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多面人性,《消失的孩子》未止步於懸疑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從《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的大爆,到《風起隴西》《開端》的出圈……近年來,懸疑劇已經成了國產劇中的熱門賽道。近期,又一部口碑國產懸疑劇上線了——由趙小鷗、趙小溪執導,佟大為、魏晨、於文文、李晟主演的懸疑劇《消失的孩子》正在湖南衞視、芒果TV播出。
一個尋常的冬日清晨,楊遠9歲的兒子莫莫離奇消失在居民樓樓道里……《消失的孩子》一經播出,就憑藉緊張刺激的樓道失蹤案劇情以及對社會人性多面的刻畫,收穫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開播第二日,該劇便收穫了同時段六網省級衞視第一的好成績,還登上貓眼電視劇榜、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豆瓣實時熱門書影音等多個權威數據媒體榜單。目前,《消失的孩子》在豆瓣斬獲了7.7分的評分,超過69.7%的觀眾給予了4星以上的評價,堪稱近期懸疑劇中的佼佼者。
那麼,《消失的孩子》是憑藉哪些優勢得以在懸疑劇“卷中卷”的賽道上闖出一方天地?
改編:立足高分原著
營造“日常化驚悚”,平靜生活下有暗湧
懸疑劇要想好看,首先得有一個豐滿、“立得住”的故事。《消失的孩子》改編自貝客邦的小説《海葵》,並延續了原著的故事框架和主體劇情,無“魔改”之虞。
而豆瓣評分高達8.6分的原著,為《消失的孩子》提供了堅實的故事框架和血肉豐富情節:一個看似尋常的冬至清晨,楊遠9歲的兒子莫莫在樓梯間消失無蹤,民警調查發現他在失蹤前一刻曾潛入鄰居家中,而可疑的鄰居有着牢固的不在場證明,彷彿遙控一般操縱着一場密室逃脱的魔術。單元的另一邊,袁午的父親酒後猝亡,為了冒領退休金,袁午決定在出租屋藏匿父親的屍體,其間,罹患神經官能症的他遭遇了幻覺和現實交織的恐懼,又在無意間觸及了另一個謎團。半年前,單身獨居的女白領林楚萍在自己家中醒來發現熟睡中被侵犯,而兇手卻毫無頭緒,只有窗台上留下的一塊乙醚手帕……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人和事,在不同時空裏相互交疊,又在莫莫失蹤的一刻被無形的手按下了啓動鍵,人物命運的齒輪互相咬合、彼此互動,故事大幕緩緩開啓……讓劇集看點十足。
劇中,將平平無奇的老式小區、雞零狗碎的生活日常、小吵小鬧的中年夫妻、熱愛“吃瓜”的街坊四鄰等司空見慣的人與事,和小孩消失、騙保藏屍這樣的戲劇性的情節雜糅在一起,營造出了一種“日常化驚悚”“社會派懸疑劇”的氣質。也正是這份“故作冷靜”,讓故事謎底更具備吸引力——平靜水面下的暗流最為洶湧,日常生活背後潛藏的人性陰暗面,更讓人心寒。
另外,為了適應當下觀眾快節奏的觀影習慣,《消失的孩子》在敍事手法上,採取了與原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小説《海葵》主打內斂式驚悚;而劇集是全盤托出,從一開篇就利用晃動的鏡頭、跳躍的剪輯、人物表情特寫和氛圍感十足的轟隆配樂,將迷離複雜的懸疑感做足,讓觀眾一秒入戲。
演員:挑戰反差感
佟大為成被動型父親,魏晨變身落魄租客
陣容驚喜是《消失的孩子》的另一大看點:不僅有佟大為這樣的中生代實力男演員,成功轉型演員的“快男”魏晨,還有“小燕子”李晟,“乘風破浪的姐姐”李斯丹妮、於文文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演戲經歷長短不一,《消失的孩子》中大部分主演都是首次出演懸疑題材的新人,而全員挑戰反差感大的角色更是將懸疑的氛圍感拉滿。佟大為飾演的楊遠,是一個努力平衡工作與家庭的普通父親,但平日裏與妻子陶芳的頻繁爭吵也讓他倍感疲倦,孩子莫莫的離奇失蹤,讓楊遠的崩潰情緒徹底被激發出來,褪去隱忍軟弱的外殼,一次次走向失控的邊緣,找到孩子似乎已經成為他生活裏的唯一信念。
為了突出這個普通中年男人的疲憊日常,拍攝中,化妝師特意將佟大為的眼袋、腫臉泡做了強化,這個頂着一頭油膩頭髮、日常穿着一身平價保暖內衣在家中晃悠的男人,被工作追趕、被妻子數落、被孩子埋怨……處處被動。而正是這個“被動”的父親形象,讓佟大為有了創作的衝動:“楊遠打動我的點是他有差異化,這個爸爸無論在劇裏還是小説中,都很‘被動’,他不像我以往演的那些爸爸能夠推着故事往前走。楊遠更多是‘事兒發生了,他被事情推着走’。”
魏晨飾演的“搬磚人”袁午,則是一個畢業於名牌大學、父母疼愛,卻因沉迷賭博和罹患神經官能症,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落魄租客。穿着一身西裝、拎着商務手提包的他,臉頰凹陷,顴骨凸出,渾身都散發着脆弱敏感和頹廢不安的氣息,和演員本人明朗的形象大相徑庭。
劇中,時而獨自揹着藤椅走在荒郊野嶺,時而蹙眉望向窗外,時而狠厲揮舞鐵錘的袁午為了騙取父親的養老金而選擇藏屍,後續劇情中,他是否會做出更加離奇的舉動,成為劇集懸念之一。
現象級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三位00後小演員自然流暢的演繹成為亮點。《消失的孩子》中,同樣有表現出彩的00後演員——由劉琪錡飾演的許恩懷總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表情背後似乎藏了無盡的秘密,有觀眾評價:“太不容易了,一位00後演員居然能夠演繹出劇中角色的神秘莫測之感,只要她一出場,劇集的懸疑氛圍就濃起來。”
立意:聚焦社會現實
透過懸疑的表象,探討個人成長與家庭責任
利用多線並行的敍事和懸念重重的劇情,《消失的孩子》不僅讓觀眾沉浸式投入故事發展,還植入了許多值得觀眾挖掘的內容,諸如,原生家庭的教育氛圍、獨居女性的生活安全、“廢柴”青年的邊緣化等社會問題,都通過編劇的表達得以在劇中展示。
例如,楊莫、許恩懷、袁午三者背後折射出“束縛自由、親情缺失、過度溺愛”三種不同的畸形家庭教育模式。《消失的孩子》努力通過懸疑的表象,探討個人成長與家庭責任的深層問題:對於楊莫來説,父母的愛成了讓他失去自由的枷鎖,母親一味地“雞娃”心態,讓楊莫在作業和課外班的巨大壓力下無法喘息,而父親楊遠無法説服強勢的妻子,答應帶楊莫出去玩的承諾屢屢落空,一次次言而無信讓楊莫的內心飽受傷害。對於單親家庭的許恩懷來説,她乖巧懂事、成績優異,是大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這背後包含了許多被迫成長的無奈,由於母親的缺位和父親的忙碌冷漠,讓長期缺少家庭温暖的她形成了“討好型人格”,越發貪戀家庭的温暖。
而袁午儘管已是成年人,但心智思想卻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從上大學到結婚生子,包辦一切的母親讓他喪失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在罹患疾病後,更是無法參與普通的社會生活。而發生這一切的根源,正是原生家庭對他長久以來的過度溺愛。
另外,作為一部社會派推理作品,《消失的孩子》給觀眾展現了多面人性視角,劇中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似乎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楊遠、袁午、林楚萍、張葉等重要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楊遠表面軟弱內心卻堅韌有擔當;袁午看似體面孝順內心卻懦弱、麻木不堪;林楚萍表面柔弱怯懦內心卻勇敢強大……劇中人物都有自己的苦衷和壓力,而面對生活難題的不同態度,也決定了他們未來的結局走向。難怪網友紛紛感嘆:“一切都是事出有因,每一個角色都不容易”“沒有完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性格決定命運”……
聲音
居無間:一部國產劇同時具備現實性、懸疑性與社會性挺難得了。演員們的表演都不錯,李晟與李斯丹妮挺亮眼。不足之處是,回溯時的鏡頭重複過多,其實可以對觀眾多點信心。
山風不語:國產懸疑劇到了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趨同了,這個劇的突圍點就在於平凡生活裏的驚雷,也許只是在某個平凡的早晨,一個孩子就失蹤了,把人從生活拉入懸疑,讓人反思,或許我們的生活本就是懸疑劇的一部分呢。
momo:看過原著《海葵》,更新的幾集看下來劇情流暢,很有懸疑劇那味兒,主角團隊原聲好評,劇組很尊重觀眾,服化道都非常地接地氣。佟大為就不用説了,一直都是演技在線的好演員。最大的驚喜是魏晨,看完小説以後我想了很久,袁午這樣的角色還有誰能演,結果萬萬沒想到魏晨這次演的袁午,顛覆了我對他的印象。另外,他為了塑造角色還暴瘦了。
英俊的兔醬:很貼近現實的懸疑劇,想起我們家樓上也是標準的楊莫家庭標配,夫妻倆天天為了孩子吵架,所以代入感也就更強。
(觀眾評論來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