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聲]“歪果仁不碰瓷,大家扶得比較安心……”
——媒體人@鄭維。28日,一外國男子在北京地鐵太陽宮站內暈倒,路人立刻過來攙扶。一女孩幫忙撥打急救電話;一男孩脱下羽絨服為他披上;還有一位懂中醫的阿姨為他按摩穴位;急救人員5分鐘內趕到診治。事後,暈倒的外國男子稱:“我感覺好多了,謝謝。”
一,“聽説AlphaGo戰勝歐洲圍棋冠軍@樊麾 ,非常震驚。知道這一天會來,但沒想到這麼快。記得1997年IBM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的時候,Usenet圍棋組的人跑到象棋組炫耀,説Chess is dead. Go for Go! 我們一直把圍棋看成未來在面對機器時捍衞人類尊嚴的最後防線,現在眼看失守,人類跨出了通往黑客帝國的關鍵一步。”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報道了谷歌研究者開發的新圍棋AI。這款名為“阿爾法圍棋”(AlphaGo)的人工智能,在沒有任何讓子的情況下以5:0完勝歐洲冠軍,職業圍棋二段樊麾。這是人類歷史上,圍棋AI第一次在公平比賽中戰勝職業選手。是人工智能的重大進展。在接下來3月份,AlphaGo將和韓國九段棋手李世乭在首爾一戰,獎金是由Google提供的100萬美金。
二,“雖然計算機只贏了圍棋二段,但絕對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里程碑!”
——@雷軍。
三,“柯潔剛才在果殼網對棋譜發了評論,認為Alpha Go水平還不夠(估計是不夠威脅到他這樣的頂尖棋手)。不過到三月就難説了,畢竟電腦在不停漲棋。”
——網友@破破的橋。@果殼網:為什麼人類曾認AI(人工智能)下圍棋下不過自己?因為圍棋盤上的可能性太多,靠窮舉是不行的。但這次,AI祭出了終極殺器“深度學習”。通過這種方法,AI能學會哪些下法厲害,哪些是臭棋。AI一天能下1000萬局,我們積累經驗比你們人類快,得,多。
四,“作為一個曾經很強過的業餘圍棋手,我讀了論文中的五局棋譜,感到震驚。不是震驚於AlphaGo下得多麼驚豔。表面上,這五局棋下得反而是很平庸。樊麾抵抗不足,五盤棋沒有什麼激烈的戰鬥,開局、定式、佔大場、小規模接觸戰,收官,對抗度很差。令我震驚的是,如果事先不説,換成我坐在棋盤對面,我不會知道這是人工智能下出的棋。由於AlphaGo與樊麾在對局中展現的棋風相近,如果不説勝負,哪怕事先告訴我其中一方是人工智能,我也無法準確地辨別出,哪一方是人,哪一方是人工智能。”
——前北京市高校圍棋冠軍財新傳媒主編王爍。
五,“百度還在研究賣貼吧呢。”
——網友@Taile東 評論谷歌新圍棋AI戰勝職業棋手新聞。
六,“審美這件事是非常私人的。比如説我非常討厭六小齡童的孫大聖,我喜歡《大話西遊》裏那種具備悲劇感的喜劇,最後那個橫擔金箍棒離開塵世的背影讓人悲從中來。就像我不喜歡TF-boy,只會喜歡羅大佑一樣,這是沒有對錯可言的。您感動的東西,我完全無感,不要用您廉價的感動綁架我。”
——時評人@五嶽散人
七,“針對今日環球網關於:王健林怒斥馬德里市政府:‘像對待狗一樣對待我’的報道,萬達集團鄭重聲明:此新聞嚴重失實,根本沒有報道中提到的萬達與馬德里市政府的談判,王健林董事長更不可能發表如此言論,萬達西班牙大廈項目正在重新進行全面評估。”
——萬達集團1月28日發佈《關於環球網“王健林怒斥馬德里市政府”的聲明》。針對1月27日環球時報關於王健林怒斥馬德里市政府:“像對待狗一樣對待我”的報道,萬達《聲明》稱,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不可能發表如此言論。
八,“大廈業主的名稱已經改為王健林——又不是私人買房,從這一句就可以看出環球又造謠。”
——經濟學者@董藩
九,“當柯達公司發明了數碼技術後,因為捨不得炸掉原有的膠片技術和市場,寧願將數碼技術封存,也不願進行改革。最終的結果是徹底的滅亡。如果當時能有炸掉的決心,也許數碼技術會讓柯達活的更好。”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的庫存也同樣。庫存之所以產生,有政府過時的限制性政策抑制了投資與消費造成的,有户籍制度和信貸政策造成的,有加大磚頭補貼的保障房政策造成的,有人口轉移因素造成的,也有在不合適的地方建了不合適的房造成的。如應建住宅的地方建了寫字樓或商場等規劃不合理造成的。或所建的房子無法滿足消費人羣的需求。
那些與限制性政策相關的因素取消後,許多庫存是可以消化的。但總有一些是無法靠消費政策消化的庫存。炸掉才能讓土地重新規劃和合理利用。”
——任志強文章《關於“炸掉”》。任志強認為:炸掉是開發商的權利。
十,“任總‘炸掉’之説引爆輿論。我想補一刀:有些保障房就該炸掉——很多保障房建設根本不考慮當時情況,只是執行上級命令。上級也不管需要否,搞行政問責。這種大躍進做法導致某些人口外流城市的保障房分不掉,或規劃、設計有缺陷,或缺乏必要配套,或質量有嚴重問題等。血汗税收被浪費,這是權力驕縱結果。”
——經濟學者@董藩
十一,“以前因業務所需常去的一個縣級市,兩個很好的三甲醫院,門可羅雀,當地有錢人即便是有個感冒咳嗽也開車去上海或南京的醫院看,怪誰?”
——網友@徐天寧
十二,“光靠索羅斯手裏的那點資金來給中國搗亂,只相當於餐桌上飛來一隻蒼蠅。”
——環球時報社論《86歲的索羅斯開始危言聳聽博眼球了》。文章稱:“大蕭條”與正奔向全面小康的中國不會有緣。本來索羅斯説幾句唱衰中國的話,不值得我們重視。他年歲那麼大了,強求他搞懂中國太難了。只因他的論調有可能被擴散開來影響國際金融界的看法,我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説話,做必要的“消毒”。歡迎索羅斯來中國接觸幾個喜歡發牢騷的網站小編吧,他們算得上是中國社會的“基層代表”了,聽聽他們如何説國家的未來,怎樣謀劃自己的生活。索羅斯“不接地氣”太久了。
十三,“當下,中國經濟的體量比20年前幾乎增長了10倍,人均收入也增長了4倍,厚實的家底早已今非昔比。當年中國經濟便是‘軟着陸’,如今更豐盈的物質積累、更完善的市場體系、更可觀的改革紅利、更嫺熟的宏觀調控,又何來‘硬着陸’?風物長宜放眼量。擁有13.7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市場主體的中國經濟,“形有波動、勢仍向好”,其巨大的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 完全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個別數據的不太好看,少數企業的經營困難,只是改革轉型的一時陣痛,是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索羅斯們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索羅斯先生有句名言:‘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現在,一些懷揣這樣或那樣目的的人,又開始編造一出出‘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殊不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國這個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見或不見,就在那裏。”
——人民日報再次刊文《“看空”中國毫無依據》,批判索羅斯。
十四,“我以前設想人生是塊橡皮泥,我來把它捏成個什麼形狀。現在想來是扯淡,生活是模子,我才是橡皮泥。有那麼幾個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時候,怎麼回事?主觀能動性強了?偶然,應該算一種偶然吧。”
——網友@裏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