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學津生命中最後的故事,三婚妻子在他病中與他結婚,感人至深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娛樂

張學津此人如同他唱戲的功底一般,是個雍容大度的人,這不是對他的形容,而是實打實的陳述。在不幸罹患上丙肝導致京劇事業中斷之前,張學津無論在師承“馬派”唱腔上,還是在獨樹一幟的創新流派上,都稱得上一方翹楚。

疾病不僅讓他早早地敗下了嗓子,不再意氣風發,更讓他遭受了情感上的打擊,乃至隨後近二十年的時間,張學津都在孤獨中浮沉。

張學津

任何一個人在經歷事業和情感雙重打擊之下,都可能走上心靈的絕路,而張學津在彌留之際,有着不捨、遺憾、愧疚和感激,唯獨沒有怨恨。即使生命之火即將燃盡,他仍然滿懷安慰,感謝那個陪他走完剩下的時光,將他從彷彿無盡孤寂般的歲月中拯救的人。

張學津一生跌宕起伏,在其生命的最後時刻,和三婚妻子一同演繹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悲傷戀歌。作為他生命中最後的妻子,張麗敏在他病中和他結婚,選擇用不離不棄去詮釋對彼此的愛戀。

張學津

埋葬逝去的輝煌時光

1983年,張學津和相識三個月的電影演員宋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宋佳當時剛滿21歲,與42歲的張學津是一對老少配。

當時的張學津任職於北京京劇團,正值順風順水之際,有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往往一場演出結束,掌聲與歡呼如暴風驟雨般,擊打在宋佳的內心深處。

對宋佳來説,張學津一方面彌補了她童年缺失的父愛,對她疼愛有加,另一方面,事業有成,意氣風發的張學津,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世界,都極大的滿足了宋佳對婚姻的期待。

而對於張學津來説,能夠迎娶這樣一位年輕貌美且富有魅力的女性,同樣是分外的滿足與幸福。

宋佳

在這段婚姻之前,張學津曾有過一位原配妻子,兩人相識於青年時代,共同追求藝術的青年男女彼此欣賞,一見鍾情,而後又在婚姻生活的摩擦下平淡收場。

或許因為曾有過一段遺憾的過往,張學津十分珍惜與宋佳的婚姻生活,即使外界經常不看好他們,認為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嫁給比自己大這麼多的男人,必然是貪圖富貴的。

幸福生活的戛然而止發生在一個平常的日子裏,張學津被女兒不小心踢翻的熱水燙傷,在醫院輸血的時候意外感染了丙肝,誰能想到,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意外,徹底中斷了他在未來京劇表演生涯上繼續大放異彩的可能性。

張學津

當時的醫療水平無法治癒丙肝,且這個病具有傳染性,為了緩解病情,在宋佳的陪伴下,張學津奔赴各大醫院尋求幫助。兩年的求醫生涯,宋佳每天都擔心自己和女兒會被丈夫傳染,而這份擔驚受怕也落在了張學津的眼中。

很多人説張學津是因為善良,所以將宋佳從自己的婚姻牢籠中解放了出來,但是對於張學津來説,或許是自己的驕傲無法繼續維持這份門面上的感情,亦或許他清楚的知道無法再給與年輕妻子想要的幸福。

張學津沒有責怪任何人,他豁達地選擇放手,獨自承擔疾病壓身的苦悶。這段失敗的婚姻對張學津的打擊是無法言喻的,也讓他在之後的獨居生活中,對感情的慰藉既渴望又畏懼。

張學津

生命之花的再度綻放

在二十年孤寂的獨居生涯中,張學津在感情上雖然失去了寄託,但是對京劇事業始終十分上心,雖然自己無法像從前一般在舞台上盡情表演,但是仍然可以為京劇事業做出貢獻,張學津將自己的熱忱盡數投入在了京劇的推廣與宣傳上,同時盡心的指導自己的學生。

甚至是一個外行人,只要對京劇感興趣,肯學認真,張學津都會不停地示範和教導,而在這時候幫忙搭檔表演的,正是曾拜師於張君秋先生,也就是張學津父親門下的“小師妹”張麗敏

張麗敏雖然並沒有從事京劇相關工作,但是對京劇的熱愛卻一分不少,對這位比自己大二十二歲的兄長一直照顧有加。面對張麗敏的貼心照顧,張學津冰封的內心漸漸融化,孤寂的靈魂一直都渴望着愛與關懷。

張君秋

張麗敏是一位温暖柔和的女性,她善良而又知性,對藝術的熱愛又使她多了一份敏感,面對這位認真寬和,悲傷孤寂的兄長,張麗敏總希望能多給予他一些温。另一方面,她也被張學津對藝術工作的信念和熱情所感動。

在之後的一段相處中,兩人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心照不宣,經常是哪裏有新開的戲便相約一起去看,端莊嫺雅的張麗敏與温柔紳士的張學津探討着京劇藝術,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有一次兩人蔘加完一個活動,離開活動場館的時候,張學津不慎被絆了一下,差點摔倒,嚇得張麗敏馬上過來攙扶,看着張學津略帶狼狽的笑着説謝謝,張麗敏的心中充滿了疼惜。

確定心意是由張學津開口的,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剛建成的水立方體育場館邊,對着與自己一起散步的張麗敏説:“你看這廣場上雙雙對對的,若我也能有個伴兒就好了。”

張學津張麗敏

張麗敏説:“那就找一個唄。”

“我找好了,就是你。”張學津認真地看着張麗敏説到,面對她的思慮,更是將自己十年前就對她頗有好感卻一直不敢表達的心意説了出來,張麗敏低下頭,眼眶有些酸,嘀咕着怎麼不早點説呢,白白浪費了十年。

一語成讖,或許命運的確鍾愛遊戲人間,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張學津和張麗敏之間的快樂時光竟是如此短暫,在兩人彼此確定關係之後,張學津被確診了肝癌。

張學津

張麗敏拿着確診報告書,哭得撕心裂肺,她心疼那個好不容易擺脱了寒冷徹骨的孤獨寂寞,正準備和她一起迎接幸福人生的男人,也為自己不公的命運感到悲嘆。

張麗敏哭完一抹淚,將張學津帶回家中,告訴張學津想要和他結婚的決定,張學津從這個女人的眼中看到了堅定,到了這個歲數,他早已不會因為愚蠢的自尊心去放棄一段真摯的感情了,領了結婚證後,兩人低調的生活了一段時間便順其自然將這件事告知了弟子們。

往後的日子,弟子們成為了兒子們,連帶着自己的妻子,一家人和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張學津

掙來的五年

婚後張麗敏為了讓丈夫解開心結,徹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明知丙肝有傳染的風險,仍然與其同桌吃飯。

生活中,張麗敏對張學津照顧得無微不至;興趣上,兩人仍保持着從前的習慣,張麗敏的細心的陪伴,使得張學津對生的渴求越發強烈,他打開了心門,變得開朗熱烈,偶爾還能上電視露個臉。

為了妻子也為了那些關心自己的人,他努力地保持着精神狀態,堅強而又快樂的活着,而正是因為妻子和家人給予的支持,讓張學津在被醫生判了“死刑”之後,延續了五年幸福快樂的生命。

張學津

一代京劇藝術家的落幕

2012年12月21日,張麗敏站在病牀前,小聲安慰着彌留在即的張學津,他的女兒張楚楚正在趕來的路上,而張學津最終沒能等到女兒,在妻子和弟子的圍繞下,離開了這個世界。

張學津去世前,曾想把遺產都留給張麗敏,用以感謝她對自己的照顧和陪伴,然而張麗敏堅持拒絕了這份遺產,並要求張學津將遺產交給女兒張楚楚,張麗敏唯一求的,便是能在百年之後,與自己的丈夫合葬,將那一半的名字用金筆描上。

張麗敏

從獨善其身到兼濟天下,張學津的京劇傳承

張學津於1941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父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母親也是一位優秀的河北梆子演員,童年的藝術薰陶、得天獨厚的天賦加上多年藝校學習打下的堅實基礎。

二十三歲之齡,便憑《箭桿河邊》中的一段“勸癩子”得“反二黃”,風靡了整個北京城。張學津的京劇生涯中,排演過多部京劇作品,參加過全國巡演,隨團去過比利時、盧森堡、英國等多個國家訪問,因病退出舞台以後,更是時刻為京劇傳承的發揚光大殫精竭慮。

張學津鼓勵弟子傳承馬派,將所有的精力用在京劇教學和錄製音配像工作上,在後半生的藝術工作中,他完成了馬派五十餘出音配像的工作,創作出帶有示範性和標本性的京劇馬派表演典範之作。

張學津

張學津的一生,有過拼盡一切的追求、眾人追捧的成就、羞澀青春的愛情、激情盪漾的時光,也有過夢想破碎的煎熬、痛苦寂寞的歲月,更有過一份平淡美好的感情,有過一個人,願意為他付出所有。在歷經坎坷之後,於終結之前得到慰藉。

張學津之於京劇,無論是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他,抑或是在學術上殫精竭慮的他,都將這份事業發揮到了極致,而他的愛情,比他的事業更為跌宕,在追求真愛的道路上,張學津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張學津對張麗敏的感情,可能無法只用愛情來總結,這其中包含了太多複雜的的感情,有依戀,有感激,也有歷經千帆後對平淡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張麗敏用行動來詮釋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