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還在熱映,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先“塌房”了。
有參與《奧本海默》特效製作的工作人員通過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奧本海默》片尾職員名單中,特效團隊只有27個員工署名,這樣的主管和員工人數比例實際上非常不合理。
之後,特效製作公司DNEG在自己的網站上放出了參與制作《奧本海默》的特效人員名單,實際參與人數超過160人。
原本這樣的“負面消息”是片方想極力壓制的,但卻在國內社交平台上了熱搜。這樣的做法確實不妥。
電影是集體創作,任何一位參與電影製作、為電影出過力的人,都應該在片尾字幕署上名字。《奧本海默》幾乎沒有在攝影棚內搭景,電影中重要場景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是在新墨西哥州的幽靈牧場搭建的,所有參與場景搭建的工人都應該署上名字,這一點電影基本上做到了。
同理,參與電影特效製作的工作人員,同樣有資格署名,他們不但參與電影製作,甚至完成了尤為重要的部分,如果沒有特效,很多鏡頭將沒有大銀幕上看到的這麼漂亮。
那麼問題來了,多寫點名字沒什麼難的,為什麼諾蘭要拒絕這麼做呢?答案很可能是諾蘭不想被自己吹過的牛打臉。
此前他在媒體採訪以及一些製作花絮中,都一再聲稱《奧本海默》沒有使用CG,他更偏向於盡可能多地在鏡頭前完成拍攝,從而達到“一切都是真實的”效果,這種説法顯然會讓觀眾誤以為《奧本海默》沒有使用特效鏡頭,進而,這也成了這部電影最大的賣點,畢竟電影中一個重要元素“三位一體實驗”,是核試驗,如果不動用特效,採用實拍,難道諾蘭要引爆一枚核彈嗎?他該如何營造實驗爆炸的真實效果?二者相結合,就儘可能的吸引觀眾購票入場,這無異於虛假宣傳。
不過《奧本海默》的特效總監安德魯·傑克森打臉諾蘭,他在採訪中透露,《奧本海默》一共包含了200多個特效鏡頭。注意,“特效鏡頭”並不等於CG,很可能是數字特效(digital vfx),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隱形特效”,目的是為了增強場景的真實性,相信電影最動人的一段,三位一體實驗肯定是用到了數字特效。
多説一嘴,此次為《奧本海默》製作特效的共識DNEG,已經是第八次和諾蘭合作了,這麼緊密的合作伙伴,如果不是被片尾字幕氣到不行,應該不會爆料讓諾蘭下不來台吧!至於諾蘭,為了圓自己説過的謊,竟然犧牲100多位工作人員的署名權,這不是自私是什麼?更何況,身為導演,他應該很清楚做一部電影有多不容易、後期特效製作有多耗費精力,還如此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他的形象在影迷心目中會大打折扣吧!
説回電影本身,《奧本海默》其實也有負影迷期待。
儘管電影宣傳陣仗很大,將電影描述成徹頭徹尾的“大片”,但看過電影就知道,《奧本海默》根本就是一部“偽大片”,全片除了三位一體實驗外,再也找不到第二處攝人心魄的大場面,更談不上震撼視聽。
其次,在諾蘭最拿手的IIMAX膠片拍攝上,《奧本海默》也不盡人意。
這裏先科普一下,常規數字或膠片攝影機,拍攝素材的畫幅比是16:9,或採用變形鏡頭後實現的2.35:1,但IMAX膠片則是1.43:1的畫幅比。兩種畫幅比截然不同,觀眾看IMAX,特別是IMAX GT時,就會明顯感知到畫幅的變化。
由於IMAX膠片成本高昂,加上運鏡限制,即便是諾蘭也從未嘗試過全片全部採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往往是重頭戲、大場面的段落會採用IMAX膠片攝影機,這樣處理畫幅的變化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奧本海默》有些令人困惑,整體IMAX膠片鏡頭不算太多,大概佔三分之一左右,不知是出於成本考慮還是僅有一台IMAX膠片攝影機,同一場戲,兩個角色對話的正反打鏡頭裏,竟然採用IMAX膠片攝影機和普通攝影機同時拍攝,於是畫幅頻繁切換,觀感很不舒服,遠不如此前《星際穿越》《信條》等電影看得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