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説,王晶的新作《追虎擒龍》有“炒冷飯”的風險,果不其然,上映後,票房慘淡,7天僅有1.7億票房,評分也低至5.5分。
四大影帝竟落到如此地步,究竟是什麼原因?老戲骨如今都沒有人看了嗎?
——《追虎擒龍》——
有人説,撐起港片未來的,還是那羣影帝。與其説靠影帝,還不如説香港影壇後繼無人。無人用,就只能——舊人新用,冷飯新炒。
2017年電影《追龍》講的是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梟雄的發家史,《追虎擒龍》則是他們的覆滅史。
《追龍》劇情的重點是跛豪和呂樂各自坐大,逐漸產生交集、臭味相投,並最終同流合污,統治香港金錢帝國的經歷,但他們隕落的過程在電影中則一筆帶過。
這個過程正好被《追虎擒龍》的故事補充完整,同時香港著名反貪機構“廉政公署”就成為全片的新主角,新勢力登場後,呂樂和跛豪的頑固抵抗,最終走向落幕。
但如果和《追龍》相比,《追虎擒龍》在打戲上顯然是不足的。雖然《追虎擒龍》當中也有一些打戲,包括一些槍戰、黑道勢力的火拼等等。
但是,在個人武打動作設計上,視覺上來説,並沒有《追龍》那樣刺激,如果影迷只是對武打片感興趣的話,這部《追虎擒龍》還是欠缺那麼一點味道。
不過,在打戲之外,這部電影尋求了更好的戲劇張力。如果把該片簡單分為三幕式的話,第一幕是跛豪、徐樂如何構建,為非作歹,最終搞得天怒人怨。第二幕是廉政公署如何查辦跛豪徐樂,他們又如何進行有效反擊。
第三幕則是故事總攻,廉政公署最終通過瓦解他們二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三幕式,尤其是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戲劇張力非常充足。
電影將四個影帝分為兩派,跛豪(梁家輝飾)、徐樂(吳鎮宇飾)是反派,廉政公署的陳克(古天樂飾)和白松安(林家棟飾)是正派。整個情節過於單薄,沒有邏輯性,骨架太過鬆散。
在延續之前情節的基礎上,並沒有給觀眾太大的驚喜,叛變、絕望、反轉,一步步的爬台階式攻克難關,沒有什麼變化,以至於不少觀看的人看到一半就已經猜到了結局。
另外,電影在上映之前,説是四大影帝飆戲,充其量也就是古天樂和吳鎮宇在對戲,另外兩位影帝戲份較少,就連古天樂這個正派角色,礙於劇本的拉垮,根本沒有發揮空間,實在有些浪費。
表面上看徐樂是明線跛豪為暗線,戲份不均造成了結構上的頭重腳輕。因此本作雖然弄了個全員狠人的格局,實際敍事和人設支撐效果,比起《追龍1》來無疑是倒退。
林家棟就更慘了,明明戲份相對不少,但他的表現似乎不那麼盡人意,許多觀眾紛紛表示,既沒有低成本喜劇片裏灑脱,也沒有正劇裏的一本正經,還顯得有一絲尷尬。
但從觀感來看,四大影帝的演技是無可挑剔,劇組在還原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復古感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和《追龍》以及曾經的很多經典港片一脈相承,有很濃的港味。
總體來説,《追虎擒龍》就是現在港片的一個小小縮影,進退兩難。當年那個輝煌的年代,既回不去,如今也難以複製。
或許你能看到拳拳到肉、槍槍爆頭的兇狠,但當年警匪片裏的那種囂張跋扈和勢均力敵,卻難以再現。
最後,代表廣大羣眾呼喊王晶導演,四大探長和跛豪的那段黑歷史,姑且先放下吧,難以籌集的四大影帝同台,拍一個真正的警匪片,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