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奕君這個“大反派”,演得真好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娛樂

近日,一部劇剛剛宣佈主演陣容,便瘋狂登上了各大熱搜,那就是緝毒刑偵劇——《冰雨火》。

主演陣容裏,除了這兩年因《陳情令》爆紅的明星王一博外,還有兩位中年男演員也分外吸睛:劉奕君王勁松

看看網友們對劉奕君和王勁松二位的調侃。

演員陣容一出,網友們就紛紛在劉奕君和王勁松老師身上“押寶”

看得出,大家對這兩位男演員有了一種角色的“刻板印象”

下面,小編就以劉奕君老師為例,講講他是怎樣讓“刻板印象”這四個字“化貶為褒”的。

很多觀眾在劇中看到劉奕君出現,就會覺得他是“壞人”,這樣的“刻板印象”正好證明了他的演技。

“戲多”是很多人在對一個明星產生“刻板印象”是很容易忽視的一個點。

這裏的“戲多”不是説這個演員明星很“抓馬”,很戲精,而就是字面意思,説明肯找他拍的戲很多。

然而,與普通的“刻板印象”相比,劉奕君所塑造的反派角色,並非像“黃世仁”、“容嬤嬤”、“雪姨”之類的角色,靠一部戲裏面的“壞”徹底打入觀眾腦內。

正如大家對劉奕君的印象是“反派”,而不是某個反派演員的名字。

既然不是憑藉某一個“反派角色”深入人心,這意味着劉奕君需要塑造一條他自己的“反派養成路線”。

他的確也是這麼做的,從《扶搖》到《橙紅年代》再到《遠大前程》,還有《無主之城》、《琅琊榜》和《獵狐》,他帶給觀眾的反派角色觀感都有所不同。

這側面説明了劉奕君的在觀眾眼前的戲份非常足,起碼每一個角色距離觀眾的記憶都不會太遠。

這也就道出了一個演員長紅的真諦——不要讓自己離開觀眾的視線。

這並不簡單,但對於已經50歲的劉奕君而言,他做到了。

其實,一個演員的“戲好”和一個演員的“戲多”,是屬於一種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而“戲好”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演員的演技極其優秀,把角色演活了。

第二層意思是:排除演員的演技,演員接的角色劇本非常優秀,本身就被塑造得有血有肉。

劉奕君接的反派角色不僅“多”,也“好”,角色本身好,他自己演技也好。

不論在是《偽裝者》中飾演反派敵人王天風。

還是在《琅琊榜》中飾演構陷赤焰軍的寧國侯謝玉

抑或今年的口碑佳作《獵狐》中飾演幕後BOSS級別的經濟罪犯王柏林。

這些“壞”角色,每一個都“壞”的有血有肉“壞”的有理有據,“壞”的層層遞進。

以《獵狐》中的王柏林為例,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考驗人演技的反派。

王柏林,大型製藥集團董事長,表面慈眉善目,和藹和親,內裏利慾薰心,心狠手辣,絕不是一個膚淺的反派,而是一個暗中的“毒蛇”。

這種反差,對演員演技的要求極高,演員不僅要會“隱藏”,還要會“爆發”。

而對於“隱藏”和“爆發”這兩點,劉奕君顯然已經掌握的遊刃有餘。

他早已不屑於過於煽情式的表演,而是把每一次情感的釋放都掌握在一個度內,讓觀眾看起來張力十足

還是在《獵狐》裏,靠近片尾的大結局部分,劉奕君獻上了近期最讓人印象深刻,最為人稱道的表演。

上圖是王柏林在向警察自首,決定坐上回國的飛機之前和妻子擁抱的表情。

他沒有痛哭流涕,痛哭流涕對這個角色來説,也是不適合的。

仔細觀察他的眼睛,他的眼神看向一個無關的方向,其實是人在緊張和難過時的下意識動作。

他雖然沒有哭,但是他的眼神微微泛着紅,血絲布在眼角,既沒有過於誇張,又顯示出這個這個經濟罪犯即將和妻兒分離,悔不當初的心情。

還有這場和王鷗飾演的警官吳稼琪的對視戲,當王柏林意識到她是因為自己而死去的女人的孩子之後,從座位上回頭看她。

他的眼神微微放空,似乎透過吳稼琪,看見了他母親的輪廓。

這一瞬間,劉奕君飾演的王柏林的“魂魄”真的活了,他已經把這個角色的過去和將來融為一體。

有沒有發現,導演真的很喜歡拍劉奕君飾演的反派的“眼神”。

與“傳統反派”通過語言和誇張的神色相比,劉奕君所扮演的反派角色,眼神更有戲。

或者,我們可以認為劉奕君有一雙:“反派之眼”。

這雙眼流露出來的,絕不是“壞”,劉奕君所飾演的反派的眼神,往往在角色“大廈將傾”時戲感加足。

反派的眼神戲,像劉奕君的“必勝一擊”,也是展現反派人物豐富維度的殺招。

多少人被劉奕君所飾演反派的眼神所征服,始終無法對這個反派產生徹底的恨。

或者可以説,“反派”不是觀眾對劉奕君的刻板印象,“恨不起來的反派”才是劉奕君帶給觀眾的“刻板印象”。

劉奕君現在算是徹底闖入了大眾的視線。

接連不斷地高質量的戲也紛紛找上門,角色和劉奕君之間互相成就,50歲的劉奕君迸發出一股強大的力量,讓大家見識到什麼叫“中流砥柱”

但是,劉奕君的實力派演員之路絕非一帆風順。

劉奕君1991年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2000年才拍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戲,他坦言那個時候的畢業生大都無戲可拍,不只是他一個人如此。

而畢業就無戲可拍的劉奕君,也被分配進電影廠,從事一些編導的職業。

相信也就是那些“無戲可拍”的日子,讓劉奕君對後來得到的每一個角色都格外上心,而他也學會怎樣從一個編劇、一個導演的角度打磨角色

本以為劉奕君會就此走上編導之路,但劉奕君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即便自己沒有戲拍,他也從未放棄過自己想要拍戲的念頭。

他就這樣堅持着,老同學張嘉譯和他的情況有點相似,只不過他是十年沒戲拍,張嘉譯則是五年。

很久很久以後,這兩位老同學變成了能獨當一面的“戲骨”,他們合作了《卧底歸來》。

在訪談中,劉奕君説,在和張嘉譯合作這部戲的時候,他實在是感慨萬千。

“我們依然還站着”。

有了一種職業念想,和職業信心,的確是沒什麼事情能把劉奕君壓垮的。

從劉奕君接的角色質量和對角色演繹的精彩程度來看,劉奕君絕對是一個“挑剔”的人。

不是他只能演反派,而是他意識到,反派角色難度大,挑戰高,容易殺出一條血路。

魯豫曾在節目裏問他:“你有沒有在選擇方面下過臭棋?”

劉奕君的回答很坦誠,他説:“我不敢説,但是目前沒有,我對現在的角色的認可度,比對以前的角色的認可度要高。”

他又補充:“簡單地説,就是我以前拿到的角色,不如現在拿到的角色的分量。”

因此,他怎麼選都不會太糟糕。

劉奕君謙虛中有些揚眉吐氣的意思,這也是他應得的。

換言之,像劉奕君接下的這一連串“反派角色”,質量在電視劇角色中都輸上乘,不僅是精挑細選,這種角色還會主動找上門來。

往往是一部戲最大看點的“反派角色”,不能交給流量來演,也不敢交給流量來演。

劉奕君塑造的反派,總是千人千面,不是同一副壞面孔。

可以説劉奕君塑造的“刻板印象”,不是針對“反派”,而是針對“實力”,是他的刻意為之。

這個角色壞嗎?難嗎?有挑戰性不知道找誰演嗎?那來找我吧。

劉奕君的“刻板印象”,是一種影視圈極其健康的“刻板印象”。

一個好演員,可以有一種適合自己的類型,繼而在這個類型的範圍內不斷突破。

反觀現在的一些偶像明星,各種各樣的角色是借了不少,可是觀眾對於他們的印象就是“演啥都像自己”

鹿晗吳亦凡等等拍的電視劇電影口碑都不理想,演技也常常遭人吐槽,唯有新生代實力派易烊千璽還像那麼點意思。

看看劉奕君,以及與劉奕君同樣優秀的王勁松陳道明等前輩,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那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