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汪海林:《懸崖之上》沒明星有演員,老謀子如何在諜戰中突圍?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娛樂

萬水千山總是情,我是面癱汪海林。今天我們來説一下《懸崖之上》這部作品。

這部片子我自己也看了,覺得還可以。包括我的幾個編劇朋友,他們也都認為還可以,包括行業內的很多大編劇都認為非常棒,這個是很難得的。我個人也認為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最近幾年中可看性最高的一部電影。

我個人覺得前段時間張藝謀導演的《影》,這部作品的可看性並不是很高,就是故事性弱,而且挺喪的,讓人看得很沉悶、挺累的。當然它在技術上包括色彩各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

我們都知道《懸崖之上》的編劇全勇先他之前做的電視劇《懸崖》真的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今天編劇劉毅跟我説,他看這個影片差不多一半的時候,覺得於和偉這個人可能是地下黨,他可能是好人。我説你這個叫無知,因為電視劇裏邊張嘉益演的就叫周乙,這部影片於和偉演的也叫周乙。既然你看過電視劇,那第一場戲你就應該知道他是好人,他還要看一半以後才判斷,真行。其實它原本是一部電視劇的,但是電影我們看它的劇情跟電視劇沒有直接關係,相當於一個姊妹篇,是一個劇場版的電影。

整部影片從諜戰的角度上來講,在技術上是有一些問題的。但是沒關係,它並不影響電影的觀看,而且看到最後的時候我還挺感動的。其中黎明這個概念:我們在等待黎明,天亮了就好了,這個概念是一個老的概念,甚至有點陳舊,就是一個隱喻,希望有新的生活、好的生活。影片最後有很多人犧牲,也正是因為有那麼多犧牲,中國一步一步才能走到今天。所以這個東西還是挺打動我的,包括看到秦海璐最後跟她孩子的見面,都非常感人。張譯、秦海璐夫妻二人拋家棄子,孩子在街頭要飯,據此你會想到很多類似革命者的故事,就這樣一幫人懷有理想、懷有夢想,把自己的生命交出來,去做一件事情。這種精神、這種力量,是貫穿整部影片的。

再一個就是從演員的角度上講,大家去看於和偉是不是特別棒?所以真的我經常説,我們的表演,一個時代會有一個時代性的特點。於和偉代表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新的表演方式,把它提高到這個程度了。大家去看這個影片,最基本的東西就是表現,他如何表現?就是我是個地下黨,在拷打我的同志的時候我應該怎麼演?我內心很疼、很難過,但我又不能表現出來。但是以前老一輩的表演方式就是,他要告訴觀眾我內心很難過,無論是通過表情也好,還是通過一些細節也好,他不忍看或者什麼的,但其實敵人一下就能觀察出這哥們兒有點不大正常。以前的演員就是他不管敵人能不能觀察出來,作為一個演員,他覺得他一定要表達出這一點。但是你看於和偉他是很冷的,無論拷打也好,還是其他什麼方式,他的同志在他面前,他是沒有任何表情的,是一種無表演的表演,這樣才是對的,説明他已經進入到了規定的情境裏去了。就是越應該動情的時候,他越是表現我沒有感情,其實更有力量,特別是男演員。

但是沒有感情不等於完全不表現,你看最後槍斃張譯的那場戲,於和偉還試圖抽煙,掩蓋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後拿着打火機,槍聲一響,他那手一哆嗦,打火機那一哆嗦,這些就是設計。他在這種情況下,用一種不經意的動作,其實是把他的內心演出來了,這種演法比原來的老一輩的演法要高級。大家可以去看,從頭到尾於和偉整個的表現真的是一氣呵成,整場戲中他要一直控制自己情緒的表達,首先要符合戲劇情境,再一個符合人物。

但是有的演員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有人性的人,心中是有愛的,我對同志是同情的,為了表達這些而忘記了戲劇情境和人物的基本定位。於和偉認為一個地下黨在這種情況下保護自己是第一天職,這個戲劇任務他是牢牢記在心裏面的,所以他在處理上很多地方都是非常好的。

那麼像秦海璐當然也很棒,她一直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她裏面幾場戲情緒的表達,包括她戲裏邊堅毅的那種眼神,以及她面對丈夫犧牲以後痛苦的表達、表現,都是很有力量的。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年輕演員就是劉浩存,她看上去顯得有點小,像個小孩兒,其實當時地下黨很多就是小孩兒、高中生,十八九歲、十七八歲的有很多。我覺得她小一點其實更讓人同情和揪心,她又有一些跟她年齡不相稱的冷靜和殺伐果斷,所以這個人物疏導得也是挺好的。我覺得這個演員唯獨在一些動作戲的部分中她的力度還稍微差一點,她就是細胳膊細腿,那她怎麼樣能把一個壯漢給打倒,就是她有一些地方還得再幫她一下,或者在訓練上她可能還要強化一下。

還有雷佳音演叛徒的那個狀態,一看就是狗叛徒,猥瑣、首鼠兩端,我覺得狀態也挺好的,我挺愛看他演的叛徒,就是那個狀態。最後的尾聲,於和偉把他殺掉,我覺得這是一商業片子,要讓觀眾得到滿足,這樣一個叛徒都要給他一個結局,一個可恥的結局。我覺得這個設計也挺好,讓人看了以後有一個情感上的滿足、情緒上的滿足。

包括李乃文在這個反派戲裏面其實挺重要的,他中間會有一些突變,對劇情也產生了一個很大的作用。一切按照計劃本來是順利的,因為蒙漢藥的問題,他開始對旁邊的人產生警覺了,然後他有了一些自己的決定,所以他使得整個計劃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我覺得作為情節劇來講,李乃文這個人物挺重要的。

當然整個影片可能還是有些不足之處,就是有些地方節奏的把握上。比如説張譯越獄的部分,有些觀眾可能覺得不太可信。譚飛老師跟我説,他覺得張譯起來的那一下,是不是應該打了興奮劑以後,再突然一下如有神助更好?但是大家去看《老無所依》那個殺手,他已經被打成半殘了以後還能絕地反擊,就是把他的那個獸性給拍出來了,所以觀眾覺得可信。在這部戲中張譯這個角色前面的那種獸性的部分,就是特別強有力的爆發力的部分,可能鋪墊得還是不夠。再一個,有段戲實際上他開着車向敵人衝過去,着已經成為他這個人物的一個高光時刻了,感覺他這個人物應該在這個地方結,結果他又被抓了以後,再次對他用刑,包括迷幻劑,當然我知道它有個劇情的需要,因為在迷幻劑的作用下,他説出了一些信息。但這個情況其實從劇作上來講,能不能把後面再次被捕的這些相關情節性的內容往前放,放到他越獄之前,就是他自己殺出來之前,讓他還是在開車衝向敵人那個地方結掉,我覺得可能會更好。就是在這個人物命運高潮部分的設定,出現了一個兩次的結局,就是雙結局,這個設計我覺得不是太理想。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於和偉也好、餘皚磊也好,他們假扮成中共的地下黨,然後跟秦海璐他們交接以後,他們還每天上班,這個就不太合理。但是一般來説搞行動的就搞行動,搞行政的就搞行政,這些人既然已經參與了這樣一個高機密的行動,他就不應該老回去上班,我覺得這個就破壞了一定的諜戰氣氛。

我知道大概意思就是説我這一撥演員別再分成兩撥了,就是都利用上。這裏邊其實存在一個時空,包括跟諜戰實際的人員構成以及一些基本原則裏邊,它產生了一定的衝突。我大概知道它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就是演員用不着分成好幾撥,要不然人太多了。

當然裏面也有諜戰劇特別好的段落,比如説在電影院門口畫勾那個部分,於和偉去那兒偷偷畫了一個勾,做了個記號,但是馬上就被餘皚磊發現了,兩個人互相試探,他想試探他知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這場內心的較量是非常難的,於和偉又如何把這個事圓過去,這個是諜戰劇中最應該寫的地方,也是觀眾最愛看的地方。所以諜戰不在於開槍、追蹤、追車什麼的,更重要的是像這種畫勾的段落,如果這種漂亮的段落更多的話,這個影片會更好。但總的來説這個電影還是一個很好的開拓了這個類型的題材,因為近些年來已經很少有諜戰類型的電影了,也希望這個電影之後能有更多的諜戰電影。之前我們中國電影的年代戲、民國戲票房一陣不是太好,所以我特別希望這個戲的票房能夠突出重圍,能夠使得這種種類的、這種類型的影片更好的發展下去。

再有就是整個故事的基礎、起點。起點是去找到一個人,這個人是從日軍的生化實驗室裏面逃出來的,就類似731那種,找到他去國際社會揭露日本人的戰爭罪行。這個思維我覺得是一種蔣介石的一切向國聯申訴的思維邏輯代表,你被帝國主義欺負到這個程度,你還寄希望於國際社會的輿論,其實在今天看來都是比較天真的。

所以這個故事的起點,尤其是當時的我黨我軍都不寄希望於所謂的這種控訴戰爭罪行的國際輿論,在抗戰期間,抗戰之後會有一些。所以當時在那種情況下,日本鬼子沒有人性這個事兒根本不需要我們去舉證,證據到處都是,違反人性的、反人類罪的,各種戰爭罪行比比皆是。所以這個起點稍微有點牽強了,或者説有點想當然了。

其實電影有的時候是這樣,這個就叫標的物,特別情節劇。比如説我們這個電影是為了爭奪一個秘密地圖、一個財寶或者是一把劍。像《卧虎藏龍》就是爭奪青冥寶劍,它這叫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實際上是找到那個人,基本上找了一個羣眾演員就給他演了,反正這個設計不是特別的結實。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得再周全一些,這個電影可能會更好。但總的來説這個影片一個是情節性比較強,想表達的感情也出來了,再一個就是這些演員演得也都很好,你光看錶演,看這些演員在一起,你就覺得很好看,都是很棒的演員,所以我覺得這個影片是值得看的。

但是你要從所謂諜戰電影的專業性來講,它不是諜戰迷愛看的那種電影,但它是不是一個好看的電影?它一定是,就是特別值得看,而且也是張藝謀這幾年電影裏面最值得看的一個情節片。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