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檔期,憑着社會學家李銀河的強勢“帶貨”,以及話題本身的爭議性,電影《我的姐姐》成為各大平台的話題焦點。
今天早上,連食堂裏的大叔大媽都在討論該片,並且由此談及自己的姐姐以及自己做姐姐的時候,我就知道,有必要開一篇文章,專門談一談了。
我想説,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所以圍繞“父母雙亡,姐姐是否要撫養弟弟”、本來比較獨立的女主角為何會有暗示繼續撫養弟弟的“開放式結尾”的討論,也就失去了意義。
為何這樣説?談幾點看法:
一、不要“架空”討論話題的基礎條件現在的輿論議題很喜歡“架空”討論話題,而這種“架空”看起來好像很熱鬧,實際上除了口水戰,並不能提供什麼有價值的內容。
“架空”討論有兩種類型:
1、去討論主觀情感的對錯問題。
今天有一個自媒體平台,給我發了一個討論貼,讓我討論“肖戰和蔡徐坤到底哪個更帥”。
我就發了幾句:這種話題有什麼好討論的,帥不帥完全就是主觀感受的範疇,誰有資格下“帥”的客觀定義?有這個能力下嗎?
這種忽略人的主觀情感設定的議題,純粹就是引起罵戰的。
此類話題,真正需要補充的前置條件是,你比較喜歡誰。
然而,這種話題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呢?
你喜歡就喜歡唄,這就是個人情感傾向,無所謂對錯,也沒辦法用證明題來辯論是非。
2、忽略“限定”條件的“客觀”事實。
《我的姐姐》引發輿論關注的點,在於父母雙亡後,成年姐姐(有一定撫養能力)有自己的個人生活(工作、情感),是否要撫養年幼的弟弟(這是一種自我犧牲)?
當然,這個話題不是不能討論。
但是,我無法理解,為何要突出“姐姐”這個性別屬性?
因為這樣的情況,同樣可能發生在成年哥哥,甚至性別互換是成年哥哥對年幼的妹妹身上。
因此,這樣的“架空”,實際上是突出了性別差異,忽視了問題本身是“共性”的,有刻意引導性別對立之嫌。
很多網友會用網傳的《我的姐姐》的“原型”來補充這個話題的討論,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延續這種思維的“架空”。
這篇網文,實際上來自於知乎當年的一個熱門“匿名”發帖。
貼主自稱是“姐姐”,表示,父母雙亡,有一個剛出生的弟弟,自己又不想把遺產分給弟弟,最後把弟弟送到了農村。然後問網友:
大家説,我這樣做對不對?
聽説這部劇的編劇也從這裏獲得了一些靈感,不過看過《我的姐姐》的人就知道,這實際上是兩個故事。
有不少網友可能也沒去看電影,然後就把這個原型拿來做案例討論,並批判一番,認為這個姐姐很“自私”。
我倒是認為,就這種“案例”進行討論的意義不大。
一來,如我上文所述,這跟“姐姐”沒什麼關係,要發生在哥哥、哥哥對妹妹之間也會發生,與性別無關,刻意提出性別,反而有引戰的嫌疑。
實際上,當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該帖被人舉報,視為“釣魚”帖被刪掉了。
更重要的是,從司法和生活實踐角度看,“姐姐”的這番操作也沒有現實可能。
撫養遺孤,在現實生活中,會變成爭奪遺產的大戰,哪裏有可能像“網文”寫的那般孩子沒人要?
真實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反而會搶着要,因為搶到了孩子,意味着對一大筆財產具有掌控權。
只能説這位“姐姐”還是比較缺乏現實生活的經驗,古早的經典小説看的也比較少。
因此,進行這樣的“架空”討論,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的。
在李銀河的那篇“帶貨”文中,提出一種觀點,她認為在過去的傳統文化下,父母雙亡,姐姐撫養弟弟是很正常的,但是現代社會,彰顯個人價值,這就會成為一個問題,這是“價值觀排序”的問題。
李老師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我尊重她的觀點,但我對她的判斷還是有不同看法。
即便是現代社會,我們彰顯個人價值,但是在集體主義為主的文化背景下,如果父母非正常死亡,無論是姐姐還是哥哥,恐怕都不會輕易地拋棄年幼的弟妹。
這不僅僅是個人道德水平可能就不允許,而且集體主義文化是會通過你在集體中的表現來衡量你的個人價值的。
假設電影主人公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如果沒有任何“限定”條件情況下,拋棄弟弟,你認為男友及一家會接受她做媳婦嗎?
我反而認為是不可能的。
因為連親弟弟都可以隨意拋棄的人,你怎麼敢相信,哪一天她不會拋棄自己的丈夫、公公婆婆、自己的孩子?
這是很容易作出的推導題。因此,這樣的事情,一般是不會在我們的文化框架下發生的。
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問:
這個姐姐是碰到什麼困難了,所以才面臨了兩難選擇?
如果沒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認為基本上就沒看懂《我的姐姐》。
二、女醫生是真的“開錯藥”還是在對症下藥?《我的姐姐》裏,有一個人小人物出現次數不多,總時長可能就2-3分鐘,但是絕對不可忽視,那就是似乎是站在姐姐對立面的女醫生。
這位女醫生出場了2次,每次都是和一個病患有關,這就是姐姐作為護士照料的一個孕婦。
這位孕婦有孕婦子癇,姐姐發現,女醫生“開錯藥”了,有一個藥比安全劑量高10倍,可能會導致流產。
由於姐姐之前是想報考醫生,無奈才做了護士,因此大多數觀眾看到這裏,肯定會認為,這個橋段是想説明姐姐是有專業性的,而且比較認真負責,而那位女醫生是不負責的。
女醫生第二次出現,是她準備離職。
而這個時候,之前那位孕婦要轉院,原因是要冒險把孩子生下來,到別的願意冒風險給她做手術的醫院去做。
而且,不僅是孕婦家人這麼看,孕婦本人也是這麼想的,因為已經有兩個女兒的他們家,迫切地想要生一個兒子。
看到這裏,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對她之前的“開錯”藥產生疑問:
她到底是無心犯錯,而是有意為之?
我認為,她就是存心開錯藥的。她很清楚,繼續治療下去,這個孕婦十之八九會死於這次生產,因此在“保大”還是“保小”這個問題上,她用“上帝之手”幫助他們作出決斷。
但是卻被“細心”的姐姐發現了“開錯藥”,沒能施救成功。最終病人將走向她無法挽救的悲劇命運,而這讓她也倍感絕望,因此選擇辭職。
這個很多人恐怕都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其實揭開了電影的四點要旨:
1、重男輕女,為了生一個男孩傾情所有的大主題。
2、兩個女兒——即姐姐,是這個弟弟的陪襯。
如果媽媽因為生產去世,這兩個姐姐恐怕要延續電影主題,成為撫養弟弟的“苦主”。
3、受害者自己也默許這樣的命運,甚至以這樣的使命、自我犧牲為榮。
4、改變這樣的局面,需要外力推動,但是很有可能又很無力。
雖然這個“開錯藥”的操作,看似非常沒有專業操守,也不尊重當事人自決權,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閃爍人性光芒的所在。
在一個“自私”比較普遍的時代——這位女醫生被指控是“獨生女”、“關係户”的情況下,她可以為了一個跟自己毫無利害關係的孕婦,以及她的兩個女兒作出這樣的犧牲,是值得欽佩的,雖然這種做法顯然具有巨大爭議性。
談論“父母雙亡後姐姐有沒有義務撫養弟弟”是架空、也是輕巧的,實質上是離題萬里的,真正電影真正在討論的其實是:
在這樣的家庭中,姐姐,本身就是被捨棄掉、邊緣化的人物,她又為何要固守這種角色,甘於自我犧牲?
要説拋棄,實際上,姐姐才是那個被拋棄掉的孩子。
女主安然也有一對很想生兒子的父母,為此他們把她説成有殘疾(按計劃生育政策,當年只有頭胎有殘疾,才能生育二胎),並且把她送到姑媽家長大,因此她從小與父母關係不好,長期沒有聯繫。
在弟弟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這份執念:
子恆——生兒子,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後來,她要考學,本是想到北京讀臨牀醫學,結果父母偷偷改志願,她無奈只能當護士。因為,父母看來,女孩子早早嫁人就可以——這裏多少也暗含了早點出道養家的期待。
在這種局面下,去討論她是否應該撫養那個弟弟,不僅僅是道德綁架,而且是缺乏人性關懷的,因為即便沒有父母去世這一點,她都有資格因為父母如此不公平的對待,產生憤怒和不滿,一如《都挺好》裏的蘇明玉,遠離那個原生家庭,不管不顧,都不為怪。
三、兩代姐姐:姐姐的另一種可能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女主身上的時候,很容易忽略掉本片另一個“我的姐姐”,她其實才是更多中國女性命運的縮影。
這就是姐姐的姑媽——爸爸的姐姐。
姑媽從小也非常優秀,但是為了照顧弟弟,讓弟弟能夠讀書,她犧牲了自己的學業。後來又為了成全弟弟,放棄了在俄羅斯經商的機會。在家族分房子的時候,也犧牲了自己的“份額”,全都讓給了弟弟。
甚至在弟弟因為車禍去世之後,也考慮到年輕的侄女撫養更年幼的小侄子是很困難的,她都準備過要撫養這個小侄子。
如果不是她的女兒表達強烈的反對,表示如果他搬進來,自己就要離家出走,並且向安然指出,她所佔據的房子,説到底本來也該有自己的份(當年姑媽沒有要),她恐怕還要繼續延續照顧弟弟一家的使命。
用李銀河的話來説,這位“姐姐”,是“蹉跎於一個遠遠低於自己期望和才華的人生”。
我認為,這位“姐姐”代表着中國1980年代以前出生於此類家庭的女性原型。
在那種文化背景之下,她們被教育、被灌輸、被要求扮演這種從屬的角色,並且以“你是姐姐”(當然,準確的説,其實也包括妹妹)為外顯,形成了一種既定的社會規則。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湖南台當年大火的《恰同學少年》,講的是民國初年的故事。在那個故事裏,就是一個“妹妹”為了供不成器的“哥哥”,沒有機會讀書,要到少爺家打工,雖然很顯然這個“妹妹”更明事理……
距離那個年代,已經100多年了。
但是,還有很多女性的命運並沒有實質上的改變。
雖然“姐姐”、“妹妹”已經不需要到別人家打工養“哥哥”、“弟弟”,但是要扮演犧牲和付出角色的核心要旨還是一樣一樣的。
就在《我的姐姐》熱播之際,就有一個20歲的雲南女孩小劉在杭州跳河輕生。
所幸民警和熱心市民及時伸出援手。
女孩稱:因為父母離異,所以她十幾歲就出來打工,以養活三個弟妹,因為不堪忍受生活壓力,所以她曾多次自殺。
現實可比電影殘酷得多。
這部電影的價值就在於她能夠把這樣的文化實質點出來,並且告訴世人,對於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更多年輕人來説,特別是女性羣體,已經不盡然願意接受這種命運了——至少她們會努力試試看,看看能不能掙脱這種命運。
《我的姐姐》編劇遊曉穎説:“告訴女性應該怎麼做,是不公平的。我們一直強調支持,而不是支配。”
我很欣賞這句話,這裏有大智慧。
就像電影裏姑媽對安然説的那句話“套娃不是要套在同一個套裏”,她有自己的選擇,而安然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不必被套在同一個枷鎖裏。
一部電影能夠提醒人們注意一個其實有問題但已經被人們默許的事實,並且告訴人們其實還有其他的選擇,我認為已經很不容易。
至少這種可能性的存在,會讓一些人不至於那麼窒息和絕望。
四、被忽視的女孩,並不是要搶房搶錢,而是需要被關注、被愛當然要走從這種命運中走出來是非常困難的。
首先,原生家庭肯定是不支持。這一點電影裏展現的也很明顯,出了事情之後,很多家屬都是用“你是姐姐,你不管誰管”的態度去説教。
那麼,在當初她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又在哪裏呢?
有沒有為她説過一句話:
“她也是你女兒,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她?”
這恰恰是我們需要拷問的。
其次,社會輿論也不支持。
正如我之前在説的,我們有很多討論是架空式的,不代入或者不完全代入理解當事人的處境,甚至會用“共情精力”有限,沒辦法共情所有人來為自己辯護。
比如在“姐姐要不要撫養弟弟”的討論中,許多指責姐姐的人,更多是從同情年幼弟弟的角度出發,他們無法也不太願意站在姐姐的角度替她想想。
弟弟當然值得同情,但是因為這樣,姐姐就要被打成罪人嗎?
然而,即便女主角面對鏡頭喊出這句話,她所面臨的依然是網絡暴力——雖然電影一筆帶過,但是這裏有着很沉重的詰問。
這種完全不管別人所處處境和難處,用自己非常主觀的立場,認定生活該怎麼過,所以別人就該怎麼過的方式,也是很多女性很難改變現實處境的深層原因,因為沒有外部支持力量可以依靠。
退一步説,即便這個姐姐沒有遭遇不公平對待,但是對一個剛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來説,讓她犧牲自己的大好前程來撫養孩子,至少也是有一些殘忍的。對此表達同情和理解,我不認為是什麼奢侈的事。
實際上,恐怕更重要的詰問也不是朝向他們,而是反問,我們的社會救助體系,到底怎麼了?為何這個時候就“失靈”了?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其實是當事人自己也很難走出不同的道路。
《我的姐姐》在豆瓣的評分曾經很高,現在一路下滑,因為有很多人對結尾部分,安然“反轉”有意撫養弟弟的決定有不滿。
很多人批評她不夠果敢,也指責導演和編劇有向女孩灌輸“扶弟魔”思想,然而我倒是覺得,這個安排,其實挺真實的。
如果可以比較灑脱作出決定,其實這件事就沒有多大的探討價值,恰恰當事人面臨矛盾心態,才有看點,而且這種矛盾心態才更符合現實生活的常態。
爽劇很爽,那是因為現實中的人們其實過得非常不爽,總是充滿糾結和矛盾的。
我是這麼理解這種矛盾的:
這羣“姐姐”,其實是從小就被忽視的一羣人,他們是被忽視的女孩。
一個人從小被忽視,往往會有以下的表現:
他們既對“忽視”這一點很憤恨,但同時又很希望得到“關注”——而且因為長期被忽視,所以他們對於微弱的“忽視”(也包括貶低),會變得很敏感,對於很微弱的“關注”也會特別感恩。
女醫生一句“你就是個護士”,就可以點着她,為何?
因為她的這種憤怒一直在,那個時候給了她一個合適的契機去表達而已。
而弟弟對姐姐的種種“依賴”,包括為了姐姐自己跑去找領養人等,很容易讓她感到自己確實“被關注”到了,而這足以讓她動搖。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越是被忽視,越是希望通過各種努力來證明自己,讓自己被人看見。
這樣的人普遍比較獨立,比較堅強,比較有能力。
電影裏的姑媽和姐姐,其實都是這種類型的人。
有人説現在的女性“女漢子”比較多,其實如果還原他們的原生家庭,你就會明白,其實這是一種多麼迫於無奈的選擇。
她們太期望被看見了:
既然你們都喜歡男孩子,那麼我就變成男孩子來取悦你們吧!
很多人只能通過爭議的標的來評斷事件,所以會認為這些爭議的中心是“房產”、“財產”,這種理解未免有些膚淺。
實際上,正如安然所説,她要的從來都不是房產。
她要的其實是愛。
是弟弟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唾手可得的愛。
從這個角度看,姑媽和安然,兩代姐姐,最終似乎走上了差不多的“扶弟魔”軌道,就不難理解了。
她們其實都是在用這種方式,來獲得父母的“關注”:你看,我把你們重視的人照顧的很好,這樣你們該認可我了吧,該看到我了吧,該也愛我一點了吧!
從文化心理學角度看,這種文化培養了大量因為情感忽視造成創傷的心理病人。
作為心理工作者,我接觸過不少這樣的女性,她們都非常優秀,但同時她們也面臨巨大的瓶頸,而這種瓶頸的背後,往往都有家庭長期忽視問題。
電影開頭,有一幕場景讓很多觀眾很震撼。
父母因為車禍去世,她趕到現場,交警卻質疑她的家屬身份,因為合照裏並沒有她,只有父母和弟弟“一家三口”。
這其實是很多被忽視女性都有的心理感受。在她們看來,那三個人是一家人,而自己是孤獨的,是需要花費大量力氣才能擠進去的。
這樣的情感忽視,造成的影響深遠且巨大,修復起來也要耗費很長時間。
你可不要以為,在這樣的文化下,女性是唯一的受害者。
實際上,這種文化不僅傷害了女性,也毀了一代男性。
這樣的文化也很容易催生過於自我中心的男性,他們眼高手低,而且也普遍沒有什麼能力,因為自己本該做的,都讓姐姐去做了,而他還以為在這個社會上,人人都要為他服務呢!
幸運的是,這樣的電影能夠上映,大家願意去探討,就是一種進步。
另外,至少以我在江浙滬地區的自然觀察所得,相當多的家庭,已經不太關心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
甚至有不少人家從孩子好帶的角度,反而更願意去養育女孩子。
礙於社會接觸面狹窄,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你所在區域目前的情況。
總而言之,通過這部影片,那些還處於比較傳統但是絕對算不上優秀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應該醒一醒了:
生育二胎、三胎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無論如何,都要以比較公平的方式對待每個孩子,否則你所作所為實際上會讓所有的孩子都受傷,包括你內心偏愛的那個。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35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