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品“喜頭悲尾”模式源頭在哪兒?開心麻花起到了帶頭作用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娛樂

相聲行業發展道路有些跑偏之後,小品行業也有跑偏的趨勢,不僅網絡段子化和相聲行業同樣嚴重,還出現了相聲行業沒有的“喜頭悲尾”模式,讓眾多喜劇愛好者大跌眼鏡。

就因為相聲和小品兩個行業接連拉胯,才給了脱口秀行業成長的空間,如果説相聲行業風格跑偏越來越像二人轉還可以找德雲社那些流量藝人理論理論,小品風格跑偏該找誰呢?誰是始作俑者?

一、肯定不是春晚

有些網友將小品“喜頭悲尾”模式的起源歸咎於春晚,這其實是不恰當的,人家春晚從一開始就主推的是正能量作品,你可以通過正向頌揚正能量,也可以通過反諷和揭露弘揚正能量,總之,人家春晚從來沒希望大年三十晚上全國觀眾跟着演員一起哭。

而且,春晚有接近四十年曆史,但小品界的“喜頭悲尾”模式大行其道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現象,這肯定不是春晚的鍋。

那小品界的“喜頭悲尾”模式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

二、小品的“返祖”現象

小品本身起源於戲劇學院的課堂,是表演專業學生學習和排練的產物,原來的小品就是看劇情設計和演技,有點兒類似現在的綜藝《我是演員》。

當然,在表演系學生們的小品裏,悲劇是比較容易出效果的,喜劇不僅難度較大還顯得有些淺薄,因此悲劇在小品裏本身佔比就比較高。

比如經常以喜劇演員形象出現在影視劇裏的傅彪,他當學生時就曾設計過一個很牛的小品《上墳》,一個人,坐在一座“墳頭”前,點燃兩根煙,一根自己抽,一根放在“墳頭”上,默默抽完。沒有台詞只有表演,催人淚下。

所以,小品界出現的“喜頭悲尾”和相聲界的二人轉化還是有本質不同的,相聲界那是借鑑了二人轉的搞笑模式,小品的“喜頭悲尾”本身也有返祖的成分。

三、開心麻花的帶頭作用

筆者認為,近幾年小品界的“喜頭悲尾”模式走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的《歡樂喜劇人》第一季,尤其是開心麻花的系列作品。

在那屆喜劇綜藝裏,開心麻花不僅奪冠還拿出了多個極其經典的作品,比如《熱帶驚雷》、《超能英雄》、《爸爸爸爸爸爸》和《小偷在哪兒》等。

這幾個喜劇作品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就是喜劇開頭,悲劇或者接近於悲劇結束,《熱帶驚雷》中魏翔向媽媽告別的場景,《超能英雄》中各位超能英雄的落寞背影,《爸爸爸爸爸爸》結尾尋找孩子的眼淚,《小偷在哪兒》中卓別林的無奈和辛酸等等,都非常讓人感動甚至為之潸然淚下。

但是,哭歸哭,你還不能將開心麻花這些作品簡單歸於“喜頭悲尾”系列,因為開心麻花是一個話劇團隊,人家的小品本身帶有比較濃厚的話劇色彩,因此相對於普通小品來説比較有內涵也比較高級,站着就把笑給搞了,還有一個發人深思的結尾,非常棒,堪稱小品界的奢侈品和高端貨。

在開心麻花的帶動下,《歡樂喜劇人》第一季中的其他演員也有類似的“高級貨”作品問世,比如小瀋陽團隊從韓國“借鑑”來的《新上海灘》同樣結尾催人淚下,喬杉修睿的年代劇也是如此,後來宋小寶團隊還“借鑑”了喬杉修睿一回。

所以,筆者認為,國內小品界的“喜頭悲尾”模式最早應該是從開心麻花開始的,他們起到了重要的帶頭作用。只不過,一開始大家的目標是學習開心麻花,讓自己的喜劇作品更有內涵,顯得更高級。

然而,到了最後包括開心麻花在內的從業人員創作水平越來越拉胯,才出現為了悲而悲的“喜頭悲尾”模式。

四、《你好,李煥英》的示範效應

提到“喜頭悲尾”模式,雖然大多數小品演員都是向開心麻花學習,但真正讓“喜頭悲尾”形成規模化效應的則是大碗娛樂賈玲在2016年的小品《你好,李煥英》。

這個小品的設計和開心麻花那些卓別林等高級貨不一樣,開心麻花的目標是有內涵和發人深思,而《你好,李煥英》從設計開始的目標就是笑中帶淚,也就是衝着悲劇結尾去的。

由於《你好,李煥英》的大獲成功,不僅讓賈玲和張小斐一炮而紅,還引發了小品行業內大量的跟風模仿,也就是從2016年開始,小品界的“喜頭悲尾”作品越來越多直到一發不可收。在這中間,《你好,李煥英》起到了極大的示範作用,讓同行看到了原來“喜頭悲尾”這麼有前途這麼有流量。

當然,不是説小品不能有悲劇結尾,就像傳統相聲也有讓人聽完了跟着哭的經典作品一樣,這玩意最大的問題是氾濫,物以稀為貴,多了不僅不值錢,甚至還要賠錢(讓觀眾反感)。

歸根結底,創作水平的低下,跟風創作的淺薄,創作思路的狹窄,都是“喜頭悲尾”模式盛行的深層原因,觀眾和媒體對“喜頭悲尾”小品的熱捧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