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Z世代的快意與江湖,大概只有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懂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娛樂

新版《鹿鼎記》自上線以來,褒貶不一。但其實一直追劇看下來,你會發現這個名為江湖武俠,可實為皇權諷刺、宮廷政治隱喻的金庸故事,原來被新版解構得如此有趣。既讓人覺得好看、下飯,又讓人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莫名地感到出蕭條、無奈和悲傷。這大概是因為該劇擁有喜劇的外衣+深刻的靈魂吧。

創新表達 行之有效

從開播至今在各個平台上的收視與播放數據來看,新版《鹿鼎記》充分放大喜劇特徵的策略,還是博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與認可。

網絡端播放熱度保持着良好的態勢,愛奇藝站內電視劇武俠榜、熱搜榜排名第1,優酷站內古裝劇、武俠劇熱榜排名第1;收視率方面,CSM實時收視率全國央視頻道最高達到第1,實時收視率1.1209%;CSM實時收視率52城最高達到央視頻道第1,CSM實時收視率35城最高達到央視頻道第1;另外,根據第三方數據反饋,《鹿鼎記》在vinkage、骨朵等平台持續多天以第一名登榜。

能收穫如此亮眼的成績,源於新版《鹿鼎記》減輕了原著文本上的沉重感,無論是誇張的表演還是現代化的台詞,都有了更加喜劇化的突破。而觀眾對此普遍的評價都是正向的,有的網友説“前兩集不適應,後面越看越有趣,輕鬆好玩”,還有的網友説“像動畫片的表現手法,誇張的喜劇,還挺上頭的”。

令Z世代叫好的“快意江湖”

“Z世代”是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統指受到互聯網、即時通訊、短訊、MP3、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

這一代人在追劇的選擇上,往往更青睞於輕鬆詼諧的喜劇作品。他們注重“快意”,追劇想要獲得快樂的體驗。

剛好,新版《鹿鼎記》在人物喜感與文本喜劇效果上下足了功夫。該劇用無厘頭漫畫式表現手法來刻畫人物角色。比如讓韋小寶帶着綠色的瓜皮帽,喊着“乖乖嚨的咚”登場;讓海公公化身成一個臉上抹着白粉搭配陰陽怪氣聲調的真太監;將建寧公主設定得更加任性妄為,鬼靈精怪……對標當下觀眾對輕鬆解壓、抱團玩梗的特定需求。

“江湖”在變 共鳴也在變

《鹿鼎記》播出之後,“‘江湖氣’不再受當下互聯網喜愛”的説法進入大眾的視線。有觀點用95後的就業觀做參考,認為武俠文本中江湖文化的義薄雲天與俠義恩仇,很難引發當下年輕一代的共鳴。

但越難就越是要去挑戰,去做好。為了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新版《鹿鼎記》在拍攝時做出了一些新的改變。

比如,採用更加接近“現實”的武打場面,一反別的武俠劇中“江湖高手必定飛檐走壁無所不能”的設定,將打戲拍成“口號響亮,招數平平”的樣子,讓觀眾從中看到馬保國的影子,會心一笑;再比如,把整部劇拍得側重於像“韋小寶升職記”,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起那些社畜裏的老油條,是如何靠“摸魚”和“人情往來”走上了人生巔峯。這些改變,往往能讓年輕觀眾在觀劇時好感值逐漸上升。

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記》小説問世40年間,十幾版本的影視化,各有千秋。隨着觀眾審美期待值愈發高漲,《鹿鼎記》要拿到認可並不容易。但當馬保國和“耗子尾汁”刷屏,該版《鹿鼎記》用詼諧幽默的喜劇元素,在不斷細化的劇集市場搶奪年輕用户的時間上,顯現出了效果。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現在對這版《鹿鼎記》蓋棺定論還為時尚早。建議大家先擯棄偏見,把它當做一部全新的電視劇繼續看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