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魔法失去魅力了?

《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魔法失去魅力了?


原標題:《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魔法世界失去魅力了嗎?


頂着“哈利·波特”光環的《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姍姍而來,可謂躊躇滿志。但是,現實卻並不盡如人意。無論是鐵桿的哈利波特迷,還是新入坑的“神奇動物”粉,抑或是路人觀眾,對這部新片似乎都不甚滿意。豆瓣評分一路下跌,從第一部的7.7,到第二部的7.0,再到如今第三部的6.1分。同樣是大衞·耶茨導演、J.K.羅琳編劇,《神奇動物3》的品質為何下降如此嚴重?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回到整個“哈利·波特電影宇宙”的起點。


1997年,一位生活在英國、時年32歲的英文女教師喬安妮·凱瑟琳·羅琳從蘇格蘭藝術協會申請到了一筆13000英鎊的資助,終於能夠將她多年的心血結晶——小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交付出版。當時的喬安妮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多年前,在火車旅行中構思出的這個小巫師的故事,將在未來的20多年間被翻譯成73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億冊,並讓她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哈利·波特”能夠成為21世紀初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大IP,華納影業功不可沒。從2001年首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到2011年推出系列的終章《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在十年裏共拍攝影片八部,全球票房超過77億美元。由於電影比小説有更強的滲透能力,儘管在電影改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小説內容有所損益,但更多的觀眾通過電影熟悉了哈利·波特的故事系列。尤其是從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開始,小説與電影開啓了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並藉由全球網絡新媒體社羣的迭代發展,不斷提升全球受眾的關注度。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限制,哈利·波特小説最終完結於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若僅從文學創作來看,七部曲的終結雖不算完美,但已經相當精彩,足以讓J.K.羅琳成為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的傳奇作家。但是,對於電影出品方的華納影業來説,這是遠遠不夠的。只要對現代商業電影的運營模式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電影產業最大的風險就來自於電影票房的不確定性。而一個電影系列能在十年的時間裏,創造每部影片平均約9.6億美元的穩定票房,對於電影公司來説,無疑是一頭不可或缺的“現金奶牛”,更是公司管理層對資本市場“講故事”的絕佳素材。所以,對於電影公司來説,哈利波特系列的熱度必須以某種形式延續下去。這也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神奇動物》系列。


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神奇動物在哪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書中記述了魔法世界裏的各種神奇生物。這本書是J.K.羅琳假託“紐特·斯卡曼德”之名創作的,可以看作是作者為進一步呈現構想中的“魔法世界”而進行的嘗試,也為其後來的全新創作計劃埋下了伏筆。


2016年底,《神奇動物在哪裏》作為神奇動物系列的首部電影上映。這是基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首部無小説依託的原創電影,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前傳五部曲的開篇。值得注意的是,同年7月,作為“哈利·波特系列正統續作”的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在英國上映,同樣屬於無小説依託的原創作品。將兩者聯繫起來,不難看出,與IP利益相關的各方,此時的共識就是,不僅要給故事體系做加法,而且要在商業模式上做減法——有沒有原著小説已經不重要,單靠“哈利·波特”這個名字就能撬開大眾的錢包。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卻並不盡如人意。細究起來,無論是小説還是電影,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主舞台都放在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可以用“小場景、大場面”來形容,創作者完全可以像牙雕一樣精雕細琢。從小説到電影,專業電影製作團隊可以在原著基礎上刪繁就簡,突出主幹,讓原著黨和路人觀眾都能各自得到滿足。


然而,到了《神奇動物》系列,電影創作逐漸向崩壞的方向發展,其中關鍵一點就是,IP的利益相關各方想要得太多了——既要定位為哈利·波特前傳,展現鄧布利多和初代“大魔王”格林德沃的夙願;還要展現神奇生物,拓展“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範圍;又要擺脱“青少年電影”的定位向全年齡向進軍,乃至進化成為一個“電影宇宙”……客觀地説,系列的首部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裏》還是保持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一貫調性,J.K.羅琳標誌性的“懸疑-反轉”的敍事模式得以延續,對神奇動物的展現也基本是主線劇情的推動因素。而到了《神奇動物2:格林德沃之罪》中,因為想要兼顧太多,導致大量情節設計走入斷頭路,使得電影敍事邏輯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又因為加入太多的新角色,而沒有充分時間去鋪陳人物的成長曲線,使得無論是新老角色都趨於工具化。但也總算在故事結尾留下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劇情“鈎子”,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反派陣營即將要搞大事件的預期。


令人失望的是,無論是作為一部單獨的電影作品,還是作為系列中具有承上啓下作用的中間段落,《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都難説合格。首先,作為上一部電影尾聲鋪陳的重點,即反派格林德沃的“奪權計劃”以及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宿命之戰,都處理得非常草率,給人一種“儘快交差了事”的感覺。其次,人物的行為動機交待不清,角色集體降智。而作為電影最重要的“神奇動物”,雖然可以看出編導力圖讓他們發揮推動主線劇情的作用,但實際上卻讓神奇動物角色更加工具化,甚至讓其淪為可有可無的存在。


儘管我們無從得知《神奇動物3》創作過程的全貌,但從電影所呈現出的狀態來看,利益相關的各方並非處於一種合力共進的狀態,而是一種相互博弈的狀態。《神奇動物3》就是這種博弈後的最大公約數,照顧到了各方面,但最後誰都不滿意。


《神奇動物3》上映前後,有傳言稱,華納影業管理層調整後,有意暫停這個系列的製作。其實,無論是硬着頭皮把這個系列做完,還是重打鼓、另開張,只要“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還有足夠的忠實擁躉,魔法世界的傳奇就會延續下去。總之,只要資本永不眠,“故事”總能繼續講下去。(作者: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副教授、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劉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1 字。

轉載請註明: 《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魔法失去魅力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