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書的時候但凡讀到一些職場題材,比如銀行從業人員邊江寫的《銀行局》、刑偵學教師雷米寫的《心理罪》……總會覺得神秘又刺激,通過作者的文字,一部分讀者去找自己的職業共鳴,而另一部分讀者就會觸及到一個原本陌生的領域,發現許多之前難以想象的幕後法則。這就是職場文學作品的特殊魅力。
前段時間有一部電視劇熱播,被網友戲稱是“老年偵探劇”,這部劇就是《三叉戟》,講述的是三位老警察,面對新型犯罪,齊心合力創新偵破手段,最終一舉擊破金融犯罪集團的故事。它是根據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説改編而來,主角都不是年富力強,反而是上了年紀、體能下降。他們沒有福爾摩斯一樣的超強腦力,也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就是憑着人力和熱情,在走訪與追索的過程裏,一點點地挖掘出危險和異常,再一點點地用法律手段來彌補這些異常和危險造成的損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作家筆下的這幾位主角,年輕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呂錚用新書《三叉戟之縱橫四海》告訴了讀者和觀眾們一個答案:什麼才叫做:跌跌撞撞一路成長。
開着老舊皇冠轎車的這個人拿了盤磁帶,插進卡座,響起的音樂是時下的00後們都沒聽過的歌。他是“大棍子”,重案隊的刑警徐國柱,“大棍子”是他的外號。
南下的列車上,穿風衣的這位“大背頭”,正在仔細地觀察不遠處的兩個男子,他叫崔鐵軍,是經偵隊的探長。
不遠處和嫌疑人套話的這位“大噴子”,有點書生氣,學法律出身,一心想改變社會,他是派出所的潘江海。
三位主角就以這樣接地氣的形象,在呂錚的筆下交織登場了。呂錚很擅長人物間的對話描寫,敍述流暢自然,三言兩語之間人物性格盡現,尤其是審訊時的見招拆招,專業的細節描寫更讓人讀出緊張感。
警察也是普通人,我們能看到書中主角身上的小毛病,他們也油滑、偶爾躲懶、第一次出外勤遇到械鬥也會害怕,轉身想跑。這沒什麼,這才是一個鮮活的人的形象,沒有人總是一本正經、臨危不懼的。但是他們的骨子裏,保留的是一顆熱血丹心:對職業的忠誠,對同僚的情誼,對家人的保護,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呂錚自己這麼總結,他説,警察是一個把人生高度濃縮的職業,你看着它是一包糖,它比一般的糖甜,因為它積累壓縮了大量別人沒有經歷的事。一年經歷的事,可能是別人一輩子都不會經歷的。這些事也許給了警察榮譽,但也會讓警察才二十多歲,卻認為自己雖然表面年輕,但內心已經滄桑。
工作的激情、內心的滄桑,乃至隨着年齡和體力不足時帶來的危機感,一步步的變化,促使呂錚筆下的警察們也不是清一色的小年輕,他們反而都是在成長、在過渡的。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呂錚沒有寫自己特別熟悉的生活和人物,他的第一部小説《贖罪無門》,寫的是60歲老警察的故事。30歲的作者去寫60歲的主人公,年齡和閲歷的偏差,人物總不會太完美,呂錚自己也覺得不算滿意,只觸及到生死,但死亡之上的信仰、人生哲學的思考還差得遠了。然後他又寫了《名提》,寫了《三叉戟》,這裏的主角都是資深老警察。他其實想傳達的是:是人活着,爭分奪秒,每一天都活好,別等老了再後悔浪費。
寫完《三叉戟》之後,呂錚又在琢磨,這三位警察年輕時候是什麼樣子,他們遇到了什麼事兒,遇到了哪些案件,是怎麼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這麼在腦海裏推演了一年半,整理成文字後,又修改了三遍,《三叉戟之縱橫四海》才最終定稿。這是呂錚寫過的15部作品中,唯一一部完善了三遍的小説。
警察工作並不像影視劇裏描述的那樣危機四伏,絕大部分時間還是按部就班。
那些曾經的英雄在温水煮青蛙中老去了,新的一代又成長起來。老去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年輕卻是一樣的……
新手希望全世界都認識自己,老手希望全世界都忘了自己……
當警察最難得的就是平平安安,人生有起幅就有落幅,有起範兒就難免晃範兒,儘量別當英雄,英雄總會落幕……
給自己留念是自欺欺人,結束才是新的開始。
呂錚希望通過年輕警察的形象和內心的轉變,向讀者傳達一個信息:警察雖除惡務盡,但更多的是對迷失者的救贖,告知大多數人法律的邊界在哪……
本期薦書
《三叉戟之縱橫四海》
作者:呂錚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