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新劇中重回80年代 對話李小冉:家人的情感總能化解苦難矛盾|封面會客廳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娛樂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回到上世紀80年代,來到錦城市閎光機械廠的家屬區,就能看到在此居住的三個家庭,他們長達近30年的生活變遷和成長經歷,以及兩代人歡樂日常、樸實温情的生活故事。他們有笑有淚,在平凡又波折的歲月中奔赴幸福;他們有情有義,在挫折與打擊裏扛起家庭的重擔……這些動人的故事畫面,都在熱播年代劇《我們的日子》中,呈現在了觀眾的眼中。

《我們的日子》劇照

好的年代劇,不僅能夠還原幾代人的久遠記憶,更能讓人感同身受,懷念起過去歲月的美好。而在《我們的日子》中,用細水長流的敍事節奏,和温馨又瑣碎的點滴故事,向觀眾描繪了一幅温情的年代畫卷。

其中,李小冉所飾演的劉淑霞,自然成為了被討論得最多的角色之一。這個喜歡詩歌、頗有生活情趣的“文藝女青年”,在與丈夫王憲平的情感磨合中,碰撞出了啼笑皆非的日常點滴。“她吸引我的是,淑霞是很立體的人物,你對她的缺點印象深刻,你又能理解她的所作所為,她的執念,是非常真實的。”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李小冉這樣説道。

詮釋80年代的文藝青年

“她是能去夠‘心裏的月亮’的人”

一頭烏黑的長髮簡單紮起,捧着一本書籍在牀頭細細閲讀,在燈光投射下顯得愈發温和……在《我們的日子》中,李小冉的出現,似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温温柔柔的聲音和秀氣文靜的舉動,與有着“炮仗脾氣”的丈夫王憲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個是嚮往“陽春白雪”的文藝女青年,一個是“直男屬性”拉滿的退伍軍人,兩人南轅北轍的性格和經歷,卻在日常的碰撞中形成了堅不可破的情感支撐。更奇妙的是,李小冉説,劇中兩人的相處模式,也會讓她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爸爸是空軍,我也是在大院裏長大吧。我記得媽媽年輕的時候,我印象裏她有個緞子面的本子,也愛看書,很多那個年代的女性會有這樣的精神追求,看淑霞憲平時有點他們的影子,很多觀眾也説像自己的父母。”

《我們的日子》劇照

會在睡前靜靜翻看一本詩集,懷着孕還想喝咖啡,一定要配上紅格子桌布……在早期的劇情中,劉淑霞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總是與丈夫摩擦不斷。可就是這帶着些許“小矯情”的角色特性,在李小冉的演繹之中,卻讓觀眾覺得生動又可愛,有網友評價,李小冉“把不得不向柴米油鹽低頭的文藝女青年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李小冉看來,“矯情”不過是劉淑霞身上特別簡單粗糙的標籤,不能完全概括這個人物。“劉淑霞是一個很想去夠一夠‘心裏的月亮’的人,她是有精神需求的一個人物。在那個年代她是先進的,是進步的。”她舉例説道,即便是現在的女孩子,也會被美麗的詩歌、文字吸引,寫個朋友圈文案都想寫得美美的,淑霞就是很正常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她對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大家都可以把租來的房子佈置得舒服點,打扮下,聽歌喝咖啡化化妝出門。這些事情可能在那個年代不容易,但是在我看來她是非常勇敢的,這就是她的閃光點。”

《我們的日子》劇照

當一心只愛讀詩集的精緻小“作”家劉淑霞,遇上一點就炸的“人間炮仗”王憲平,自然鬥嘴不斷,摩擦不停。可是在數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兩人卻能一起度過諸多的波折和低谷,不管是孩子的病痛、生活的打擊,兩人在歲月的苦難中相互攙扶着前行,是對愛情最好的詮釋。

“兩個人相處,肯定不是要分出輸贏高低,這種情感競爭可能帶來的焦慮會比幸福感要多。所以王憲平和劉淑霞之間的這種較勁,是兩個人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王憲平可能停留在他的思維邏輯中,而劉淑霞,她的精神世界裏,腦瓜子裏想得多一些,女性本身是會感性一點。包括他們的爭吵,也是一種相互之間的撒嬌。”

演繹平凡人生的煙火温情

“體會生活本身的力量”

不光是講述了劉淑霞王憲平夫妻,與兒女間近30年的歲月變遷,《我們的日子》更描繪了時代變遷裏四個家庭之間,最典型的中國鄰里街坊温暖的親情、友情和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所以在這部劇中,觀眾得以看到真實又動人的人生百態和在那些逝去的時光中的年代往事。更能明白,在平凡的百姓人家中,每個人都會遭遇磨難,但他們卻不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在親人的攙扶之中,更勇敢地走向前方。

比如在劇中,劉淑霞和王憲平的大兒子生下便患有疾病,跑遍了大城市的醫院求醫;兩人通過工廠地位爭“家庭地位”,已經在事業上被打擊的王憲平再受重創……看似瑣碎的劇情,卻在無形中展示了那個年代的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等。但無論生活如何跌宕,流淌出來的故事與情感,總是積極又向上的。

“這個家庭最打動我的是一家人的情感上牢不可破的連接,苦難和矛盾都共同解決,也在這個過程裏不停地和解。有一個情節,是兒子明中的病被治癒後,王憲平帶着劉淑霞去吃西餐,在那個時刻和經濟情況下,劉淑霞得到了王憲平的理解。”

在劇中展現的故事中,經過歲月和苦難的洗禮,每個人似乎都經歷了成長。李小冉也坦言,劇集跨度了二十餘年的人物狀態轉變肯定是很大的。而如何捕捉到人物在不同狀態的特徵,則是演員的功課,更需要用表演清晰地傳達給觀眾。

《我們的日子》劇照

“劉淑霞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其實是有一個轉變和迭代過程的。”李小冉分析道,劉淑霞對兒子和對女兒的相處方式也特別不一樣,當女兒開始長大,經歷青春期以及女兒談戀愛,到後面自己母親的離世,淑霞其實是經過了生命的許許多多個不同的瞬間和跨越了不同的階段。“當面臨這些生老病死的時候,作為演員對這個角色的設計、揣摩,和表演狀態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或者説是角色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轉變,這些特徵和轉變是同時發生的。”

瑣碎又雞飛狗跳的日常,看似平淡卻温情的故事,投射了幾代人的家庭縮影……當人們提到《我們的日子》時,也許用的高頻詞是“治癒”和“温暖”。回憶起拍攝的日子,李小冉也説到,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快樂的回憶,很融洽。

“希望觀眾能從中體會到友情和親情的美好,以及生活本身的力量。”

對話李小冉:最生活化的姿態展示平凡人物

《我們的日子》劇照

封面新聞:劇集跨越了近30年的歲月,劉淑霞也經歷了從妻子到母親的轉變。如此長的時間跨度,對您來説會有難度嗎?您又是如何揣摩角色在不同時期的表演狀態呢?

李小冉:這個在製作上,劇組的主創都會幫助演員來呈現把握這個狀態,從光影、造型或者家裏的陳設這一系列的變化,來幫助大家更好地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角色當中去。那我們會從自己的體態、神態甚至語速,包括眼神的交流方式,各種維度去對這個人物進行處理。

封面新聞:這種生活化的時代劇,其實對於演員演技也是很考驗的,因為需要生活化的表演。在這一點上,您是怎麼去塑造人物的那種生活小細節呢?有沒有什麼小設計?

李小冉:這些人物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比如淑霞在聽歌讀書這方面並不是特別資深,或者説是特別專業的文學愛好者,她喜歡的也不是晦澀的嚴肅文學,是大家能聽懂的詩歌,它並不是多麼高深的東西。生活小細節的話,比如還是剛剛那個話題,王憲平劉淑霞去吃西餐,他們平時是吃不了西餐的,所以拿紅酒杯的手勢肯定也不是多麼重要,而是有點不知所措或者不會想太多,就是最生活化的姿態,類似這樣的小細節。

封面新聞:您和李乃文都説到了這部劇的劇本真實又不矯情。在您看來,這種“真實”的質感體現在什麼地方?

李小冉:質感體現在方方面面吧,一個是場景,一件衣服,一段台詞裏小瑕疵,很多此類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