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拿獎被罵,要拿獎的票房不行?《隱入塵煙》讓多少網友“臉紅”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娛樂

文|令狐伯光

最近中國電影市場正式迎來了暑期檔,但上前最熱的兩部電影一部是《人生大事》,另一部是剛剛上映的警匪大片《神探大戰》,雖然都弱了點但已經是當下國產電影市場的翹楚了。

這裏面其實還有一部“來頭不小”的新片,那就是李睿珺導演編劇,武仁林、海清主演的文藝片《隱入塵煙》。至於説這部電影來頭不小,倒不是因為主演有海清,而是它確實是一部交口稱讚的電影。

它在豆瓣拿下了8.2的高分,應該是2022年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同時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雖然最終沒拿獎,但已經是今年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取得成績最好的國產電影。

而看過電影的觀眾,還有各種媒體也是對於這部片的藝術誇獎有佳。

關鍵的是,前段時間2022年戛納電影節韓國電影人不是成為最大贏家,宋康昊拿了影帝,樸贊鬱拿了最佳導演什麼的,然後國內網上鋪天蓋地在罵國產文藝片不行,歐洲三大電影節見不到身影,再用《戰狼》《長津湖》各種各樣的嘲諷。

網友不是那麼羨慕“藝術性”高的韓國電影,結果2022年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這個藝術性獲得最佳成績的國產文藝片《隱入塵煙》上映了,現在上映4天票房還不足200萬,這説明了什麼?

莫言,《三體》國外拿獎引轟動?為何《隱入塵煙》票房卻不到200萬

這個答案之前戛納頒獎的時候我個人就講過了,現在全世界各行各業的重磅獎項仍然被西方把持,其它國家地區的作品一旦拿獎就會在世界上形成巨大的輿論宣傳效應,大多數普通人就是跟風裝一波自己也能欣賞藝術的潮流。

這就像當初中國的莫言拿下了“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的《三體》拿下“雨果獎”一樣。

實際上大多數人壓根是不喜歡和“流行”無關的藝術作品的,因為藝術這玩意兒確實是有一定的門檻的,它需要學習、培養和積累。當然獎項又能將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向公眾宣傳一波。

觀眾欣賞了藝術陶冶了情操,作品賺了錢可以再追求藝術,也屬於“雙向奔赴”吧。

不過,全世界那麼多重磅的獎項,作品不是拿了獎就萬事大吉。文藝作品能否受市場,還有觀眾甚至更高層面的歡迎和引爆輿論,我認為是作品只有達到這個國家地區當時社會環境脈絡的某個點,最終才有可能點燃輿論的浪潮,我們仍然以《三體》和莫言為例。

2012年,莫言拿獎是因為他是首個獲得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這個背景則是開放以來80,90年代以莫言,陳忠實,餘華,賈平凹,劉震雲等等,就是那批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影響,誕生的文學受到西方獎項最高層次的肯定。

那個年代中國和美國,還有西方的關係和現在又完全不同,所以引爆了輿論。

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拿到美國雨果獎的歷史背景有些類似,只是這個作品從嚴肅文學變成了科幻這種流行文學,而且《三體1》能拿獎大家都知道是因為作品有“那個”的描寫,這個已經是公認的西方藝術獎項看重的東西。

2022年,因為中國國力的持續崛起,同時中美,中國和西方的關係變化巨大。開成的主流輿論環境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崛起,這個點就完全不同了。

劉慈欣的《三體》如果在今年拿獎應該也會爆,我猜測效應會有一些減弱,但肯定還是會引起中國文學界和社會的輿論轟動。但2022年莫言再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嗎?這個答案相信不用我多講吧。

這個絕大多數國際拿獎的藝術作品因為沒有“流行”的那個點,最終都會處於無人問津的情況。也就是獎項並沒有帶來多少宣傳效應,觀眾也不願意看它陶冶什麼情操,最終就形成了一種“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就以電影來講這個“叫好不叫座”才是常態,形成輿論效應雙向奔赴的才是特例。

好評如潮,海清“毀容式”演技?《隱入塵煙》為何叫好不叫座

《隱入塵煙》就是這樣一部註定“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別説它最終沒有拿下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如果拿了宣傳效應應該會強一點,但我敢打賭哪怕它拿獎了,《隱入塵煙》票房也不會比現在好多少。

《隱入塵煙》的故事劇情非常簡單,講的就是講述西北農村,兩個被各自家庭拋棄的孤獨中年人相濡以沫的故事,就是一對底層農民夫婦從陌生到熟悉,從相知到相守的故事。

這種文藝片現在註定不會有多少人看的,除了它不契合輿論環境那個點。也就是什麼拍中國落後農村送海外電影節參選,這幾年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內對於這種作品的輿論爭議越來越大了,連莫言都拉出來罵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達的內容,這電影已經是中國發展下一種過去式的表達,準確形容很像8090年代式的農村現實主義作品。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的中國城市化率已經到了64.72%,這個城市化已經很高了。

美國的城市化率有82%,日本最高顯示有90%,幾個歐洲大國也和美國差不多。

中國這個城市化率在世界上已經很高了,雖然不如發達國家但這也是中國正在發展的地方。城市化率高的背後就是中國農村的居民越來越少,倒不是説現在農村還沒有《隱入塵煙》男女主角這樣的農村夫婦。

問題是看電影最大的羣體是什麼呢?答案是進入縣城和大城市的年輕羣體。

這個城市化率的背後是80後,90後,特別是95後和00後這三代年輕人,很多人已經就是城市出身的了,這些年輕人苦惱的現實主義,要麼是大國工業化的崛起,要麼就是資本異化下的996,高房價等等問題。

前者還出了《戰狼》《流浪地球》這種作品,後者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國產電影。

這三代年輕觀眾對於農村,農村生活和農村人面臨的精神苦難是沒有什麼經歷的,當然因為血緣和文化傳承的關係有鄉土情懷。但除非你能拍得像《山海情》那樣熱血,幽默又具有現實主義,大家才會喜歡看。

(電視劇裏還有《父母愛情》等等作品,但這種電影很少有拍得這麼好的)。

《隱入塵煙》一看就是那種節奏緩慢,人物苦巴巴的,故事劇情和角色很晦澀無聊的農村文藝片。這種沒有“流行氣質”表達的文藝作品,再加上沒有契合時代的這個點,不受到年輕觀眾喜歡是很正常的,電影票房不行也很正常。

這裏甚至提出一個猜測:《隱入塵煙》評分不是挺高的,觀眾就是媒體人和某些影迷,他們到底是真的被打動了打了高分,還是帶着一種獵奇的心態為了“裝文藝逼格”打高分,這個真的很難説。

我自己就是農村出來的並且對於影視方面有一定的積累,當然挺支持拍這種電影,但仍然不喜歡這種電影,因為是真的挺無聊的。

拿不到獎被罵,差點拿獎的票房不行?《隱入塵煙》讓多少人“臉紅”

《隱入塵煙》票房不行可以説是必然,我個人也不太喜歡這種電影,這個文化表達是人們精神需求投射的影子,它和社會環境是平行的。現在的中國城市化率已經很高了,年輕人有更多的苦惱和煩勞,但是反應他們精神需求的片子還沒有。

對於表現農村的片子,大多數人倒也不是不支持,但表達上面應該是趨向於要豐富多彩,畢竟大多數人眼中的文化就是娛樂。你能拍得有趣,節奏明快,還表達現實主義大家也喜歡看,像電視劇的《山海情》。

但中國電影領域這種片子多數還是《隱入塵煙》這種苦哈哈的文藝片,觀眾不喜歡看反而是正常的。同時因為發展關係形成的輿論環境,拿這種電影去海外拿獎帶來的爭議,也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既然你有拍這種文藝片去海外拿獎的自由,主流觀眾也有批評的自由對吧。

你要問我支持不支持這種文藝片,我當然還是支持的。不能因為不符合時代脈絡和去海外拿獎。我們就要忽視這些羣體,不支持這種電影拍出來對吧。但是某些支持的觀眾,往往要拔高到深層次的什麼現實主義,什麼反應現實問題之類的。

那我希望的就是作出實際行動的人比看客多,畢竟看客看完只會自我感動,把別人的苦難當做自我精神道德的安慰劑(特別是某些文青和影迷)。你們不是講現實主義嗎?你們不是講反應現實問題嗎?

結果反映現實的電影當更高級的自我娛樂,實際行動的還是得靠官方——

最後,《隱入塵煙》我是不太喜歡的,因為我看不見現在農村的真實,只覺得這是兩個在當前農村都很稀少的人的悲涼和温情,它都不是現在廣大農民的現狀。連廣大農民觀眾都代表不了,這個電影的立意還能代表什麼呢?

你要表達小眾就表達小眾,甚至去海外拿獎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某些人非得拔高到追求現實主義和反映什麼問題,那也別怪數量廣大觀眾不買賬,因為他們的生活不是這樣的,對於這種電影沒有什麼共情。

你一個唱兩個西北農民情感的民謠,某些人非得吹代表了華語音樂,這不扯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