要用的。像這種古裝劇,交響樂做得再多,還是要跟我們的民粹結合。甚至,劇中不少旋律我選用了民樂的“五聲調式”,片頭曲35秒處開始就是。樂器方面具體用到了巴烏、簫、二胡、笛子、琵琶、古箏,和畫面契合得很好。有些語言是西方樂器代替不了的,如果純用交響樂表現,總差點意思,鑲一點民樂,感覺就來了。
澎湃新聞:從《琅琊榜》來看,你用管絃樂寫作手法表現東方古典美,沒有違和感,觀眾也不會出戲,怎麼看民樂與西方交響的交融?
孟可:兩者內在要合一,比如大河劇的交響樂就是嚴密圍繞日本人的文化思維和音調來寫的。如果把《星球大戰》的音樂放到大河劇和《琅琊榜》裏,一定很怪,一定會有人罵。
雖然形式上我採用了雙管編制的交響樂隊,但寫的時候我永遠有一顆中國心,我用的和聲、技法是西洋的,但我永遠想説中國話。這是一種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這樣就不存在違和感。
靖王感傷懷念林殊,配樂“情感3”。
澎湃新聞:有觀眾問,配樂為何都不取名字,而用主題、情感等抽象字詞概括,隨意到不像一個“處女座”導演組的作風。
孟可:是有一定疏忽,我們都是按電視劇的操作習慣在做。原來觀眾對配樂的關注比較少,我們也不會突然要把配樂傳到網上。現在的名字就是劇組後期合成時用的,比如梅長蘇第幾集第幾秒上“主題2”,都是工作代號,沒想過要給大家看,我們都能看懂。後來聽到觀眾反饋,我們也沒想到,早知道好好整理下了。
澎湃新聞:完整地看過《琅琊榜》嗎?配上劇情再聽配樂,和當初寫作時可有不同?
孟可:我穿插着看過,主要是看配樂的實際效果,有什麼改進之處。當時做時我是突出音樂,音量放很大,台詞聲音小,等正式版出來,音樂就成了為整劇服務的工種,相應要弱化一些。但我看到它一直在起作用,該不搶時來鋪墊,該突出時又出來,挺滿足的。
澎湃新聞:這部劇最打動你的地方是什麼?
孟可:胡歌的車禍經歷和梅長蘇的鳳凰涅槃特別吻合,從此轉型走向實力派。他的表演有時看似無表情,跟原來偶像劇裏活潑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那種成熟男人的眼神藏了很多東西,深深打動了我。我就想為這個浴火重生的人好好服務一次。
胡歌在《琅琊榜》中的表演不同於以往偶像劇中活潑的樣子。
好音樂要打到人心裏去
澎湃新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作曲上的能力?
孟可:我父母在河南省歌舞團都是做音樂的,從小帶着我到處演出,我是在後台長大的。我在音樂上的記憶力比較強,整台舞劇如《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旋律我都會背。
11歲我準備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屬學校,學音樂算晚了,就學了比較冷門的大管。父親是我在鋼琴上的“耳力”,視唱練耳時他覺得我耳朵不錯。這點後來在中央音樂學院也得到驗證,我和一個同學同時按13個音,我能一次性説出來。耳朵對我幫助特別大,聽到好音樂,我可以很快分辨出來是哪些音,在鋼琴上找到效果。仗着優勢,我拷貝了很多好音樂,認為好聽就多聽,聽完了就模仿下來,這是幾十年的習慣積累。
澎湃新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你進了北京交響樂團,後來為什麼會走出來,轉向作曲?
孟可:我對大管很有感情,《天鵝湖》“四小天鵝”開頭那段就是大管吹的,但其中真正的色彩性音樂並非由它完成。我太不滿足了,吹交響樂時我就發現,大管是低音聲部,是很重要的基礎,但發揮空間太少,動不動就空二三十小節,別的樂器都忙得不得了。我比較不安分,要真正滿足自己的音樂愛好,只能創作了。
澎湃新聞:和大型活動、舞台劇相比,為影視劇配樂有哪些講究?
孟可:做舞台劇,導演會根據劇本框定地更死,幾分幾秒必須什麼樣,要為劇情服務。電視劇作曲發揮餘地更大,甚至導演想了一個,你寫一個,他認為你超越了他,會採納你的想法。做舞台劇講究張力,電視劇要旋律打動人,要讓人產生共鳴,跟劇情聯繫在一起。話説回來,無論什麼形式,對音樂的頭一條要求就是好聽。
澎湃新聞:但要好聽,寫一個抓人的旋律其實挺難的。
孟可:特別不容易,如履薄冰。我舉個例子,《琅琊榜》的歌曲原本都要海選,後來劇都要播了,片尾曲一直沒選出來,劇組急了。原來我只負責配樂,侯老師給我打電話説,你得趕緊救場寫一個,這不是要我命嗎?我是來兜底的,一急之下一兩天就出來了,大家一聽大概意思對,後來做了點調整就過去了,算我命好。
創作旋律是前途未卜的一件事,每個人都談虎色變。好音樂要打到人心裏去,旋律要言之有物,哪怕簡單幾個音也能讓你茅塞頓開,像被擊中了,汗毛凜冽。
澎湃新聞:從《闖關東》至今,《琅琊榜》算你最成熟的影視劇創作嗎?
孟可:恰恰相反。後來看時,我覺得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如果再給我機會,我一定做得比現在還要好。倒是《藤纏樹》,我認為基本達到了無懈可擊的程度,要再提高就很難了。篇幅大的電視劇,你很容易就找到遺漏,覺得還能更好。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孤獨的風”:還不錯
網友“勇士”:我也是最近才開始注意影視劇作品裏的配樂,確實如你所説,好的作品融合了多種藝術元素。在這個多種藝術元素共同營造的作品裏大多數人只記住了演員,很少有人關注演員以外的東西。
網友“點燈”:好幾個場景的實境和配樂相互烘托,氣氛一下被變得很莊重,優雅,磅礴
網友“少年啦”:片頭曲本身就是交響版的
網友“黑龍江省澎友”:想沒想過把片頭曲改編成交響樂?很期盼
網友“偑儬傟2012”:我就想為這個浴火重生的人好好服務一次。
網友“深川”:你這邏輯就相當於:你是你媽生的,你媽是你姥姥生的。所以你是你姥姥生的
網友“當牙洞君遇見牙縫君”:好想聽一下孟老師改進的版本呀 現在的配樂已經很好了 不知道更好的聽上去怎麼樣
網友“3691800474”:配樂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而劇情是由演員演出來的。做配樂以演員為中心有何不對?每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都有靈感激發點,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物,和浮躁有何關係?還是你認為藝術就是應該空想?
網友“深川”:真是可悲。這麼一個出色的音樂人,説了這麼一大通話,最後點贊最多的前幾條居然都是在討論演員。澎湃特意做這麼一期訪談,不就是為了提醒大家:劇是一個多種元素糅合的東西,尤其是音樂做得這麼用心的劇更難得。體會一下思考一下音樂在裏面的地位,看看藏在背後的專業的人是怎麼做東西的。怎麼這麼浮躁
網友“深川”:真是可悲。這麼一個出色的音樂人,説了這麼一大通話,最後點贊最多的前幾條居然都是在討論演員。澎湃特意做這麼一期訪談,不就是為了提醒大家:劇是一個多種元素糅合的東西,尤其是音樂做得這麼用心的劇更難得。體會一下思考一下音樂在裏面的地位,看看藏在背後的專業的人是怎麼做東西的。怎麼這麼浮躁
網友“黑龍江省澎友”:想沒想過把片頭曲改編成交響樂?很期盼
網友“深川”:真是可悲。這麼一個出色的音樂人,説了這麼一大通話,最後點贊最多的前幾條居然都是在討論演員。澎湃特意做這麼一期訪談,不就是為了提醒大家:劇是一個多種元素糅合的東西,尤其是音樂做得這麼用心的劇更難得。體會一下思考一下音樂在裏面的地位,看看藏在背後的專業的人是怎麼做東西的。怎麼這麼浮躁
網友“3691800474”:配樂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而劇情是由演員演出來的。做配樂以演員為中心有何不對?每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都有靈感激發點,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物,和浮躁有何關係?還是你認為藝術就是應該空想?
網友“深川”:真是可悲。這麼一個出色的音樂人,説了這麼一大通話,最後點贊最多的前幾條居然都是在討論演員。澎湃特意做這麼一期訪談,不就是為了提醒大家:劇是一個多種元素糅合的東西,尤其是音樂做得這麼用心的劇更難得。體會一下思考一下音樂在裏面的地位,看看藏在背後的專業的人是怎麼做東西的。怎麼這麼浮躁
(1970-01-01)
胡歌並沒有出演電影《我是證人》,但卻是這部電影宣傳期中最常出現的名字。
10月27日,楊冪在上海説,“這只是一個關於關注的玩笑,現在變成一個現象級的了,都被妖魔化了。事情的緣由是,我邀請他來看首映禮,他説正在拍戲走不開。其實,我也邀請了很多朋友捧場,讓他們發個微博宣傳宣傳。所以,我讓他發微博,他就開玩笑説‘那你再關注一下我唄’。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我覺得朋友之間的交往,不一定要通過微博。今天我解釋一下,但是不希望再多説這個了,不想模糊電影宣傳的焦點。”
10月27日,出席《我是證人》上海發佈會的楊冪。
此前一段時間裏,楊冪到訪每一座城市,她都説過類似的話,比如她在深圳時就説,“是他讓我關注的。我們一直都有聯繫。因為之前想請胡歌看《我是證人》首映,結果胡歌檔期太緊請不了假,我就説‘那你發條微博也行啊’,胡歌就説‘那你也要先關注我啊’。”
讓外界如此熱議,又令楊冪不希望“模糊電影宣傳焦點”的花邊新聞源頭,便是楊冪與胡歌兩人微博之間,從相互關注到楊冪取關,又到如今重新關注胡歌的反反覆覆。
據説,胡歌與楊冪有過三年的地下情,但這兩個當事人從來沒公開承認過。粉絲們倒是很熱心,蒐集了無數的證據,比如當年在同一公司的時候,兩人拍照永遠靠一起等。
《仙劍奇俠傳三》時期的胡歌和楊冪。
然而現實是,2014年1月8日,楊冪與劉愷威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婚禮後不久,她就取消了對胡歌的關注。
正因此,在《我是證人》10月30日上映前,楊冪“突然”重新關注胡歌的微博,自然會令整個娛樂圈羣情沸騰。這事必然會讓“天下第一狗仔卓偉”參與其中,他發文聲稱“胡歌與楊冪求複合不成封殺楊冪”。當然,這種爆料只能成為飯後談資,畢竟卓偉老師與胡歌互有怨念,要不然胡歌不會在大過年時寄給卓偉一套手機鏡頭當春節禮物。
10月25日,胡歌發了一條微博:“其實呢 朋友之間有聯繫很正常 認識那麼久了 早就習慣了互相挖苦的玩笑方式 沒想到這次的玩笑激起了千層浪 事情遠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複雜 本來就是簡單的人 純粹的交情 只怪故事版本太多 徹底掩蓋了真相”。
盲人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
楊冪還是更願意談談與電影相關的問題。由於首次演盲女,她已儼然有種當了民間關愛盲人公益大使的感覺,她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盲人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
楊冪説,表演盲人時“眼珠不動,只是最粗淺的瞭解。在接觸盲人之前,其實我不知道盲人是何種生活狀態,一開始也就是研究了一些生理反應,比如眼珠不會動,比如盯着東西看久了會流淚這種”。為了更傳神地飾演盲女,她去全黑的盲人體驗館,只靠耳朵和手,模擬盲人;隨後又去盲人家裏生活了一段時間,一起洗衣做飯,“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態,並找到他們的心理依據。接觸之後,我發現盲人的自我保護欲非常強,做事被動很多——像給來家裏做客的盲人遞水,如果説‘我倒了一杯水,放在你面前了’,他們就肯定有很多顧慮不會喝,他們會不知道面前是哪邊,也不知道水裏會有什麼,但如果倒好水,放到他們手上,情況就會不同。”
《我是證人》改編自韓國電影《盲證》,兩部電影的導演都是韓國人安相勳。“但其實這完全是個本土化的新故事,看完你完全不會説這是複製。”楊冪很敏感地説,“對電影創作者來説,很反感‘借鑑’這個詞,因為這是重新創作的。像我們表演時,還即興加進去很多台詞,非常接地氣,導演也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楊冪説,現在中國電影市場這麼好,中韓電影交流多是很自然的事,“不僅僅是交流,看到機會和發展勢頭,外國還參與進來,包括好萊塢都會加中國元素,電影的未來肯定會世界大同,呈現一個多元素的東西。”
《我是證人》講述了楊冪飾演的警花路小星目睹弟弟慘死,之後因故雙目失明,她和鹿晗飾演的林沖同時成為一宗雨夜車禍案的證人。但是兩人的證詞卻大相徑庭,整個案件因他們的證詞而陷入迷局。
暫時不拍小清新的角色
目前楊冪戲約不斷,工作量也逐漸恢復,不過女兒小糯米才1歲多,如何分配家庭和工作時間?
楊冪説:“我倒沒有給自己設限,分配多少時間給家庭,或者工作。我覺得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不太需要給外界説,有一個底線是自己知道就行了。”此次為了新片全國巡迴宣傳,花去不少時間,原本以為其老公劉愷威在家充當起“奶爸”角色,沒想到楊冪透露:“小糯米有其他人帶,劉叔叔比我還要忙。”
如今中國娛樂圈流行“演而優則導”,楊冪説,“跨界對電影不是壞事,用作家的思路、商人的思路來做電影,會增加更多的可能性”,但她表示自己暫時沒有跨界的念頭,“即使做導演,也不會有玩一把的想法,導演和電影在我心中是神聖的。我希望把演員做得更好,畢竟還有很多角色沒嘗試過,未來我很想挑戰一些極端的角色。”
楊冪稱自己當了母親,挑選劇本也希望能更廣泛一些,不想再演小清新角色:“會更想嘗試其他的角色,或者沒演過的故事,暫時就不拍小清新的角色了。跟經歷確實有些關係,不同階段就應該做不同的事。”
“我沒有所謂的‘自黑’”
楊冪有着一大羣的粉絲,在這部電影中,她又和鹿晗、劉芮麟等一羣“小鮮肉”以及朱亞文這樣“不大不小”的鮮肉合作,對此,她評價説他們不僅僅是“鮮肉”:“一起工作了,你就知道,小鹿有這麼多人喜歡,絕對是他應得的。”
如今的藝人,高人氣就必然同時存在大量的“黑粉”,所以楊冪也特別願意幫鹿晗説話:“其實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也跟外界一樣,知道他是前韓國團體成員,長得挺好看、挺美。但工作之後,才知道他被喜歡是有原因的,他其實有一些表演經驗了,但工作時一直在請教別人,特別勤奮。有一次,他演打戲,嘴角打出血,大家都停下來,他卻轉頭吐掉血説沒事再來,特別上進。”
在網上,楊冪經常會成為網友的箭靶,不管是開玩笑,或者是惡毒攻擊都有。楊冪説,雖然還不至於可以做到百毒不侵,但是已經學會釋然,不會太在意。好多粉絲也是因為楊冪“自黑”,才會路轉粉,對於這種説法,楊冪卻不願意承認:“我沒有所謂的‘自黑’,我不是那種心機女,有計劃去做什麼。因為我從小説話就是這樣,會跟家人互相調侃,所以慢慢的大家發現原來我是這樣的人而已。”
談及“黑粉”,楊冪表示:“其實這個現象一直以來都存在,我是覺得説,沒有關係,一個事物存在都有它的原因的,或者説可能就是你哪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對於他們來説,有他們的選擇,對我來説,你就看它在那兒就好,不用做什麼。(刺激性的話?)畢竟我看刺激性的話這麼多年了,碰着是誰都習慣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陳伊麗”:反正她始終演不好
網友“GD➰Lee”:這不是韓國拍過的那一部嗎?那裏面還有一條特別的犬呢!是誰主演來着
網友“askyourself”:自以為高大上
網友“九斤老大”:澎湃網以後不要關注這類娛樂新聞。低份兒!
網友“JessicaLiu”:你是網易還是澎湃?
網友“xiaowei228”:典型的新戲炒作套路
網友“PortiaGuo”:不懂的詞請不要亂用,什麼叫“現象級”什麼叫“妖魔化”。
網友“泥鰍”:垃圾!
網友“da”:你這麼説別人我不得不表示贊同
網友“3831658340”:楊冪的臉怎麼變了一個樣,能去鑑定一下嗎
網友“九斤老大”:澎湃網以後不要關注這類娛樂新聞。低份兒!
網友“Aaron”:鹿晗真是怎麼看怎麼醜!
(1970-01-01)
8月16日,首部VR&4K上海城市旅遊形象推廣MV——《我們的上海》上線。上海市旅遊局介紹,該形象片的拍攝首次引入VR技術,觀眾可360度觀賞上海美景。全片在上海取景80多處,除上海中心、新天地等地標外,也有迪士尼樂園、金山倒置屋等景點。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胡歌變身導遊,帶領遊客遊覽申城景點。
和傳統宣傳片所不同的是,這部MV採用了VR和4K技術進行雙版本拍攝,主題歌《我們的上海》由上海本土歌唱組合“力量之聲”擔綱,他們擅長用美聲演繹經典流行歌曲、演唱經典民族歌曲。在MV中,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胡歌化身嚮導,帶領遊客飽覽申城美景。胡歌或是帶領遊客乘坐觀光巴士賞景,或在濱江大道上緩步,或在浦江遊船上講述兩岸傳奇。在VR版MV當中,胡歌更是讓觀眾感受了身臨其境的虛擬旅遊體驗。
據悉,《我們的上海》拍攝歷時四個月,上海的都市風景、旅遊資源無一例外地成為了片中“主角”。攝製組共取景近80處,其中既有萬眾矚目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刷新上海樓宇高度的上海中心等新景;也有楓涇倒置屋、大悦城摩天輪等商旅文結合項目;外灘、濱江大道、人民廣場等經典地標也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Londan”:胡歌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胡歌英國旅遊局友好大使,謝謝宗主為兩國友誼架起了橋樑。
網友“水果拼盤”:歌真土過年期間來上海,那時很安靜
網友“虎克家的貓”:毫無特色 毫無亮點 除了胡大使的顏值撐 拍得太失敗
網友“默默等秋冬”:#胡歌# 跟隨胡大使的腳步,尋找上海的美@胡歌
網友“aabbsanya”:拍的很漂亮,如果三人出鏡少點,上海美景再多點就更好了。胡歌想你了。@胡歌
網友“布拉格的胡生”:回覆@虎克家的貓:嗯 做為上海人 除了胡歌 好難為情的講[可憐]
網友“DOUBLE-IS-二不發財天理難容”:#胡歌# #胡歌上海旅遊形象大使# 有胡歌的地方就是我們 四季上海 天天精彩 老胡好帥@胡歌
網友“tagelai”:大使雖身形瘦了些,但氣度不是蓋的,胡歌作為上海籍的演員,演技佳顏值高,儒雅大氣,積極向上正能量滿滿,當之無愧的城市代言人[good], 我們外地人都深深感受到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喵喵]歌曲曲風偏西式,唱法以美聲為主,我覺得還是想體現上海的國際範,蠻有情懷的#胡歌上海旅遊形象大使#@樂游上海
網友“胡三歲嘚小迷妹”:#胡歌##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胡歌#[帶着微博去旅行][帶着微博去旅行][帶着微博去旅行]你們的上海,我們的胡歌。[微風]
網友“宗主家的小阿蘇”:#胡歌#❤❤❤❤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