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董銘】作為藏語電影的代表,萬瑪才旦近年來在國內外影壇頗有名氣,其新片《氣球》本月20日在國內上映。《氣球》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平遙電影節等國內外影展,豆瓣評分7.9,但是院線排片卻在1%左右徘徊。截至29日,排片跌至0.2%,上映10天總票房584萬元。
環球時報:你的新電影《氣球》上映後排片率過低,為此你在網絡上呼籲公正排片,目前這一問題是否解決?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終於跟國內觀眾見面,卻又遭遇低排片的困境。我作為創作者,確實比較傷感。很多朋友呼籲增加排片,我自己也發微博、朋友圈呼籲,但目前還是沒有太大改變。第二天(排片)增加到了2%,後來又下降到了1.4%。
我覺得從整體上看,藝術電影在電影市場上所面臨的困境一方面與觀眾接受程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市場機制有關。在中國電影市場,觀眾對藝術電影本身就帶有一定偏見,覺得藝術電影會很悶,沒有觀賞性。
《氣球》上映後,觀眾想看但是影院不排片,不排片就找不到潛在觀眾,缺少中間環節和橋樑。在中國,一批藝術電影面臨着這樣的問題。電影做出來不能在大銀幕被觀眾看到,對於創作者來説也是十分悲哀和無奈的事情。
環球時報:目前藝術電影在製作、投資、宣發乃至上映的過程中都面臨困境,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
萬瑪才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個好的市場機制,結果造成惡性循環。對藝術電影有興趣的投資方在投資一兩部電影之後,因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良性循環的可能性就放棄了。如果大家都覺得藝術電影賠錢,那麼將來投資人就會越來越少,藝術電影生存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對於創作者來説也是一樣的,堅持拍攝了兩三部作品,但結果可能讓他們很難生存下去,他們可能就去拍其他東西了。
環球時報:有人認為藝術電影在中國國內沒有市場,你認為是這樣嗎?
萬瑪才旦:我覺得市場肯定是存在的,只是缺少平台。近年隨着電影文化的普及以及各種電影節的舉辦,觀眾對影片的審美及觀影水平逐漸在提升,觀眾是有不同類型電影的觀影需求的。所以藝術電影有潛在的觀眾基礎,只是現在缺少中間環節。
環球時報:你在與國外藝術電影導演同行交流的時候,有沒有談到藝術電影在他們國內的發展狀況?
萬瑪才旦:相比之下他們會比較坦然,藝術電影市場肯定不會像商業片一樣,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如政府扶持、發行補助、影院發行分成等,基本上都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國外創作者沒有創作之外的負擔,可以更純粹地創作。而我們需要很努力地做很多創作之外的事情,這對創作是有很大傷害的,本質上也是對創作者才華的浪費。我希望在國內也能建立良性循環的機制,讓創作者可以沒有負擔地創作,讓投資人沒有負擔地投資。心無旁騖地創作才是最本質、最關鍵的東西,不要把精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
環球時報:未來還會堅持藝術電影創作方向嗎?
萬瑪才旦:我肯定會堅持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無論用什麼方式呈現。所謂藝術電影,其定義也有些偏頗,觀眾、院線和業界的認知本身就是在縮小它的內涵,讓它沒有外延的可能性。作品本身能否帶來反思或共鳴,是作品和觀眾之間建立關係的基礎。如果觀眾沒有一個進入的姿態,沒有理性感知的態度,僅僅通過“藝術電影”這樣一個概念,就將這類作品排斥在門外,這樣也很不好,不能讓這種偏見越來越深。
歐美:商業院線與文藝院線並存
其實不只是《氣球》,同檔期的高分藝術電影《光》也只有339萬票房,28日在金雞獎上斬獲“最佳紀錄片/科教片”的《掬水月在手》票房737萬。假如中國有更成熟的藝術電影院線,保證足夠排片率,或許會有更多的人觀看並傳播這些佳作,也有助於創作者和投資方收回成本再創作。
在藝術院線的建設、發展和扶持上,歐洲和美國的做法值得借鑑,以“藝術電影大國”法國為例,為扶持那些不單純追求票房的“非商業電影”,鼓勵新鋭創作者,法國在上世紀50年代創建“藝術影院協會”。這種獨立影院自發組建的聯盟獲得了官方的認可和支持,成為半個多世紀來推動電影藝術發展、挖掘新鋭思潮、培養資深影迷和精英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法國,同時存在以UGC、高蒙百代為代表的大型商業連鎖院線和以MK2為代表的藝術院線兩種體系,無論是好萊塢大片和法國商業喜劇,還是來自亞非拉地區的藝術電影都有足夠機會在這裏上映。即便是在好萊塢稱霸暑期檔的商業院線,也會盡量避免“一家獨大”的局面,負責法國電影發行和放映的文化部要求“一部電影的排片場次不能超過每日總量的1/3”,排片廳數也不得超過影院總廳數的1/3。對此,法國文化部的解釋是“為了保護文化多樣性”。
扶持藝術電影創作者和培養藝術電影觀眾是相輔相成的,法國政府曾於1991年統一推薦具有“非凡藝術價值、卻未獲得足夠放映量”的電影片單。通過為藝術電影提供足夠放映機會,既讓觀眾接觸到新的藝術作品,也鼓舞了創作者。“國家電影中心”還為資金困難的藝術影院發放相應補貼,降低其商業上的顧慮和壓力。影迷事先通過相關報道和影評做足功課去,然後定期進行觀影。
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等成熟的電影市場,都為藝術電影的良性運行保留足夠空間。在美國,藝術影院隨着獨立電影的發展和歐洲電影的引進獲得巨大發展,奧斯卡近年來也鼓勵藝術電影和小成本獨立製作,聖丹斯等電影節也推進藝術電影投資、創作和放映流程。
美國著名電影學者大衞·波德維爾稱,美國如今擁有300餘家放映藝術電影、經典老片和外語片的藝術影院,約1000塊銀幕,擁有較為穩定的片源和觀眾,也接受各種基金和政策扶持,但如今也面臨觀眾年齡老化、抗經濟危機能力弱等問題。
中國在2016年建立“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致力於發展中國電影市場的多樣性,為藝術電影保證足夠的放映場次。這對於《氣球》等藝術電影來説是件好事,但要如何長期、良性的發展,獲得足夠的票房回報,還得靠從業者、市場和相關部門繼續摸索。
國產藝術電影屢屢“不叫座”
2016年,“第四代”導演代表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上映時,排片率僅為1%,這部講述老嗩吶藝人的農村題材影片遭冷遇。在張藝謀、李安等名導大力推薦下,仍然得不到院線和觀眾重視,自願為該片發行的方勵不得已“下跪求排片”。
方勵為《百鳥朝鳳》“跪”出8672萬元的票房,但並沒有讓國產藝術電影走出困境。之後王家衞製片的《逆光飛翔》(871萬元)和王小帥導演的《闖入者》(1003萬元),都曾因院線排片太低導致片方公開表達不滿。2019年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後來國內票房止步4522萬元,上映兩週後的排片率也跌至1%左右。
王小帥、婁燁和賈樟柯等第六代導演,雖然在國際上擁有一定名氣,但因為作品普遍屬於現實主義的文藝題材,缺乏商業性,其國內票房都不高。賈樟柯執導、奪得威尼斯金獅獎的《三峽好人》(2006年)年票房僅30萬元,2018年的《江湖兒女》相對更商業化,票房達6995萬元,但與張藝謀同期的《影》數億元票房差距明顯。近年來新一代藝術電影創作者也有不少佳作,如2018年女導演白雪的《過春天》(995萬元)、2019年徐磊導演的《平原上的夏洛克》(944萬元)等,但都遭遇低排片。