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遊戲&改自東野圭吾的懸疑網劇:謊中生實,誰才是最大的BOSS
作為首部國內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説天王東野圭吾原著的愛情懸疑犯罪劇集,《十日遊戲》的製作團隊可以説是盡了極大的努力將劇改做到了高水平深程度地去貼近原本的小説內容。
可以説,《十日遊戲》是2020年來懸疑類網絡短劇中第一部集劇本、拍攝和演員等方方面面都能貼上“精品”標籤的良心製作。
《十日遊戲》雖然是於今年的6月2日在愛奇藝首播上映,但實際上它前期的劇本籌備時長拉得相當大。
總編劇王沐在2015年時便受到談下版權的聯合出品人楊一柳的邀請擔任電影版劇本的主要創作人,一年以後由於出品方想要並行開發同個小説IP的網劇,王沐又接下了網劇版劇本的編劇工作。
然而東野圭吾的小説雖然受到中國的懸疑推理迷們的極大歡迎,改編自他原著的各類影視創作卻鮮有得到觀眾青睞的作品。這是由於文字小説所構建出的社會背景與作者本身生活的環境緊密掛鈎,東野圭吾呈現的小説世界和主觀表達是日本國家的人們更能接受的,灰暗、冷漠、殘忍且涼薄,偏向充滿心機“不近人情”的利己主義和悲觀主義。
但在中國,觀眾更傾向於觀看時的“參與感”,他們喜歡去尋找犯罪者犯罪的動機,而並非各種花裏胡哨的犯罪手法和人物軌跡,探求“人性”的複雜,也向往着比起悲涼來要易於接受一些的“遲到的正義”。因此,王沐在經過多方面長時間的思考與創作,反覆對劇本修訂更改三版,無數次推敲打磨劇本原有元素再和本土價值觀做恰到好處的融合後,這才敲定了開機拍攝的最終版本。
《十日遊戲》共12集,這在中國的網劇製作中屬於“另類”,按照以往的平台要求,網劇集數至少是24集起步。
看過原著的人們都知道,《十日遊戲》本身的容量很小,若是刻意拉長劇集內容,極其容易增加累贅片段,即故事情節“水”,節奏拖沓,讓劇集成為最不受觀眾待見的“虎頭蛇尾”的類型。後加入的五元文化與愛奇藝聯合打造的迷霧劇場正想嘗試12集的短劇模式,這才為《十日遊戲》從頭到尾的劇情“乾淨利索,短小精悍”下了重要的保障。
拍攝:採用雙線敍事拍攝剪輯,打破傳統懸疑劇集的熒幕呈現方式
前兩年爆火的《法醫秦明》以及《白夜追兇》等犯罪類推理網劇的敍事方式趨近一個詞:順。通常的套路,是先拋出死者的遇害信息,再順着人在世上留下的最後痕跡往前慢慢摸索,將真相徐徐剝離呈現。當然,這樣的表現方法與劇集改編的原著寫作就是單元結構脱不了干係。
《十日遊戲》則和前者所説的一類懸疑劇集不同,原著是整個故事講述一起主要案件,那麼影視化後的網劇也將用整整12集的時長來把這一起案件條理清晰地講述給觀眾。
可這也將拍攝和敍事的標準提高了好幾個難度:簡單順情節整個會變得非常“平”,不知不覺又讓觀眾產生“注水”的感覺;把所有人物關係複雜隱晦地表達,則令劇情變得混沌,有種“有理説不清,越説越不明”的體會。出於對這兩極分化的慎重考慮,創作團隊最後選擇用雙線敍事的手法對故事情節做了處理。
開頭照常拋出屍體被不知名的犯罪者扔於荒野的懸念橋段,在觀眾的已知裏埋梗,這是推理劇情中常用的情節設置手段。而在這之後,所展開的則是兩條劇情線:一條是男主人公於海在面臨公司經濟危機,高利貸逼迫還債,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遇見女主角路婕後兩人商量“假綁架”騙取路婕父親沈輝400萬鉅額贖金的情節線;一條是路婕屍體被發現,沈輝報警後警察吳宇柯和苗佳追蹤破案的情節線。
製作團隊刻意的雙線剪輯和有意識地主觀引導讓觀眾們逐漸落入早已設下的謊言圈套中,認為於海假戲真做,真的將路婕殺害。而故事進行到一半,穿插進入沈輝的舊交情節以及隨着吳宇柯和苗佳的深入調查,原以為浮出水面的真相實際仍然被層層的謊言包裹着。
不得不説《十日遊戲》內容的呈現使用雙線敍事來表達是一次大膽又新穎的嘗試。
如今國內的主流網絡劇集與電影創作的差距仍然是肉眼可見,除去電視劇和電影之間的基本特性有所限制外,更多存在的是製作團隊們不願承擔的“創新卻創不出收視率”的風險,因此一般的團隊在摸清市場和現有的大眾愛好後通常選擇的是按部就班,走前人走過的路,避免踩雷損失利益。
《十日遊戲》這一回跳脱出以往的敍事模式,伏筆安排與情節遞進比起普通的順序倒敍來得更有懸念感和刺激感,不到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幕,你永遠不會得到完整的故事真相。
演員:實力派傾心演繹角色人生,神仙打架互飈演技賦予人物以鮮活生命
《十日遊戲》中的主要角色有:於海,路婕,沈輝,吳宇柯以及苗佳。製作團隊在選角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男主角於海找了朱亞文,路婕找了金晨,沈輝由劉奕君扮演,吳宇柯則邀請了耿樂,苗佳的角色拿給了徐棵二。
作為挑起整部劇的大梁的男主角,於海這個人物的角色心理是相當複雜的,他的過去有着悲慘的童年,當下面臨着公司即將倒閉,夢想破滅以及緊迫的經濟危機,可以説是一個看不見未來的人。編劇在改編劇本時雖減少了人物的部分陰鬱,增添了一些樸實温暖的品質,然而兩者之間的平衡若是沒有掌握得當,就會讓角色本身出現矛盾。
朱亞文早期憑藉《闖關東》、《高粱紅了》、《正陽門下》等一系列電影電視作品進入大眾視線,硬朗的外形加上紮實的演技,他的名字對於一部分觀眾來説就是去觀看劇集的敲門磚。他所飾演的於海,機警敏感,看似薄情實則重情重義,是個非典型的外冷內熱,堅韌頑強的人。在展現陰暗面的同時,又因為女主的靠近漸漸表露出了温暖柔軟之處,朱亞文將人物的這種感情曲線的走向把握得剛剛好,不多一分,不少一釐,這使得演員演出的角色在符合劇情需要時,也讓觀眾對其的接納程度變高。
再説一人分飾兩角的女主扮演者金晨。這裏的分飾兩角和尋常的並不相同,金晨所扮演的沈芸因誤認為自己錯手殺死了妹妹而聽從父親沈輝的計劃,穿上路婕的衣服營造離家出走的假象,但她出門後直接碰上了前來打算拜訪的於海,雙重身份的扮演從這一刻被迫展開。
換句話來説,金晨所飾演的一人分飾兩角,是劇中的事件發展所帶來的情節需要,是劇中人物的障礙設置導致的結果,這比起單純的兩個角色兩種身份要難得多。早年看過金晨擔任女主的《無心法師》,或許是角色的設定問題,自認她所扮演的角色沒有女二嶽綺羅的扮演者陳瑤詮釋的更加出彩,但又經過了五年的時間沉澱,她在《十日遊戲》中的表現可以説是可圈可點,在和朱亞文對戲時的氣焰也毫不遜色。
這個角色人物的難,難在其對自己的身份認知上。和朱亞文詮釋於海時要把握其陰冷與温暖的平衡點一樣,金晨需要掌握到沈芸和路婕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她不是以金晨的演員狀態進入路婕的人物演繹中,而是要以沈芸的狀態去刻畫路婕的形象,這才能夠表現出人物原本的複雜層次。這對於金晨來説自然是不小的挑戰,而在劇集播出後,觀眾可以感覺到她切切實實地跨越了這道難關,將人物角色的外在和內裏都撐了起來。
再説到劉奕君、耿樂以及徐棵二。劉奕君和耿樂都是老戲骨,演技自然沒得説,飆起戲來一個比一個能令觀眾起雞皮疙瘩。他們兩個人在劇中所飾演的角色可以説是統一又對立。一個是滿嘴謊言的受害人家屬,一個是力求真相的人民警察。在這場智慧的博弈之中,他們最終達成了共識,迎來了遲到的正義。
徐棵二是主演裏最年輕的一個,儘管在一些細節方面表現差強人意,偶爾給人一種刻板感,但也是盡善盡美地將苗佳這一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在跟前輩們一對一的對手戲上也沒有完全的打壓感,賦予了人物以鮮活的生命。
《十日遊戲》可以説是國內懸疑類推理網劇突破傳統原有的劇集模式的一次成功挑戰,也是國內劇集嘗試12集短時長的一次成功挑戰。有道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在國內網絡劇集魚龍混雜、內容同質化、氾濫化的如今,《十日遊戲》的成功揭示了這些道理:內容佳、演技棒、質量夠硬又能結合當下,緊跟時尚的作品,比起那些只靠流量小生小花的臉撐起來的千篇一律,更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觀眾的推敲,也更加不易被時代所淘汰。#好劇好電影推薦# #東野圭吾# #十日遊戲# #朱亞文#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