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網小藝訪談》系列之十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今天,我們來講講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PK”。先介紹兩位重磅嘉賓: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Chapter1

“PK”背後的真相


網小藝:有人把網絡電影看作院線電影的“降級產品”,您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S sir:院線電影是什麼?網絡電影是什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與聯繫?等一下,先搞清楚二者的概念,再“PK”也不遲。拋開官方的定義,我們看一下構成兩者的基本要素: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網小藝:確實,相對於網絡電影的移動化、即時化呈現方式,院線電影的大銀幕展示、專業設備放映等對影像的要求更為苛刻,所以自然會產生“網絡電影是院線電影降級產品”的看法。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S sir:再來個對比圖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院線電影的“專注”屬性


● 院線電影一次生產多次複製分發的模式,導致固定成本高企。這就迫使生產者將創作過程視為不可逆轉的單向旅程,因而,精益求精、字字珠璣便成為行業的共識,審美水平、製作工藝、團隊作業、全力以赴,缺一不可。


觀眾們在固定空間中欣賞影像,如同沉浸在一場帶有狂歡色彩的放映儀式中。但是,審美是會疲勞的,觀眾的精力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消散。因此,院線電影必須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細緻入微、波瀾壯闊和扣人心絃的敍事,充分攫取觀眾的注意力。


近年來興起的數字化製作是對影像的加持,壓縮了成本,但並沒有對美學表達構成衝擊。


總的來説,院線電影是圍繞影院展開的,時間和空間的確定性決定着影像的呈現方式。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網絡電影的“自由”屬性


● 網絡電影是網絡空間的信息承載和影像呈現。它是從數字化開始的。製作設備的迭代,意味着成本的收縮,也意味着生產力幾乎沒有束縛、沒有邊界。


同時,放映終端的移動化、智能化、便攜化和大眾化極大地降低了用户的收看成本。雖然分辨率也在不斷提升,但對於影像的呈現,小屏幕還是有一定侷限性,對聲音的訴求也受限於設備的配置,無法達到院線電影的影像製作水平。


網絡電影不需要獨立的發行放映渠道,互聯網的普及和性價比的提升,幾乎使得每個個體都成為潛在用户。也就是説,網絡電影失去了院線電影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束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李瑋:網絡電影是隨着互聯網平台的發展而孵化出來的具有生產週期短平快、生產內容適配於網絡平台用户需求的產品,起步時間不長,已取得一定成績。


反觀世界電影史,黑白到彩色,無聲到有聲,每一次技術提升後影像介質發生變化,導致短時期內質量低下、業內不認可,甚至集體抵制新技術新產品的情況。但時間證明,這樣的介質變革最終帶來了新的有價值的藝術產品。


網絡電影也是如此。它改變播放介質的同時,顛覆了原有的觀影情境,使電影從原本“漆黑環境下被動的沉浸式觀看形式”及“羣體觀影社交屬性的娛樂方式”轉換為“個人可控的自由觀看形式”及“獨自(或少許幾人)觀影的情緒價值供應體”顯然,它也不同於伴隨式播放的、把人變為沙發土豆的電視,依然保留着一定的電影審美屬性。


但網絡電影也先天有其特殊性,對於藝術創作者來説,網絡電影提供了不一樣的創意土壤,讓他們可以展現“頭腦風暴”。從與用户的交互性來説,它甚至遠高於院線電影。在如今許多短劇創作中,就提供了用户可以選擇接下來劇情的形式。因而,從這一角度來説,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是非同質的,也不存在高低的對比。


Chapter2

“用户”在哪裏


網小藝:那麼,網絡電影的受眾“用户”相比於院線電影觀眾,有什麼特徵呢?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S sir:與院線電影對觀眾分眾化或者大眾化的訴求不同,網絡電影面對的用户兼具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確定性在於,互聯網用户與電影用户高度同源。得益於大數據技術和海量用户畫像,平台和創作者可以較為便捷地尋找和鎖定用户,可以選取圈層、性別、年齡等來進行精準推送。


不確定性則與網絡電影的自由度密切相關。正因為擺脱了時空的束縛,用户選擇、轉換、放棄觀看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使得用户黏性成為稀缺,網絡電影的“獲取用户,留住用户”的要求明顯提高,對節奏、鏡頭、台詞等的表達需要更加貼近網絡用户。這些都對網絡電影的審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藝術的審美性作為審美觀念的集中體現,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更是時代的。院線電影和現代主義相伴同生,網絡電影則是後現代的產物,與時代、媒介、社會發展密切關聯,充滿了個體表達、個性展現和主體意識的凝聚。多元的表達需要更多樣的審美體系來支撐,當下發展中的網絡電影的創作觀、審美觀、價值觀與院線電影、網絡劇集等互為支持,相互補充,統一於核心價值觀,正呈現出生機勃發的態勢。


網小藝:網絡電影近幾年發展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李瑋:網絡電影起步時間不長,已經取得一定成績。


一是整體質量有所提升,用户粘性不斷增長。《興安嶺獵人傳説》開拓了“民俗題材”的觀影熱情,一批科幻類型片蓄勢待發。2021年網絡電影市場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影片上新數量下滑28%的同時,但影片部均有效播放同比增長37%,行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二是單片質量取得突破,整體收益節節攀高。《掃黑英雄》《浴血無名川》《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點擊量達到千萬級的網絡電影屢屢出現。個別網絡電影的質量已經可以同院線電影媲美,放到院線播出也是不遜色的。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Chapter3

結語


網小藝: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我們來個小結吧。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S sir:通俗地講,院線電影如同牛排,需要較為精細的烹飪和頗具儀式感的享用;網絡電影更像漢堡,能夠較為快速的生產和更為隨意的消費。但牛排與漢堡並沒有高下之分,取決於烹飪者的水平和消費者的訴求。而且,二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邊界,更隨着技術或技藝的進展,逐漸模糊界限、含混概念。


一言以蔽之,能夠獲得用户和觀眾喜愛認可的,才是好電影。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網小藝:謝謝兩位老師的分享!我們聽到有人説,近些年來網絡電影同類題材扎堆,制約了它的發展。那麼題材真的是網絡電影的“陷阱”嗎?咱們下次再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3 字。

轉載請註明: 訪談 | 院線電影VS網絡電影:誰在歡呼,誰在吶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