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但也不是第一次了。
從《吐槽大會》第一季·真第一期被封,《吐槽大會》自上線以來,就一直帶着爭議。
吐槽得狠了,明星嘉賓不開心,甚至明星的粉絲也不開心;
吐槽的尺度小了,則觀眾不開心了,直接吐槽節目叫什麼吐槽大會,乾脆改名叫洗白大會吧。
《吐槽大會》原本在第三第四季的時候,就有一些觀眾這樣説了。
所以,來到了第五季的《吐槽大會》終於迎來了改革。
儘管有人説戰隊制顯得有些不痛不癢隔靴撓癢,但起碼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節目改變的決心。
所以,在第五季之中,可以看到“德雲社的失業演員”閻鶴祥、知識分子許知遠、人物訪談記者易立競,“人間油物”張大大等等。
在這些新生力量加入之後,《吐槽大會》第五季的口碑,確實要比前兩季要好。
這也是歸功於閻鶴祥許知遠易立競這些外人人員,在脱口秀演員之中產生鯰魚效應,迫使笑果的藝人需要出更好的文稿。
因為,他們的表演實在是太符合觀眾對於“吐槽”的印象了。
然而在這樣的口碑之下,伴隨而來的卻又是爭議。
拿着人家不想面對的事情,反覆開玩笑,情商真的有夠低的,這種節目真的有夠低俗的。
估計李誕看了這些評價,也會想吐槽一句:
尺度小了,你們説是洗白大會;
尺度大了,又説是低情商,還會惹明星不開心;
真是人間不值得!吐槽不值得!
那麼,作為一個以“吐槽”命名的綜藝節目,應該要如何迎合觀眾呢?
由於《吐槽大會》和《脱口秀大會》都是笑果文化出品的。
所以,很多人下意識地將《吐槽大會》上的“吐槽”當做是脱口秀表演。
雖然表面上是這樣,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着細微的差別。
脱口秀表演雖然主要也是以諷刺為主,但是在《脱口秀大會》上,往往都會選定一個主題來讓演員進行寫稿。
換句話説,《脱口秀大會》的脱口秀表演,雖然依然會有演員進行諷刺,但卻少了幾分針鋒相對的意味,反而成了一種“價值觀輸出”的方式。
這也是語言類綜藝節目一貫以來的做法。
但是《吐槽大會》則不同,從名字上來看,就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一檔專門以“吐槽”為主的綜藝節目。
在前兩季之中,就打出了“吐槽是門手藝,面對需要勇氣”的廣告語。
就已經説明了這個問題。
何為吐槽?
高情商:諷刺!
低情商:逮着你的黑歷史一頓輸出!
換句話説,在吐槽大會之中,就是以一種搞笑的方式説一些“低情商”的話。
在第五季之中,雖然出現了很多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表演。
比如許知遠作為知識分子的降維打擊,又比如閻鶴祥的表演,都能夠讓觀眾就捧腹大笑。
雖然誰的表演最好,還不一定説的準——即使在現場有着投票,但在網絡上卻有着相當的爭議。
但如果提及誰的表演最讓觀眾舒暢,或者符合《吐槽大會》,那麼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易立競。
易立競由於“審問式”訪問,雖然吃瓜羣眾看到明星被追問到慌張的樣子十分感興趣。
但同樣也有部分人認為易立競的情商低,專門問別人不想面對的事情。
所以,當易立競來到了一個以吐槽為目的節目的時候,節目效果自然就來了。
事實上,不管是脱口秀的諷刺,還是吐槽大會的吐槽。
這樣大張旗鼓地把諷刺放到枱面供人賞玩,對於一向提倡以和為貴的中國人來説,也是一件新鮮的事情。
像極了平常在街頭巷尾發現三姑六婆吵架,然後選擇圍觀的吃瓜羣眾。
但是在脱口秀本身的發展,從原本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和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注,成了現在具備更多的喜劇色彩和娛樂化。
本身就是需要吸引眼球的元素存在,那麼明星藝人的黑歷史,自然就十分符合吃瓜羣眾心裏的點了。
至於吐槽的尺度,本身節目組的編劇就會和明星事先溝通好,哪些點可以説哪些事可以諷刺。
若非如此,明星被諷刺得掛不住臉,恐怕就會造成錄製事故了。
換句話説,所謂的低情商,其實都是事先排演過的。
至於粉絲和觀眾,所做的,並不需要苛刻地要求太多,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搞笑節目。
能夠逗笑我,那我就哈哈大笑,順便給節目點個贊,也是可以。
但若是不能逗笑我,那就直接關掉視頻,甚至在彈幕上説一句,不喜歡這個節目,也是可以的。
別用情商捆綁吐槽,也別用情商捆綁節目。
因為在一檔註定是要媚俗要diss的節目之中,要求情商,這本身就是一種沒有智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