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哈利波特》徹底被遺忘,他靠自己逆襲,成為網飛金牌配角
但事實上,這對長大了的他們來説,卻可能是一個演員生涯發展的致命傷。
不難留意到,幾乎每個曾經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出演的小演員,都在系列結束後近乎偏執地想要撕去這一層標籤。
哈利·波特和馬爾福的飾演者顯然走向了“自毀形象”的極端,與之相反,一些幸運兒卻從不起眼的小角色開始,發起了一次“後哈利波特時代”的逆襲。
在開始回顧他這些年的經歷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他現在的樣子——
但你還記得這張臉也曾出現在《哈利·波特》系列當中嗎?
下面這張《哈利·波特》的劇照也許能讓你想起這個名字——達利。
但比起外貌的改變,曾經的“小胖子達利”近幾年在演藝之路上的突破更應該得到關注。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這位演員的名字——哈利·米爾林(Harry Melling)。
哈利·米爾林如何完成逆襲?讓我們從頭説起。
回想起《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達利,粉絲們可能仍然會恨得直咬牙。
在電影中,這個小胖子以“孩子王”的形象出現,他是哈利·波特的麻瓜表哥,但卻從不願意與哈利·波特友好相處,反而處處刁難,甚至對後者拳腳相向。
幾年後,當他出現在續集當中時,體型已經比當年大了一倍有餘。
他在系列第五部電影中遭受攝魂怪襲擊,被哈利波特所拯救,因攝魂怪對精神的侵擾,他看到了自己過去的所有惡行,並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可惜的是,達利與哈利·波特握手言和並一笑泯恩仇的場景,在最終的電影中因時長問題被刪除。
當年粉絲還曾經發起聯名提議,要求JK羅琳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導演大衞·葉茨在結局中給成年達利一次完整的謝幕表演。
在《哈利·波特》延續10年的拍攝過程中,關於哈利·米爾林這位演員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他在《火焰杯》和《死亡聖器》的拍攝空檔期中,他進行了一次減肥計劃,並且成果非常明顯,在《死亡聖器》拍攝之前,米爾林已經改頭換面——
因此可以説,米爾林的逆襲其實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結束之前已經開始。
他在拍攝《死亡聖器》期間,接受了The Economist採訪,談及他與主角三人組近年來的轉變,他説:
我為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感到高興,但我不會嫉妒他們,也不會拿自己跟他們去跟他們做比較,因為我並不在三人組之中。但正因此,我將擁有更好的機會去證明自己。
我現在可以像擺脱肥胖一樣擺脱童星的標籤了,我可以直接開啓職業生涯的新篇章,因為沒有人認得出我是那個達利。
對於他來説,沒能成為“三人組”的一員,也許曾經是遺憾,但最終,這成為了他從《哈利·波特》眾多童星演員中脱穎而出的一大優勢。
他甚至不需要“撕標籤”,就自然地進入了自己演藝生涯的下一個階段。
米爾林與大多數《哈利·波特》的演員一樣,都出生於英國。
英國演員有一條相當一致的提升道路,那就是在舞台劇中磨鍊自己。
在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期間,米爾林已經在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學習,後來成功加入了英國國家青年劇院。
往後將近10年,他幾乎從大熒幕上消失,但他並不像很多人想象那樣徹底淡出了演藝圈,而是繼續在劇場演出,繼續提升表演造詣。
英國媒體曾經如此評價他在舞台劇中的表現:
哈利·梅米爾林是英國舞台上最有趣的後起之秀之一。多年來,他在舞台上從陰險小人轉變為蠢貨,從古怪的邊緣人轉變為悲劇核心,幾乎無所不能。
這部電影雲集了羅伯特·帕丁森、湯姆·赫蘭德和查理·漢納姆等明星演員。
受制於登場時長和片中妝容,我想極少有人注意到這位“前《哈利·波特》演員”的存在。
2018年的《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是鼎鼎大名的科恩兄弟與Netflix的首次合作,在開拍之前就已經引起了大量的關注。
科恩兄弟二人在聽過他發來的錄音帶後非常滿意,僅僅2次見面會談就敲定了他在片中的角色。
他在這部電影中的亮相,真正詮釋了什麼叫“自毀形象”——
《巴斯特·斯特魯格斯的歌謠》被切分為6個故事,在屬於米爾林的故事之中,撐起整段表演的只有他的面部動作。
他的表現贏得了一致好評,《紐約客》如此形容米爾林的出色演繹:
獵奇的眼神和喝倒彩的噪音集中於此,無肢男子的朗誦藴藏着真正的嚮往,在CGI技術的幫助下,哈利·米爾林的表現近乎完美。有趣的是,他曾經是《哈利·波特》中令人討厭的達利,這種成長令人驚歎。
米爾林與Netflix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Netflix後來重金打造的《永生守衞》和《神棄之地》,都出現了米爾林的身影。
最近,他在大熱劇集《後翼棄兵》中的表演,再次讓觀眾回到了“震驚現場”。
劇名“後翼棄兵”其實是一種國際象棋的技法,通過捨棄兵卒獲得棋局中心控制權。
米爾林在劇中的角色名為哈利·貝爾提克,他既是哈爾蒙曾經的對手,也是後來的知己、男友。
米爾林在這部劇中完成了一次心態上從天堂到地獄的轉變,在這部大女主劇中,他的表現並不亞於女主角飾演者安雅·泰勒-喬伊。
他是哈爾蒙披荊斬棘之路的一位引導者,也曾經是後者的“棄兵”,直到最後為哈爾蒙問鼎棋壇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他又證明自己在擅長的領域也能有所作為。
他通過出演《哈利·波特》年少成名,為了後續發展迅速捨棄“童星”的標籤,也捨棄了早年在舞台劇領域所受到的讚譽。
他不斷磨鍊演技,回到電影行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配角演出證明了自己,在電影圈用“綠葉”的方式站穩了腳跟,贏得了尊重。
捨棄不必要的名聲頭銜,獲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這便是哈利·米爾林這20年演藝之路帶來的啓示。
捨棄《哈利·波特》的光環對於這位演員來説,顯然是個重要的決定,但他仍然懷念着當時的點滴。
跟別人聊電影時,我想起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拍攝《哈利·波特》時的場景,那是我演的第一部電影。當時,我只知道大人們會告訴我應該在哪裏站着,應該説什麼台詞,從某種意義上説,那是我作為演員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