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誕道歉到楊笠賺錢,脱口秀的黃昏已經降臨
可能你們都知道了,
著名脱口秀演員李誕攤上事了!
在微博上代言某女性內衣品牌時,用語嚴重不當:
“一個讓女性輕鬆躺贏職場的裝備”
潛台詞相當明顯了,
儘管李誕及時刪掉微博,併發佈道歉聲明,但輿論並不買賬。
因為對李誕來説,馳騁脱口秀界那麼多年,對於“調侃”和“冒犯”的尺度不可能不瞭解。
曾經在《奇葩説》上,觸及到女性的話題時,李誕因為害怕説錯話,試圖用一句“不知道”搪塞過去。
所以這次李誕的“失誤”,也被粉絲們當成商家的一次炒作營銷。
只不過敗掉了他的路人緣。
而和李誕命運相同的,還有他的節目——《吐槽大會》。
自從第一季以來,《吐槽大會》的口碑一季不如一季。
而在最新一季第五期的時候,易立竟爆梗發言後被李誕補刀,最後卻輸給了李誕。
連現場參與錄製的觀眾都大呼“黑幕”!
雖然嚴格來説,這並不能被稱作真正的黑幕。
但究其原因,李誕為什麼能贏?
因為這是他的主場。
曾經“真還傳”主演羅永浩在錄製《脱口秀大會》時也表達過相似的看法。
在第三季第一期周琦墨PK呼蘭,前者敗下陣來,羅永浩就説:
“呼蘭能以微弱的優勢贏下來,主要還是因為他是主場作戰,周琦墨是客場。”
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李誕的認可。
我們知道體育競技類項目就非常講究主客場作戰,運動員在主場作戰,能得到更高的呼聲和更好的狀態。
作為網綜脱口秀元老,李誕在這個領域積累了足夠的“口碑”。
就好比跳水運動,裁判多少都會給運動員一點印象分。
所以主場作戰的李誕,並不太麻煩的就“消滅”了易立競。
而這也帶出一個現今脱口秀的矛盾——
——那就是脱口秀的“場”。
脱口秀作為一門説話的表演“藝術”,主流呈現方式不外乎兩種:現場和銀幕。
除開《脱口秀大會》這種比賽型的表演有隱性“主客場”之分,普通脱口秀表演分成“大場”和“小場”。
“小場”是什麼?
就是咱樓下的茶館,村口巷子裏搭個台子,阿珍阿強們“嘮嘮嗑”。
而“大場”呢?
觀眾和級別都非常隆重的場子。
比如春晚,這類面向更多人羣,更復雜圈層的大型舞台。
有些梗適合在“小場”説,有些梗不適合在“大場”説。
比如在廣東的“小場”,可能會聊聊如何烹飪福建人
而到了福建的“小場”,則可能變成如何躲避廣東兄弟的“追捕”
脱口秀演員小鹿的線下演出就是如此,
未成年人不許進入。
可能並不是有什麼18X的內容,而是此次演出的目標羣體就是成年人。
更精準,就更有趣。
對於不同圈層年齡的觀眾,
如果全都要,
可能就會像迪士尼的閤家歡電影,基本好看但一定不爽。
好比電影分級制度,
G級:適合所有人觀看
PG級:部分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
PG-13級:建議13歲以後的兒童觀看
R級:建議17歲以上觀看
NC-17級:17歲以下禁止觀看
脱口秀的“大場”,面對的是幾乎所有觀眾,一切細節和關鍵點都要面面俱到,相當於G級。
而如小鹿演出的最“小場”,則是NC-17級。
沒錯,脱口秀表演可能最刺激的部分,就在於它是一場可以很“小”的現場表演,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它的流量可以做到很私域。
但是,
隨着電視、網絡將其帶入大眾視野,無形中正在消磨掉脱口秀的“場”。
“小場”的內容,被網綜帶到了更大的“場”上。
原本小而精準的觀眾變得大而模糊,冒犯帶來的爭議也隨之增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楊笠。
一句“他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爆紅網絡,然而也帶來了很多爭議。
而又一句“男人還有底線呢?”更是眾人譁然。
儘管給她本人帶來了頂尖的流量,但在某種層面上也扼殺了她的未來。
連楊笠本人也説: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會太長,她要在短時間內掙儘可能多的錢。
流量變現,只爭朝夕。
所以翻開楊笠的微博,清一色的廣告。
那麼是什麼導致她這麼強的危機意識?
她太“大”了
脱口秀內容直指所有男性羣體,冒犯了太多人。
在《脱口秀大會》這類“大場”上冒犯觀眾,段子輸出單一,時間一長對觀眾來説難免產生審美疲勞。
同樣這也是如今網綜脱口秀的一大困境,當冒犯到了一定程度,只有更加毒舌才能脱穎而出。
如果做不好,會因為缺乏新鮮感產生疲勞;
觀眾對你的內容可預期,因為邊界劃在那裏。
就像一部永遠都至多停留在前戲的島國電影,期待何來?
儘管網絡大環境提升了脱口秀演員的曝光率,客觀上也限制了內容——必須考慮“大場”的輸出條件。
我們不能説這一定是脱口秀的“諸神之黃昏”,但如同那個需要面向大眾的乾淨“嘻哈”一樣,將一門小眾“藝術”變得大眾,有得就必有所失。
瓶頸清晰可見。
對脱口秀來講,或許屈原説的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長頸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