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房是我造》;第一次嘗試這種類型的電影。中間大量穿插藝術性的作品以及似乎深奧晦澀的對話,奇怪的讓人對於男主的暴虐行為提高了接受度,不知該如何去評價。《此房是我造》延續了特里爾對人性陰暗方面的極限探討,電影表達了一個哲學化的觀點:地獄與天堂之間,曾經是有一座橋連接點,現在的橋雖然斷了,但依然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從地獄來到天堂。
2、《追兇二十年》;挺有意思的故事,90年代的港片還真是風格各異。精神S精神M調教養成爆頭血漿,還真有出我意料受到驚嚇的場景。為了謝君豪看的,斯文敗類衣冠禽獸演得我背脊發涼,演技太好了啊,對比之下週海媚演技可真爛。
3、《惡魔蛙男》;前段時間為自己學日語半途而廢找到一個絕佳的理由,眾所周知,語言的不同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不同,語言表現出的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嗯,聽他們説話那種方式就特別煩,沒勁,假模假式,拐彎抹角,造作,中二。 厭倦了“長大變態”都是因為“小時缺愛”。厭倦了每個“不近人情”背後都“情有可原”。 傳説中的小栗旬並沒有覺得多帥,日本馬景濤嗎? 最後一個鏡頭,隨着鏡頭的拉近,真是半身都麻了。
4、《理髮師陶德》;不愧為''史上最血腥的歌舞片''和''最高雅的變態殺人狂電影''。故事其實很簡單,但是哥特的氣質實在太迷人了,而且波頓拍得太有張力了好幾處都讓人心跳加速。人物的關係挺複雜的,塑造得也很棒,看完後仔細一想真的挺揪心的,那個時代的社會真的有一種獨特的迷人的黑暗。要説唯一的缺點,就是歌唱的部分真的不太行。
5、《沉默的羔羊》;那個年代大名鼎鼎吧,其實同時期出品,勇敢的心應該更有説服力!堪為經典的外國犯罪懸疑片,食人魔和割皮異裝癖的犯罪形象塑造到位,其中最後的幽閉窺探拍攝法值得學習,就是感覺開頭和結尾的情節波瀾小,只有中間部分算是激起了浪花。
6、《人皮客棧》;後背發毛。血腥部分,開頭的椅子算全片標誌性物件了(另外還有那個狗頭符號),後面的剪腳筋、挖眼球,我在其他片中沒有看到過。恐怖感除了血腥、真實性,還有一點是歐洲的孩子,幾次被小孩子嚇到,那個眼神和語言,天生的暴戾溢於言表。結局不錯,男主逃出,看到醫生繼而跟進廁所報仇,普大喜奔。總體好於我的設想。
容易被忽略的6部恐怖片,你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