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播劇《冰雪之名》“不能懸浮”,沒有傳奇只有真實丨揭秘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娛樂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第二天,國家廣電總局重點指導項目、冬奧題材重點劇目《冰雪之名》在北京衞視、浙江衞視、江蘇衞視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同步播出。該劇以“中國和冬奧的四十年”為主題,通過講述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一家三代人與冰雪運動的情緣,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冬奧精神,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餘年的快速發展。 


該劇總編劇梁振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希望《冰雪之名》不僅能讓更多觀眾對冰雪運動產生興趣,推動全民健身;同時,也可增強大家與冰雪運動的命運感連接,書寫自強不息、不斷挑戰的人生。


《冰雪之名》上篇海報。


從冰雪運動,展現中國四十餘年發展


2020年9月,梁振華接到2022北京冬奧組委官方文化活動服務贊助商文投控股的邀請,以冬奧為題創作一部影視作品。此前,他曾以大時代為背景,創作過《理想照耀中國》《澳門人家》等反映時代變遷與平凡人命運連接的優秀作品。而冬奧,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同樣代表着中國追求奧林匹克精神的鏗鏘步履,見證了中國體育強國建設,也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縮影。因此,梁振華給自己提出了創作要求:不讓“競技”成為冬奧題材劇集的窠臼,不侷限於爭強好勝、勇奪金牌、為國家獲得榮譽,而是將冰雪運動上升至體育衍生的全民健身文化上,強調體育對人類生命力的延展,並展現時代的深度與厚度。


陳若軒和彭小冉飾演花滑搭檔嚴振華和李冰河。


首先是人與自然的對話。在梁振華看來,冰雪運動與自然之間的關聯,遠比其他運動更加緊密,大部分項目都需藉助非常具象的物理和自然條件才能完成。在這個意義上,冬奧競技也代表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因此,梁振華將《冰雪之名》的故事帶回到中國的東北黑土地上。在這片與冰雪最為貼近的自然環境中,曾孕育楊揚、王濛、武大靖、蘇翊鳴、任子威等諸多冰雪項目名將。


其次是冬奧與中國的命運共振。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二三十年前,迫切地需要通過金牌來證明國力,證明中華民族體魄的年代了。2022北京冬奧會想要展現的,更多是中華民族包容豁達的態度,以及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盡顯“大國風範”。於是《冰雪之名》分為《冰雪情緣》《冬奧夢想》兩個篇章,涵蓋了三代人的故事。上篇聚焦於上世紀80、90年代,主角是一對年輕人,想要通過短道速滑運動改變命運,於是執着地告別雪鄉,前往哈爾濱闖蕩。在多種力量驅使下,兩人成為了冰上雙人滑選手。他們在冰上盤旋、擁抱、自由飛揚,完成了一段有成功也有感傷的青春圓舞曲。冰雪對他們而言不僅是拼搏的存在,同樣成為家鄉的象徵。


嚴振華和李冰河刻苦訓練。


時光一轉,下篇來到了2018年,下一代從東北大城市出發來到冬奧會舉辦地北京,努力完成上一代沒有實現的冬奧夢想。梁振華表示,當下從事冰雪運動的年輕人在某種意義上,更多將其作為自己的熱愛,作為個性的釋放。三代人對競技的態度,對冰雪的態度,都與時代發展相呼應;三代人在冰雪運動的推動下,一步步走出家鄉,邁向都市,擁抱現代,也讓冰雪成為中國發展的載體之一。


歐豪飾演速滑小將嚴陽。


“冰雪運動的發展軌跡,跟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似乎是吻合的:一步步告別封閉,走上開化,走向現代化和國際都市。所以《冰雪之名》其實是以冬奧作為‘精神背景’,以競技作為情節線索,但更多想讓觀眾看到社會、時代、國家的變化。”梁振華表示。


選擇刻畫短道速滑、雙人花樣滑冰運動


縱觀冬奧類影視作品,冰上運動是絕對主角,其中曾在中國有三十餘年發展底藴的短道速滑項目,備受觀眾喜愛。據悉,過往冬奧會中中國隊摘得的13枚冬奧金牌,有10枚都來自於短道速滑項目。截至2月9日,在正在舉行的2022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也已在短道速滑項目上收穫兩金一銀。


《冰雪之名》同樣刻畫了短道速滑,以及另一箇中國隊的優勢項目冰上雙人花樣滑冰。梁振華認為,這兩個項目中國觀眾更為熟知,且具備更為明顯的競爭關係與評判標準,這降低了人物關係的塑造難度。“相較之下,雪上項目對普通觀眾比較陌生,在故事中,圍繞雪上表演項目展開戲劇敍事的空間也比較小。”但《冰雪之名》同樣也突破性地展現了跳台滑雪項目。該項目雖然中國起步較晚,但2022年也已獲得多項冬奧會賽事的參賽資格,擁有諸多年輕血液,是未來的潛力項目之一。“‘冰’和‘雪’在我們的戲裏,不僅是運動,也是自然精靈的化身,所以缺一不可。”


選定了項目之後,梁振華曾與主創團隊輾轉北京、長春、吉林、哈爾濱、黑河等多個與冰雪結緣的城市,花費了三個月左右考察並採訪了眾多我國第一代冬奧運動員、世界冠軍,以及國家隊教練、在役運動員等,並將他們的真實故事轉化為戲劇元素。例如,《冬奧夢想》篇章的主人公嚴陽,是從地方俱樂部入選短道速滑國家奧運訓練營,從女隊員的陪練一路奮進到正式隊員。據悉,中國短道速滑名將武大靖在2010年入選國家隊後,便是從女隊陪練做起,而後成為正式隊員並問鼎奧運冠軍。“本身男運動員作為女隊陪練,戲劇性就很強,同時也是真實存在的情況,就很符合我們戲劇的需要。” 


但《冰雪之名》並未侷限於塑造運動員,觀眾在劇中還可以看到冬奧會籌備、場館修建、首鋼搬遷等諸多具有時代意義的故事,以及奧組委成員、冬奧志願者等諸多為北京冬奧會努力的幕後英雄的身影。比如,劇中嚴陽的叔叔嚴森林,積極從事冬奧體育場館改造工程;前速滑選手唐劍,退役後投身到了冰雪運動產業並且創辦了冰鞋廠。“冬奧的主角不僅是運動員,而是一個生態。這些人物羣像會讓整個故事豐富起來,這也是同類作品中比較少見的。”


梁潔飾演短道速滑女選手金瑩。


將競技與生活相平衡,將冰雪與命運相連接


在走訪冬奧運動員期間,梁振華最深刻的感受是“真實”。這些拼力一搏為祖國而戰,有諸多榮譽、金牌加身的運動員,從不認為自己的經歷有多傳奇,反而,大部分人不太願意去講述自己的生活。在他們看來,運動員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地艱苦訓練,一次次突破自我,在機械性的重複中產生最直接的超越自我的力量。


“他們砥礪奮進、永不言棄的奧運精神太值得我們敬佩了。但如果我們寫一個競技題材,都在談賽場、談輸贏,那勢必變得很單薄。”在梁振華看來,精彩的競技瞬間在真正的賽場中,觀眾已經感受得太多,且遠比戲劇更為震撼。因此真正吸引人的,還是走上賽場前的故事。比如,葉喬波是如何為中國實現了冬奧運會獎牌‘零’突破的?申雪、趙宏博是如何成為組合並贏得冠軍的?


這也是為何《冰雪之名》中塑造了“雙人滑組合”嚴振華與李冰河因花滑結緣、相戀,兩人共同努力相約冬奧賽場,卻經歷家庭阻撓等種種波折,最終分道揚鑣,嚴振華獨自轉向短道速滑繼續奮鬥。“競技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塑造一名運動員,只有運動,而生活、情感全部割棄掉,忽略了他們對幸福的訴求,那和世界當下對中華文明發展的理解也並不吻合。”


但梁振華表示,《冰雪之名》不會打着競技和冬奧的幌子拍成只談情説愛的偶像劇,“冬奧題材不能懸浮。這些運動員都是年輕人,在青春風華的時代,自然有愛情的表達,尤其圍繞雙人滑這樣的項目,書寫愛情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樣也濃墨重彩寫親情、友情、師生情、故鄉情、愛國之情。《冰雪之名》會盡力多角度還原冰雪競技生態,而不是隻包裝冰雪外衣而已。”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資深編輯 佟娜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