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中國國民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而18-34歲年齡組的焦慮平均水平遠高於其他年齡段。
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揹負着來自工作、學業、感情、家庭各方面的壓力,隨時隨地被“焦慮”籠罩,以至出現了兩種極端,無窮無盡的精神內耗和佛系躺平“反內卷”,試圖來從根源消滅這種“焦慮”。
卷不動又躺不平,這樣緊繃的狀態下,年輕人喪失了鬆弛的能力,變得越來越焦慮。
在對“內卷”還是“躺平”的議論中,《奇葩説》幕後導師胡漸彪給出的答案是:保持鬆弛。兼得“內卷”與“躺平”之優勢,在積極競爭與追求的同時,免於焦慮。這意味着另闢蹊徑,“我們不必逼着自己在原有的標準裏登峯造極,也不必在同一條標準下死磕,我們只要有複合的優勢,做到差異化競爭,其實也能舒舒服服地拔得頭籌。”
所謂鬆弛感,即一種能夠應對不確定性的核心能力,一種可被掌控的生活狀態。
一個人的狀態是由內心的三個評價相交而成的:對所處環境的評價、對自身能力的評價和對自身行動的評價。長期的鬆弛感不可能通過“無慾無求”式的自我催眠獲得,而是需要基於以上三種評價發展出相應的能力。
近日,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奇葩説》幕後教練、人氣辯手胡漸彪的新書《鬆弛感:成為有辦法的人》推出。
《鬆弛感:成為有辦法的人》
[馬來西亞] 胡漸彪 著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自律但鬆弛,理性又温暖,勇敢探索而不失分寸,掌控人生而無須精神緊繃。《鬆弛感》為我們揭秘了胡漸彪不卷不躺不累的“鬆弛方法論”。本書精準把握到當下年輕人的焦慮和困境,從思考能力、解決問題、內在驅動、精力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幫助讀者由內而外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認知和管理方法論(六大維度、25條路徑),指導讀者構建起屬於自己的鬆弛感,過張弛有度、遊刃有餘的人生。
>>內文選讀
當你選擇翻開這本書,我想,你可能也正處於生活的焦慮中,希望能獲得一份“鬆弛感”。但我所主張的鬆弛狀態,可能和你想象中的鬆弛狀態不一樣。
一説到“鬆弛感”或者“疏解焦慮”,很多人想到的做法是:想辦法讓自己變得“不在意”,説服自己不要那麼在意競爭,説服自己要減少慾望。其中最極端的説法,就是呼籲以“躺平”來對抗內卷;稍微中庸一點的説法則是呼籲“簡單生活”,試圖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追求都是“不必要的妄念”。何必追求那麼多的物質生活,有必要嗎?有什麼必要給孩子爭取好學校,值得嗎?何苦要追求升職,讓自己承受那麼辛苦的管理壓力?當個輕鬆的打工人不好嗎?這些開解之詞,背後大致的想法就是:這些追求都有代價,所以不要也罷。更真實的想法是:追求這一切已經讓我們的身體和內心感受到無比疲憊和焦慮,那不如就選擇放棄吧。當你可以對外部競爭和自我期待選擇放棄、做到不在意,那你自然就不會感到焦慮了。
可是我認為,這種“放棄和不在意”並非疏解焦慮的上策。原因是:第一,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如非不得已,我們何必剝奪自己的真實渴求,否定我們過去的所有付出和追求。第二,我們大概率是做不到不在意的。所謂的“ 不在意” 一般只是“ 口頭禪” 而已。
我曾經見過不少呼喚“躺平”、呼喚不要被“內卷”的人,但他們沒有一個是能“躺平”的。他們多半一直處於患得患失之中:一邊嚷着“我這就要不幹了”,一邊又不情不願地、重複着過去每一天的努力。我也認為鬆弛感很重要, 但我不會因為有焦慮感,而讓你“停下競爭的腳步”,或勸你“放下自己的追求”,從而讓你變得清心寡慾。我不覺得放棄是解決焦慮感的唯一做法。
我覺得,我們在積極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時,是可以免於焦慮的。換句話説,我們可以做到身體持續地往前奔跑,但精神處於足夠鬆弛的狀態。
我覺得如果你的拼搏是一場長跑,鬆弛感應該是最理想的精神狀態。你的身體保持着穩定的速度,專注着你前進的方向,但你的精神狀態沒有因為緊繃而焦慮,也沒有被身邊競跑者的行動而打亂節奏。
這樣的生活狀態,是存在的嗎?我們真的能夠做到積極競爭與追求,但同時又免於焦慮嗎?在這個“內卷”時代,這似乎是矛盾的。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他們每天的工作忙碌而緊張,但你感受不到他們身上有焦慮感或疲憊感。他們在面對關鍵任務時(比如,承擔大項目的成敗責任、做重要彙報)雖然也一樣會緊張、會吐槽,但你更多感受到的是他們對此的期待和興奮感。他們也面對着生活或工作中的各種難題,但他們似乎並不覺得困頓,反而把這些難題看作“有辦法解決”“值得一試”、的挑戰。我覺得這才是最理想的鬆弛感。在焦慮的“ 內卷”和頹唐的“躺平”之間,是存在着兩者優勢兼得的另一種可能性的。
那麼,怎樣獲得這種生活狀態呢?
作者:胡漸彪
編輯:金久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